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9日 周三 晴
魏老师的观点总结
1.苏氏的核心洞见比较少,基本观点不断重复。让知识活起来,主要指的是在语境运用知识。
2.概念教学本质上是精彩观念的诞生。教学要围绕精彩观念的诞生而设计。现实的问题是我们交给了孩子“假概念”,概念受到限制,不完整。
4.观念水平很重要,无论对人、对国家、对学校都非常重要,拥有思想家、哲学家才能成为大国。苏联有苏氏,马卡连柯,乌申斯基,他们达到的高度我们不能企及,这制约了我们的教育水平。双基、三位目标、核心素养,但一线仍未完成双基任务,概念教学不完备,也导致了教科研水平问题。
5.观念有两种形式存在:隐喻和概念。美共和党把减税隐喻为减负,这植入某种想法。班级文化是概念,若我们是一家人成为班级口号,也是一种隐喻。知识也有两种存在形式:主题和知识。主题是事实,知识是概念。我们要把形式化知识,穿越主题,也就是浪漫、精确、综合。语文里面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就是概念。优秀老师的优秀在于“观念差距”。
6.寓言里的思辨过程需要经历。寓言的特点是荒谬,荒谬就是真实。我们很容易守株待兔,也易坐井观天。事实是人类对认识现状的表征,对事实的研究,观念的调整,要有豁亮感,教学要制造遭遇,但寓言讲道理成为常态。因此,“思”的过程要展开。
7.知识清单对于文科意义重大,因为知识相对零散。
8.所有学习必须具体理解,什么是理解?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理解是一个过程,浪漫、精确、综合。那是否意味着没有记忆?不是。传统上走极端,要么记忆,要么理解。实际上要相互融合。理解中有记忆,记忆中有理解。对于无意义的内容,需要编码,也就等于有外部意义。我们看到汉字,一定会赋予意义,带有初步理解,哪怕读经运动,也有理解。维果茨基说,学生开始掌握的概念是假概念,但假概念是真概念的开始,习得一个概念是认知的开始。因此“记忆源于理解”是原则,事实情况要复杂的多。理解在记忆之先,是逻辑先后,不是时间先后,形成理解与记忆的无限循环,理解与记忆是一张硬币的两个方面。
9.事实是什么?事实与真理之间的关系即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若讲光合作用,需要有相应的事实,通过观察理解抽象的光合作用。在关系中理解,在现象与本质中理解。
10苏氏讲规则与练习,先规则再练习为什么是错的?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先规则再练习没意义,不利于建构。规则建构最好的方式是给一些事实,充满了交集点,充满了冲突,在澄清中事实中理解规则。情境、事实、现象、都是同义词。
11.苏氏引导我们设计教学,不能直接把结论告诉孩子。要从事实分析到精彩观念的诞生。什么事实?有冲突的事实,我们易于被文章催眠,只看到表象。要永远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质疑、辩解,帮助孩子认清事实。教室里有陶罐,也有铁罐。或者我们都是陶罐、铁罐。教室里什么都可以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