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记录的习惯,比如我会记录每天学习、工作和阅读的时长、内容、心得体会,花在放松和运动上的时间,还有特别的事情,里程碑事件等等,以及记账。
年终总结时,翻一翻月度总结表,这一年做了什么,一目了然。
这些记录能增加对生活的掌控感,清楚自己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哪,有哪些成长,又有哪些失去。
但我发现,这些记录并没发挥出最大价值。
比如记账,记录显示在哪些生活项目上花了多少钱,每个月的收入和开支,这只不过是单纯的记录和总结,并没有将这些记录充分的利用。
我们的目标是让生活品质更高,任何工具都是为了“用”于改善生活,要想办法用上,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指导和改进。
因此,可以结合已有的实际消费状况,总结消费习惯,制定理财目标,根据目标调整消费行为。
具体来讲,设定每个月的存钱目标,因收入一般是固定的,规定每个月的最高消费额度,平摊到每天的消费额,每日做对比复盘。若某天超支,要分析超支了多少,为什么超支,是必要消费还是冲动消费?为了达成目标要做哪些调整?
这样才算将记录真正的利用起来,否则,记录只不过是写下来的一堆数字,没有任何用处。
同理,关于阅读的记录,也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找规律,分析后做调整。
比如,刚开始的目标是每天阅读半小时,一个月后发现,基本每天都做到了,而且大部分时间能达到40分钟以上,这样就可以加大挑战,将每天的30分钟调整到40分钟,让自己跳出舒适区,才会有进步。
从年初到年尾,记录是个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过程。
坚持记录的习惯,改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