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项目的死亡

作者: Kris | 来源:发表于2015-01-21 12:16 被阅读212次

大约两年前,我做了一个线下分享项目。又大约是出于对自己运用所谓“互联网思维”改变现实世界的自信,我召集了一伙互联网行业的小伙伴,在自己家开的小小的咖啡馆,就这么操作了起来。

Logo是这个样子哒:


jimu-logo .jpg

我们努力想把这个项目做的「有意思」且「有价值」。

一些记录:
大家都在做什么有趣的个人项目
很多人公开课·第一课
线下音乐交流活动「他·说」
「他·说」第一期 Podcast

我们的小伙伴甚至开发了一个线下活动在线报名方案,当时看着真的很酷炫啊。

时过境迁,这个项目最终不了了之了,留下了许多回忆,每每想起都感慨不已。

无意之中翻出了当时的一篇采访稿,如今再看依然觉得很有启发。于是决定放到简书上来跟大家分享啦。

● 目的与背景
1、你为什么要举办很多人公开课呢?

最初做很多人公开课的想法是非常简单的,我想通过「众包」的方式做一个小沙龙。我希望能借助各个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小项目。可是慢慢的,在筹备过程中我的想法开始进一步明晰了起来。我想给「有意思」和「有故事」的普通人打造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在良好的讨论环境中清晰地表达和总结自己。我们身边的讲座和沙龙有着太多的「精英主义」色彩,而我个人的理念却是非常「反精英」的,我相信世界上没有平凡的普通人,因为不会有另一个人走你走过的路,也没有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人的一辈子何其短暂,如果能有一次机会,听听他人走过的路,看看他看过的世界,并且和他聊聊未来的景象,我想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有益的,而这个过程也一定是非常有趣的。
这件事虽然进度缓慢,但是我却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件我可以投入一生精力的事业。

2、你认为很多人公开课的特色在哪里?和长沙其它社会讲座有什么不同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人公开课」最大的特点也许是它是完全给「普通人」打造的交流平台,每一位参与者,不论是不是「主讲人」,他们都不是什么大咖,而只是有干货或者有经历的,我们身边的人,他们不会出于除分享本身之外的任何理由来分享他们自己的东西。在这个干净的平台上,我们不会有任何价值观的输出,我们没有成功学,也不谈理想,更没有跟道德伦理捆绑的环保和慈善主题,只有纯粹的想法和故事的分享。举例来说,也许我从事的行业让我对未来充满幻想,那么我可以结合历史上每一次人类如何实现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让未来变成现实的例子,在很多人公开课来谈谈我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以及当下最「未来」的科技是什么。又或者,我也许热爱收藏书籍,我对什么是「好」的藏书有我自己的观念,那么我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的藏品和我的理念。我说的这些都是非常个人的「趣味」,而将这些话题与他人分享我想也会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长沙其他的社会讲座,我认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非常功利的,另一种是出于纯粹目的的。我相信我做的是后者,而且又是后者中具有「社交性」且需要培养「圈子」文化的一个。我不希望我们做的东西只是几个人的小范围的交流,我相信真正「好」的东西是具有吸引力的,也是值得被推广且需要一个良好而稳固的「圈子」的。另外,我们极力希望淡化「主讲人」这个概念,我们希望每一位参与者都能主动地参与交流和讨论,这就是我说的「社交性」。结合我们的组员的互联网背景,我们都认为「建立平台」、「用户体验」、「内容质量」和「生态环境」决定了一个产品是不是一个好产品,这个标准也是我们对「很多人公开课」的要求,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和其他讲座的最大区别吧。

● 实施与过程
3、第一期活动的组织过程是怎样的?

第一期的活动有许多的机缘巧合。也是由于我的许多朋友的支持和帮助,终于让我见到了臧宁贝老师,我们一拍即合,于是就定了第一期的活动。

4、在举办很多人公开课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组员的时间、精力以及经验的不足上。由于大家都是业余参与项目筹备,在职的几位经常神出鬼没,而新入组的组员往往在技术和理念上有很多缺点而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所以导致整体进度的缓慢。

5、两期活动下来,有什么印象深的人或事吗?

这么长时期以来,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做这个是为了啥?”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之高一度让我动摇和怀疑自己,但是每每在活动的现场,我却听到另一个声音,那就是:“这样的活动如果早点知道就好了。”这种反差让我确信了一件事,那就是当你用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还有一个职责那就是培养你的用户们,你应该引导他们去接受新兴的事物和陌生的理念,并围绕这个产品打造合适的生态环境。而这些都应该是有科学方法且可以实际操作的。

6、你觉得办好很多人公开课最重要的是什么?

活动质量。没有质量的现场活动都是功利和虚伪的。没有质量的活动,其他的宣传和品牌形象再好也都是假的。

● 目标与展望
7、下一步有什么计划?你觉得很多人公开课理想的状态或者目标是什么?

下一步我希望能让「很多人公开课」项目组的运营更加规范和流程化,即我说的「专业」。我相信好的制度才是一个项目能不能长期存活生长的关键,而不是依赖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

8、对目前国内的讲座生态有怎样的看法?

我参加的其他城市的讲座不多,但是如我前面所说的,我觉得现在的讲座分两种。功利的那种太多太多,我就不说了。而努力保持纯粹的一种,我觉得还是有非常多的不成熟的地方。这种不成熟体现在他们似乎容易想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要做「活动」,这种迷茫渐渐地就会让人为了活动而做活动,从而使活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比如说全国那么多拿了授权的TEDx项目组,可是做TEDx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仅仅是TED视频分享会会不会让人觉得太「空洞」而缺乏「独立思考」,这在我看来似乎有些「追风」的嫌疑。又比如很多的环保和慈善主题活动,做讲座的意义究竟是让真正关心这些事业的人了解并正确认识问题,建立批判思维,还是追求形式主义,只追求「曾经有过这样一次活动」?
另一方面,我不认为大部分的讲座组织者重视「生态环境」和「用户」的培养问题。「用户」是讲座的接收者,如果一个产品,它的「用户体验」非常差,那么无论它有多么优秀的内容也无法留住「用户」,讲座作为一种产品,作为组织者如果不重视「用户体验」,那么他们的动机就非常值得质疑了。如果不重视「用户」,讲座的目的只会流于形式主义。而不重视「生态环境」的讲座组织者,根本就是形式主义。
通常,形式主义的讲座另一明显特征就是毫不掩饰的「价值观输出」。「代替用户思考」是最恶劣的价值观,是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最大敌人,是阻止人类灵魂解放的桎梏,也是「很多人公开课」永远不会做的事。

一年之后一席诞生了~

结束了两年在国外的生活,如果我继续做这个小小的线下项目,你们还会支持我吗?

:)

6b518b44jw1eodir3c2svj20no0no42x.jpg

相关文章

  • 某小项目的死亡

    大约两年前,我做了一个线下分享项目。又大约是出于对自己运用所谓“互联网思维”改变现实世界的自信,我召集了一伙互联网...

  • H5 小型项目技术栈

    1、前言 本文主要记录做小项目时所需要用到的技术栈。小项目的场景如:特定的活动页,某app的运营推广页,Hybri...

  • viewpager的tab指示器

    来自鸿洋某小项目 指示器代码 滑动

  • 关于HTTP1.1的Transfer-Encoding:chun

    起因 以前一个小项目的后台接口是某PHP的哥们写的,然后可能他不知道从哪里看了一篇毒鸡汤,说什么大神的成长之路,都...

  • 打印小项目的总结(一)

    前言:作为一个练习的小项目,自我感觉几番波折。现在做到不到两周时间,对我这个只接触编程行业几个月的菜鸡,也颇有收获...

  • 29 - littleAlbum小项目的实现

    使用MVC搭建架构(分层)models文件夹controller文件夹views文件夹public/static文...

  • 打印小项目的总结(二)

    继上次信函打印之后,这个小项目需要完全移植到vue+webpack的项目中,中间经历很多波折,找了很多打印的小窍门...

  • SSI上手

    目的:SpringMVC Spring Mybatis项目上手方法:写个小项目要严格按照java项目结构开发 推荐...

  • 法律小常识:公婆与儿媳有继承权吗?

    举例: 赵某与刘某婚后一直未曾生育,后赵某在车祸中丧生,死亡补偿被刘某独占,后赵的父母得知儿子的死亡补偿费不应由刘...

  • 使用Python实现小项目的练习

    前言 在初步学习python的语法后,可尝试自己做项目实验,这里使用最简单的“买苹果”的项目来完成代码的书写与练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某小项目的死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eh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