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775677/6077e905ee277a59.jpg)
单亲家庭,古来有之,但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引起人们的重视,是从二十世纪开始。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欧美国家离婚率高涨,导致了大量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出现。
据德国发表的“2005年家庭报告”指出,德国20%的己育家庭是单亲家庭,并且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俄罗斯单亲家庭数量占到俄罗斯社会家庭总量的三分之一;美国单亲家庭比例己上升到26%,英国目前单亲家庭数占其全部家庭总数的25%。单亲家庭的出现已成为西方社会具有规律性的社会现象。
在我国,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各种文化不断冲击,人们的社会观念日益开放,家庭结构发生了诸多根本性的变化。单亲现象也成了一个不再陌生的话题。
在我们周边,单亲家庭涌现的也越来越多,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造成单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主要的几种类型:
(1)离异。夫妻双方经法定程序解除婚约,父母一方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离异一直是单亲家庭的最主要原因。
(2)丧偶。因家庭中父母一方去世,另一方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家庭。
(3)分居。是指仍保留夫妻名分,在一定程度上夫妻的权利、义务得以保留,但夫妻不共同居住在一起的家庭。一种是夫妻处于准离婚状态的分居。第二种由于工作、出国等夫妻两地长期分居,子女与父母一方共同生活。
(4)未婚。指未婚男女未办理法律手续同居后,所生的子女与父母一方共同生活,其中以未婚母亲与非婚生子女共同生活较为常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3775677/2134c127f5c8ea79.jpg)
家庭结构是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单亲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必然会影响到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上打折扣
在我国,双职工家庭已经成为社会主流的情况下,单亲家庭作为仅有一名家长构成的家庭,从收入上自然不如双亲家庭。关键是据国内外的数据,单亲家庭中很大比例是由单亲母亲和子女组成。妇女在社会分工和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本身收入和晋升方面相比较男性,面临更多的阻碍和偏见。
在这种情况下,单亲家庭往往对教育支持的力度就会下降。虽然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负担,但是面对高中教育甚至大学教育来说,就会显得心有余力不足。另外,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对于孩子要求的各种才艺学习,成绩补习也很难予以满足。
如果单亲母亲没有独立的住房,需要租房或者只能在居住环境较差的小区内,也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
2、情感上力不从心
首先,作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单亲家长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而与此带来的就是和孩子相处时间相应减少,从而对孩子的关心与交流也会慢慢减弱。
有的家长面对生活的压力,把孩子当成出气筒,对孩子非打即骂,有的单亲爸爸甚至对孩子不闻不问。还有的家长则对孩子心怀愧疚,对孩子的一切要求都予以满足,甚至对孩子的一切包办代替,这些都不利于子女健康心理的培养。
不少单亲家长面对单亲的事实,不能从中释怀,鼓起生活的勇气,而是悲观失望。这种情绪容易感染到孩子,孩子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不良情绪逐步累积,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3、榜样示范缺乏
对于大部分的单亲家庭来说,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角色示范的缺乏。
每个孩子都是在观察父亲母亲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社会性,并尝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男性和女性。
父亲在家庭中往往扮演威严、勇气、毅力等角色,母亲则是温柔、坚韧、温暖的代名词。而由于在单亲家庭中,缺少了榜样的示范,对于孩子来说不得不是一大遗憾和缺失,尤其对于那些与异性家长生活的子女,往往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另外,大多数单亲家庭是由于离异而产生。子女往往经历了父母离异的全过程。从一开始的冲突不断,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孩子都在冷眼旁观。
除了正常的休息,学习、心情被打搅外,没有人给他一个正确的示范,家庭中时刻充满打骂、暴躁的发泄情绪等,孩子正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孩子长大后,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往往会用从父母那儿习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复制”父母。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式下,单亲群体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何清醒的认识单亲带给孩子的各种影响,以及如何降低负面影响、对于单亲母亲面临哪些问题等等,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
敬请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