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怎样才能在受到委屈的时候,冷静地面对别人,把问题解释清楚呢?
她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旦被误解,就着急想去解释,可是每次一说话就忍不住哭了。她觉得自己很没用,想改掉这种坏习惯。
跟她一路聊下来,我发现了她关于“哭”的行动策略:听到别人说出误解她的话——内心声音:我都没有做错,为什么要这样说我——感到委屈——开口解释——再次感到委屈——哭了。
大家看到没有,她的行动策略是非常清晰的。当我问到,她自己认为改变以上的哪个环节,就不会哭了,她说:当场不解释,事后解释。可是她马上又补充到:事后解释还有什么用呢?这是她的关于“解释”最佳时间点的想法,而且仅仅是她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从来没有得到过印证:谁说事后解释就没有用呢?
当人带着强烈的情绪时,沟通往往是无效的,何不先处理好情绪,再好好解释清楚?我相信,如果是愿意给机会你的人,他也会愿意听你的解释,哪怕是事后解释,可能平静的解释会更有力量。
在人的脑海里,充斥很多看回来的,听回来的“大道理”和所谓的“常识”,于是我们就自然地把这些观念随意加到不同的情况中运用。殊不知,一切的道理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特定情景。
人的大脑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时常内观,能得到出人意料的收获,帮助人解开困惑,获取更丰富的人生资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