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历史有意思简友广场
苏伊士运河:列强争夺,三次战争,八年停运,埃及百年荣辱之见证!

苏伊士运河:列强争夺,三次战争,八年停运,埃及百年荣辱之见证!

作者: 青禾的文史专栏 | 来源:发表于2021-03-31 22:06 被阅读0次

这几天,“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上塞船的事,吸引着全球人的眼光,脑洞大开的网友们造出各种梗,把一件挺严重的事,搞得有点欢乐。

还有这类神总结:

印度人开着台湾从日本租来的,在英国投保德国运营的船,堵住了美国原本要开去伊朗,阻止中伊协议签订的“艾森豪威尔”航母。

事件始末很多人都有了解,不多说。

今天,我们重点来讲讲这条连接红海和地中海,打通亚欧海上交通线,埃及政府的摇钱树,当今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不必多言,没有它,从亚洲到欧洲的船只,就只能往南,经好望角,绕整个非洲了。航程将增加8000-10000公里,时间将多出9-15天。

至于它的开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十九世纪。

苏伊士运河的前身:尼罗河-红海运河

公元前1884年—前1849,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的法老,便兴师动众地在尼罗河三角洲一带开凿运河。

不过当时的运河,并非是为了打通地中海和红海,而是为了连通内陆的尼罗河和东边的红海。

据一块碑文记载,公元前1380年曾经有过这条古运河,公元612年曾进行过重新开掘。

公元前525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入侵埃及,又对古运河进行了扩建,其目的是让埃及的船能够直接从尼罗河经红海抵达波斯。

史料称,这条古运河前后大约存在了十多个世纪,经过多次改进、摧毁、重建,到公元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时代,终被废弃不用。

后渐为热带沙漠的风沙所淤塞湮没,但它的遗迹至今尚清晰可辨。

部分可考的古代部分运河开放时期的开始时间如下:

● 辛努塞尔特三世时期,约公元前1874年;

● 塞提一世时期,公元前1310年;

● 尼科二世时期,公元前610年;

● 大流士一世时期,公元前510年;

● 托勒密二世时期,公元前285年;

● 罗马图拉真国王时期,公元前117年;

● 阿拉伯埃米尔时期,公元640年,此后开放了150年;

近代运河的开凿

从公元8世纪起,古运河被永远掩埋在历史里,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苏伊士运河,它的开掘,则要到19世纪了。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时代,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开拓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线,成为欧洲国家在亚洲从事殖民活动的开端。

此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先后成为海上霸主。到了17世纪,大英帝国崛起为最大的海上殖民帝国,牢牢把持着好望角,垄断了从大西洋至印度洋的远洋航线。

为了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新兴的法兰西帝国,处心积虑谋划重新开凿苏伊士地峡,建立新的航线。

1671年,法国人莱布尼茨首次提出了运河计划,但未能付诸实施。

1798年-1801年拿破仑占领埃及时,法国执政内阁曾明确指示他“开凿苏伊士地峡,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法兰西独占红海”。

拿破仑派人进行了实地勘探,不过当时的随军工程师勘定有误,报告中断言红海水位比地中海高38米,无法建立无船闸的运河,于是此次的运河计划也就流产了。

而运河计划真正被提上日程,则要到50多年后了。

1854年,法国人勒赛普在潜心研究了以往的运河方案后,正式向埃及总督提出自己重建运河的计划,并很快得到授权,筹建“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

1859年4月25日,苏伊士运河破土开凿,至1869年11月17日,竣工通航,这一天被定为运河的通航纪念日。

运河工程耗时将近11年,埃及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当时全国总人口不满400万的埃及,每月要有六万人被迫去服役,由于恶劣的劳动条件,饥饿、疾病,加上不时的塌方,共有12万人丧生。

正如纳赛尔总统在后来宣布收归运河时所说:这条运河,是用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血汗、我们的尸骨换来的。

运河主权的争夺

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很快就产生了巨大的利润。而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战略地位,更使其成为列强们垂涎的对象。

之前一直阻挠运河筹建的英国,投产后却全力寻找插足与控制运河的机会。

1875年,埃及伊斯梅尔政府,因为与埃塞俄比亚的战事失利,发生重大财务危机,债台高筑。

英国趁机介入,认购了埃及手中的全部运河股份。

由于法国占有的52%股份是分散在大小资本家手中,因此,英政府在持有44%的股份后,一跃成为运河公司的主要决策人。

1882年,英国干脆出兵占领了埃及,并在运河地区建立了庞大的军事基地,苏伊士运河从此便长期为英国所控制。

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1952年7月23日,埃及爆发了人民革命,推翻了埃及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法鲁克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新政府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外交措施,与盘踞在运河区的英国占领军进行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

1954年英国同意分批撤军,至1956年6月,占领埃及长达74年的英国军队,终于全部撤出。

不过此时,军队虽然撤离,但运河公司96%的股份依然掌握在英法手中。1955年运河收入1亿美元,埃及只分得300万美元。

为了进一步争取主权,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英法两国恼怒万分,同年10月底,伙同以色列发动了侵埃战争(也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或第二次中东战争),企图争夺苏伊士运河。

英法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却被美国和苏联强力干预。

苏联从以色列撤回了苏联大使,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美国也以世界银行的贷款审批要挟。

最终,英法迫于压力,接受了停火协议。

历尽了近百年的屈辱和辛酸岁月后,苏伊士运河,终于第一次回到了它真正的主人手中。

被迫停摆的八年

当然,苏联和美国帮助埃及夺回运河主权,可不是为了主持正义。

国际政治,除了利益,还是利益。

英法势力衰落之际,苏联和美国开始大力向中东扩张,埃及又成了美苏在中东争夺的重点。

1967年6月5日,在美苏的支持和纵容下,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家,爆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也称六·五战争

以色列一举拿下了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还在苏伊士运河东岸,修筑了所谓“不可摧毁的”巴列夫防线

为了缓解局势,埃及彻底封锁了苏伊士航道,炸毁了一座桥梁用来阻塞,还在运河中安置了大量的水雷,防止以色列展开清淤工作。

这次停运,一直停了八年之久。

直到第四次中东大战(也称十月战争)后,埃及军队摧毁了巴列夫防线,收复西奈部分领土,开始着手恢复运河的通航工作。

1975年6月5日,停摆了八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终于重新通航。

此后,埃及一直有效地管理着运河,使其成为埃及重要的创收项目。

结语

苏伊士运河,被卡尔·马克思称为“东方最伟大的航道”,下面埋葬着的,亦是12万埃及人民的尸骨。

看苏伊士运河的历史,便是在看埃及这个国家多灾多难的历史。

帝国主义的角逐,主权的丧失,战争与混乱,再到,和平!

相关文章

  • 苏伊士运河:列强争夺,三次战争,八年停运,埃及百年荣辱之见证!

    这几天,“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上塞船的事,吸引着全球人的眼光,脑洞大开的网友们造出各种梗,把一件挺严重的事,搞得有...

  • 综合国力论

    二战诸列强、帝国之争夺,无论在辩论时可以有多少个论据与观点出来,事实上则无疑首先是为了争夺石油等资源。至于战争之根...

  • 解密世界历史之十三: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是沙俄与英、法等列强在近东的一场争霸战争,是列强为争夺黑海海峡而使矛盾激化的结果。在1841年《伦敦海...

  • 从伟大的抗战精神中汲取团结力量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妄图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

  • 小画本世界游-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简称”埃及“。位于北非东部,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埃及既是亚、非之间的...

  • 英法联军袭击塞得港

    英法联军袭击塞得港 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英法联军为夺取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猛烈袭击了埃及塞得港。 从1956...

  • 英法联军袭击塞得港

    英法联军袭击塞得港 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英法联军为夺取苏伊士运河控制权,猛烈袭击了埃及塞得港。 从1956...

  • 荣辱不惊,砥砺前行

    一百多年前,外国列强用洋枪大炮打破国门,强势殖民,企图打垮东方这个古老的民族。一瓦多类。百年荣辱,我们不喜不忧,始...

  • 生于中国,我辈之幸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见证百年。 回首百年,一路坎坷。我们在历史长河中看到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

  • 争夺“战争”

    #幸福是需要修出来的~每天进步1%~幸福实修09班~16号~Liuyuan 20170808(22/30)09班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伊士运河:列强争夺,三次战争,八年停运,埃及百年荣辱之见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oa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