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艺海
追光的男人 | 莫奈

追光的男人 | 莫奈

作者: NC九克拉 | 来源:发表于2019-07-25 11:37 被阅读0次

他走进光,

看到“干草堆”,

看到“日出”,

​看到“睡莲”,

看到生,也看到死亡,

给世界留下最美印象。

莫奈,印象派大师,光的追随者。

他一生在绘画里寻找光,

光成为他领悟生命的符咒。


《清晨时分的塞纳河》

在莫奈的世界里,没有单纯的颜色,他的颜色是一种光。

《草地午餐》

莫奈是华丽的,他一生追求灿烂华美的光。他的画里很少黯淡的颜色,很少用黑,很少用灰,很少用深重的颜色。

《春天》

莫奈常常带领我们的视觉走在风和日丽的天空下,经历微风吹拂,经历阳光在皮肤上的温暖,经历一种空气里的芳香。

《日出印象》

在破晓前,莫奈把画架立在河岸边,他等待着黎明,等待第一线日出的光,像一只黄金色的箭。一刹那间,在河面上拉出一条长长的光。

光这么闪烁,这么不确定,这么短暂,一瞬间就消失幻灭,莫奈凝视着光,画出历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日出印象》。

《持伞的卡蜜儿》

画里的卡蜜儿姿态不太僵硬,在云天的背景里一转身,一回眸,风吹着草,吹着云,仿佛即刻也要在风中吹散卡蜜儿,整个人像要幻化而去,令人无限感伤。旁边是莫奈与卡蜜儿八岁的儿子让,这是画家对一个自己深爱的人的最后一瞥吗?

《持伞的苏珊》

莫奈在怀念什么吗?他刻意重新安排的同一名字、同一主题、同一形式的绘画,深藏着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人物刻骨铭心的记忆吗?

《伦敦国会大厦》

莫奈像是要拯救我们的眼睛,拯救我们的视觉,拯救我们观看的方式。当我们指着一个物体说:这是“干草堆”,这是“鲁昂教堂”,这是伦敦的“国会大厦”时,莫奈希望我们也同时看到了光与色彩。

《垂柳》

《垂柳》系列是他哭泣的心灵状态,哭泣战争,哭泣死亡,哭泣屠杀,哭泣生命必须面对的一切残酷与消亡,哭泣自己,哭泣世界,这一方小小的池塘是老人独白的空间。爱丽丝一九一一年去世,孤独的老人独自面对庭院,这是他最后小小的修行世界,他要借着这些倒映水中的垂柳与一朵一朵盛开的莲花领悟生命存在与消失的意义。

《日本桥》

眼科医学无法完全解读莫奈晚年画作的色彩,因为那色彩已经不纯然是色彩,而是生命里忘不掉的一片一片光的记忆。

《四季睡莲》

我们感受着时间、晨昏、日月、季节,都在我们四周。莫奈说:他要画出“无限”;他说:这些画,它们启示“无限”。

相关文章

  • 追光的男人 | 莫奈

    他走进光, 看到“干草堆”, 看到“日出”, ​看到“睡莲”, 看到生,也看到死亡, 给世界留下最美印象。 莫奈,...

  • 追光的莫奈

    这世界如此喧闹,你和我 不如将声音放得更低些 或者干脆用眼睛来说话 但这可不是什么伤心的事 因为他们是欲望,我们是...

  • 追光者——莫奈

    即使阅遍所有印象派的文章,总体效用加起来,可能不及你在某个冬日的黄昏,驱车在高速路上疾行,偶然瞥见天边正缓缓落下的...

  • 2019-05-19

    莫奈《干草堆》拍出天价:一段追光者的故事 @陈颖 Nicole,Grant 近日,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著名的《干草堆...

  • 印象派创始人:名副其实的“追光者”,莫奈的一生

    《莫奈和他的眼睛》张佳玮 著 莫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追光者,他的一生都在试图用画笔记录光影变化,莫奈晚年虽然得了退化...

  • 爱刷屏的追光少年---莫奈

    文/邀月共舞 睡莲和干草垛。 一个纯真圣洁,是常被赞美歌颂的象征。一个粗糙常见,是过去农村的寻常物。这两种风马牛不...

  • 读点艺术|追光者莫奈

    莫奈,法国人,生于1840年,印象派代表画家。印象二字,就是来自这幅小画。 1874年,一些拒绝官方沙龙的年轻人自...

  • 追光的男人二

    赔罪 李丰彬,海归,花花公子,工作能力强,投资眼光毒辣,纨绔子第但非败家子,老爸老妈疼爱非常,家庭民主,尊重不强迫...

  • 追光的男人一

    初识 上海的夜晚是什么样?在上海奋斗的男人女人都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诺微就是其中一个。 她今年28岁,长得不算好...

  • 近视眼的世界

    夸父的一生都在追日 莫奈的一生都在追光 近视眼的世界多么自由: 原本不差毫厘的边框 再也兜不住 框内颜料的泼洒 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光的男人 | 莫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gc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