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八讲㈠

《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八讲㈠

作者: mgsjty | 来源:发表于2018-11-05 10:25 被阅读153次

《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八讲㈠
      妙果寺则金法师 讲解
      二0一八年十一月四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各位同学,下午好,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彻悟禅师语录》。上一讲的内容主要就是介绍了一下,修净土法门的圆顿殊胜,可以非常快速地成就。但是我们众生不太容易了解这个道理。不了解这个道理,对佛的恩德就不容易了解,所以我们不知恩就很难报恩。那彻悟祖师告诉我们这些道理以后,希望我们能了解,能知恩能报恩。那么最好的报恩就是要随顺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是最好的报恩。
佛开了这么方便的一个法门,就是为了利益我们这些末世众生、业障深重的凡夫的。如果凭着我们自力来修行的话,就是断惑证真呐,一步一个脚印这样子去修行,非常的难!所以彻悟祖师也列出了十使——五利使、五钝使,这个十使要想一步一个脚印地修行,把它给断除,不知道要多久了。但是如果修净土法门,就不需要那么辛苦地去断除。一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从此一帆风顺啊!所以呢,彻悟祖师就告诉我们,还是要好好地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好,上一次主要就是这些内容。
今天我们接着下面念:“此所谓竖出三界也,甚难甚难。然此十使,总名众生知见。古德谓众生知见,须以佛知见治之。佛知见者,即现前离念灵知也。然此灵知,不能孑然自立,必随缘起。不随佛界之缘,便随九界缘起。离十界外,无别缘起故。欲随佛界缘起,无如以信愿心持佛名号。但信贵深,愿贵切,持名贵专勤。果以深切专勤之心,信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见而为知见。亦即是念念中,以佛知见,治众生知见也。”
好,这里祖师就提出一个:就是凭自力修行,跟念佛修行做一个对比。他说:“上面讲的就是‘利钝十使’,我们去修行把它断除,这样的一种方式就叫做竖出三界。”“竖出三界”就是一个比喻:就把三界形容为就像一根竹竿一样的,一节一节的。那修行就是通关,把那个关口(竹子的关节)一节一节打通,最后从那个最高点就出去了,这就是“竖出三界”的修行途径。这个是不太容易的,从大乘佛法角度来讲,你就是发了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到证初地——真正见实相,你需要花一个无量阿僧祇劫的时间,还是到初地哦;再从初地到成佛,还要经过两个无量阿僧祇劫的时间,才能圆满成佛呀!不太容易!之前我们也讲过了,净土法门称为横出三界的,它不需要像那个通途法门那样一节一节地打通,它直接从边上横着打通出去,所以就相当于走捷径了——抄近路!所以它们的区别就显而易见了嘛,对吧!
如果是按照佛教的那个断惑证真呐,一步一步地降伏烦恼,破除无明,最后见实相觉悟。这样子修行的话,你整个的修行过程当中,虽然你是在用佛的知见来修行、来指导,但是你那个内在作为一个凡夫具有的那些烦恼,该有的全都有。就是前面讲的“十使”、“利钝十使”全都有。这个这么多的烦恼全都是我们凡夫众生的知见。这个知见是重复了无量劫的。换句话说,这些知见是相当的坚固难破。
大家学过《金刚经》的知道,《金刚经》为什么叫《金刚经》?金刚是这个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能破一切,不会被一切所破坏。佛要用这样的法才能破我们凡夫的烦恼无明。虽然有这么好的宝贝,有金刚般若给我们了,但是我们真正地实际去用去修行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我们的烦恼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手上拿着金刚宝剑,有时候都无可奈何啊。因为我们无始劫到今天的那些众生知见,就前面讲的“利钝十使”,它全是自动化运作的;它不需要你去思考、去做准备的;它完全就像那个电脑程序一样,在后台自动运作,所以就非常难对付。所以说,要不断地用这个佛的知见,来对治我们凡夫的知见,这就是我们通途法门修行的基本的方法。(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彻悟禅师语录》第十八讲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wj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