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有四公子,今天说说孟尝君。
![](https://img.haomeiwen.com/i7311037/0e2472e8ad69d189.jpg)
孟尝君叫田文,齐国人,世代受齐国恩惠,不差钱,于是养了很多门客,几乎三教九流的人,只要有身怀绝技,他都收了。这些人后来帮他不少。
孟尝君后来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是他曾经当过三个国家的丞相,一度在各国炙手可热。
最开始他去了秦国,那时候嬴稷在位,想收揽人才,恰好孟尝人多,就让他做了丞相。只不过之后两人互生嫌隙,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齐国人在秦国,一定会受到偏见。孟尝是逃出秦国的,有个成语叫“鸡鸣狗盗”,说的就是孟尝君靠着他的门客学狗学猫叫才逃出去的。
之后,孟尝又逃回了齐国,可能换了国君,信王是他的堂弟,于是孟尝一番言语,齐王又重用了他,他又做了丞相,这个位置他没有白坐,联合齐魏攻楚,甚至想着去打秦国,最终不了了之。孟尝的能耐挺大,时间长了看不上齐王,日益骄纵,结果被人诬陷谋反,齐王不能忍要逮捕他。
孟尝君是有封地的,他逃到了自己的封地,然后不听齐国号令,想自立为王,齐王不能忍,派兵来打他,他吓得跑到了魏国。这次,他联合了秦国和燕国等五个国家,准备攻打自己的国家。战国之世乃大争之世,只有永远的利益,齐国和秦国在当时是最强的,秦国很乐意这次五国联军。
最终的结果是,燕国的乐毅带着五国联军,攻打下了齐都城临淄,齐王被杀。从此,齐国一蹶不振,而孟尝君也没脸回去了,一个人回到了封地,安享晚年。
《资治通鉴》上说:孟尝君是一个善于接纳别人意见的人,无论这个人怀着什么样的动机去劝诫他,只要说的对,他就会改。这说明他有包容心,这也是他能养下那么多门客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他心思活络,才有如此广泛的人脉,能去三个国家当丞相而且得以善终。我不明白的是,什么仇什么恨,一个人能带领别人灭掉自己的国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