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6年5月21日的网易博客)
五年前的旧作
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死去,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诉求。而这最基本的诉求往往得不到满足,我们活着的或即将死去的,很多人都会经历过家庭的社会的撕裂。我们有时既愤怒却又无能为力。蝼蚁一样的生命,毫无尊严可言。
刚降生于人世的婴儿,并不知道何为尊严。最早知晓尊严为何物来自于家庭,然后来自于学校,最后是社会。一个女孩,不被家庭与社会认可与尊重,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是主导因素,徜若来自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并且活泼调皮,又长得并不讨喜,小女孩是得不到大人们宠爱的,甚至会有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男尊女卑的观念,时至今日在绝大多数地方并没有得到好的改观。又徜若家庭里有关于一个孩子人生中一些重要的决定和机遇时,往往会给了那些听话的孩子或者男孩。说这个有翻陈帐之嫌,事实上,人生中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终将造就一个冷漠乃至冷酷的成年人。这个成年人并不会去爱人,他也许如鸟儿般只爱惜自己的羽毛。
那个叫尊严的东西,是会让人疼痛的东西。在成长的过程中,它的存在会时时刻刻让人感到疼痛。因为原生家庭爱的缺失,那个长大的孩子会因为一点点可疑的爱与温暖,而迫不及待地投入一个人的怀抱。那其实是飞蛾扑火。烧光羽毛,牺牲掉尊严而并不能得到所谓真爱。疼痛的次数多了,会让他怀疑所有的一切,他的人生也许就是怀疑的一生,不安全不确定的一生。因为怀疑和不确定,也许会错过真正的幸福。
蝼蚁一样的生命,注定尊严可以随意被别人践踏。尽管如此,而生为蝼蚁的我们也决不能轻视自己。徜若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别人更是不可能尊重你。看的这部电影里面有关生命的尊严,讲的是一对年迈的夫妻,那病痛的一方半身不遂时(曾经是著名的钢琴教授),病人因为生活无法自理而受到家庭护理员的虐待,以及因为自己而拖累爱人,尊严严重受伤,最后拒绝饮食。另一位可怜的老人照顾她已是劳累至极,回忆曾经有过的美好时光,看到爱人的疼痛与受虐待而又无能为力,爱人拒绝饮食,他心力交瘁,用枕头捂死了爱人。最后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中,老人自己也结束了生命。即使在相爱的人之间,因为病痛的身体给家人带来的麻烦,也会让人觉得尊严受到严重伤害。
尊重看似和尊严有关,现实给予它更明确的定义。在社会上,徜若是个功成名就的人,肯定会受到大家的尊重,活得相当的有尊严;在家庭里,也是以一个人钱财名利来论字排位的,永远没有话语权的是那个最无用的人。家庭重大事情轮不到他说话。没有平等说话的权利,没有平等表达自己的权利。这样的不平等,也导致一系列的不平等,也导致一个自尊心强的人,一生都是在抗争,越是抗争越是得不到。
谁不渴望有个幸福的家庭,有个美满的婚姻,让一颗张牙舞爪的心彻底安静下来。冯唐有篇文章题目就是《我们相爱,就是为民害》,内容我没看过。很赞同这样一句话。家庭是社会的一部份,家庭安稳了,社会自然和谐了。为什么会有抗争,为什么会有运动,被压迫太久了,就会有反抗。人应该是生而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平等的,人有说话的权利,表达自己爱与愤怒的权利。我们的家庭缺失包容的素养,我们的社会缺失这样的包容。家庭势利,造就一帮势利的社会人,是整个民族素质的缺失。
一个人的慷慨陈词,到最后的声音却是越来越微弱。我们村有位老太太,别人都说她古怪,我一点儿也不觉得。从小我就特别尊重她,她是位独居的老人,不接受国家以及任何人的帮助。人永远收拾得利利索索的,干瘦的腰板挺得直直的,她能把简单的日子过得如贵族般,写一手漂亮的小揩,并且常常写一些分行的句子,如今我才知道那是诗,老太太临死之前把所有手写的稿子都付之一炬。这是我唯一见过一个有骨头的人,虽然她早已成灰,但她仍在我骨头里疼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