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22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22

作者: 秋一梦 | 来源:发表于2023-06-07 17:11 被阅读0次

最后,就可以开始教育你的固定思维人格了,对可能引起它出现的人和事保持警惕,一旦它出现,就要尝试去说服它,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原因,并邀请他和你一起面对挑战,对他说,“我知道这可能会失败,但是我愿意试一试。你能不能对我有耐心一些?”

第二个朋友问,遇到挫折、打击后该如何调整心态,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他说:“两年前我遭遇过一次失败,现在还耿耿于怀,经常会回想那段经历,越回想越不自信,很焦虑,时间又被我浪费了,我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改变了。可怎么才能走出来呢?”

反复回想过往的经历,就像动物的反刍行为。塞利格曼用反刍理论来总结人们心理层面的反刍现象。他说,反刍是一种反复咀嚼、分析自己遭遇的一种思考习惯,有反刍习惯的人就叫做反刍者。

当悲观和反刍这两个特点结合,人们会更容易患上抑郁症。因为反刍促使他们去寻找威胁的来源,但是悲观却常常让他们找到的原因是永久的、普遍的以及人格化的。所以,就会预料未来是无助的,在其他情境下也是无助的,正是这种预期引发了抑郁症。而一个不反刍的人,即使悲观,也不容易有抑郁症。

如果发现自己是反刍者,你可以尝试用替代行为来中断习惯性的反刍。最有效的替代行为之一,是寻找小确幸。

“小确幸”一词,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意思是心中隐约期待的小事刚好发生在你身上时,内心体验到的微小而又确定的幸福与满足。

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着小确幸,但只有用心觉察的人才会留意到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小确幸,比如:

“今天买的爆米花焦糖放的比较多,比前几次都要甜要好吃”

“新买的东西当天快递就到了”

“拥挤的地铁里,婴儿车里的小孩萌萌地冲着我笑了好一会儿”……

改变,可以从记录自己的小确幸开始。林紫机构的唐咏梅老师有一句名言:“每天都有好事,等下就会发生。”

第三个朋友问:面对困难,我总是很悲观地认为自己做不到,一有压力就退缩了,该怎样变得勇敢起来?

借着这个问题,我们先学习一个概念:防御性悲观。防御性悲观指的是人们会在事件发生前,将期待降到比较低的水平,想象出最坏的可能的情境。习惯采用这种策略的人经常会设定比自己的能力低的,相对安全的目标,同时他们习惯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尤其是消极结果。当一个人把所有的糟糕结果都想过之后,仍然能采取行动的话,就是健康的表现;但假如把所有的悲观想象都变成了消极的“自证预言”,用“永远”、“绝不会”、“总是”等等这样绝对化的词语进行自我对话,放任、甚至主动促使坏事发生的话,就会变成自我设限。事实上,防御性悲观者是客观而勇敢的, 他们客观地看到可能出现的坏情况,能做好准备减少损失,不执着于一定要表现出乐观和积极,但也绝不放弃争取最好的可能。

所以,这位朋友需要做的,是将自我设限变成防御性悲观——可以列举自己做不到的各种可能情况,然后一一列出应对策略,看看相比之下、哪种情况是你更愿意去尝试、而且即使不成功、你也能承受后果的。勇敢,不在于最后的成功、而在于当下能直面困难。邀请你和我一起,把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当作人生的功课,既然已经列在自己的选修单上了,就走进课堂听听看。

昨天,一位大学生朋友跟我分享了他听课学习后的领悟,他说:“林老师,您的课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其实不在于追求自我价值、因为自我价值本身就在那里;而在于,不断拓宽人生的体验,在体验中不断成长,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这段话,同样送给提问的朋友和所有正在一起学习和成长的你。

相关文章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4

    如何拉近跟自己的距离呢?最简单而又最基础的,是从认识自己的生理自我,与自己的身体重新建立觉知和连接开始。 现在我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

    这个游戏,你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玩,但一定要记得:游戏的目的不是审问和评判对方,更不是给对方贴上某个问题的标签,而...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6

    周三早上,你饿着肚子赶去公司开会,领导正发言的时候,你的肚子突然“咕咕咕”地叫了几声,你尴尬坏了,赶紧干咳几下想要...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7

    每个人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圈子,要了解自己的社会自我需要,可以通过朋友圈来帮忙识别。 看看你发的朋友圈信息,哪一类型...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

    认识自己是我们的第一站。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请你们思考一下,你认为心目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你觉得,那是你真实的样...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3

    如果我问你,你认识你自己吗? 也许你会说,“当然啦!我叫某某某,身高1米6,大学三年级”。可是,这真的就是你吗?上...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5

    今天分享一个关键词:身体主权。 身体主权,是说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拥有、支配、和可控权。如果在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这...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8

    如果说,生理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镜子里的我是谁”、体验到“宝宝肚子饿”;社会自我的发展阶段完成的命题是:“...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1

    每个人的未知我区域,都存在着没有被探索和发掘的潜能。要找到并且善用它们,我们可以这么做: 首先,通过自我觉察、清理...

  • 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22

    今天,我们敲开第二枚彩蛋,听听一位朋友的留言: 这位朋友说:“我总是很在意别人的想法,所以每次说话、做事都会斟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享《林紫博士疗愈心理学》1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xo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