这是一篇该完成于月初的文章,现在说来似乎有失时效性,只是一两点观察与思考,不奢求对下次行动有所影响和改善,但是我相信改变在悄悄发生着。
四月对于国人来说最重要的节日当属——清明节。
又是一年缅怀先人的日子,在这个草长莺飞、各种生命蠢蠢欲动的时节,中国人不会忘记已逝的先人,以及生者对于他们的思念。
今年清明前,二姨说:"我看有人买塑料花去扫墓的,不比鲜花差、摆放时间还长,而且会便宜好多。每次买鲜花蓝,都放不了很久。"我说好啊,心想,莫不是二姨也受到新理念的“波及”,此次准备开启环保型扫墓吧。我有些赞赏她这样的改变。
但其实,一切如旧。扫墓的重头戏——烧纸,并未缺席。
风扬起烧纸炉里的灰烬,那些“金银财宝”经由火舌舔舐寄往天堂银行。抛开人人这样的烧法,天堂是否早已通货膨胀爆棚,单看着一打打纸钱“化骨成灰”又“化茧成蝶”,我有些心疼帝都的环境。
烧纸的人一身灰头土脸,我问二姨:“下次能不烧纸吗?多不环保。”二姨说:“这怎么行?这是传统啊。”
就在清明前几日,看到一个报道称:美国科学家发现人死并未毁灭,只是去到其他维度的世界。虽然不知这样的结论是如何求证的,但是我在想,如果已经在另一个维度的先人看到我们传统的祭奠方式,不知作何感想?
清明过后,北京再次笼罩在雾霾中,为时一周。
传统,意为着延续。而时至今日,传统是否该一定程度与时俱进?所以现在越来越多人提倡电子祭奠、鲜花祭奠,虽然习惯的转变,尤其是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日之功,但是我相信随着大众环保理念的更新,烧纸会慢慢退出祭奠舞台,成为历史。而我们对先人的缅怀和思念不会减损分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