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终极目的

作者: 一个心理咨询师 | 来源:发表于2021-12-29 08:05 被阅读0次

    前文说到了心理咨询的移情部分,本文继续这部分内容。

    移情

    过分的移情处理也可能导致来访者依赖咨询师,这可能导致来访者在潜意识中就拒绝治愈效果,甚至对治愈过程产生阻抗。

    来访者依赖咨询师有出现过吗?经常出现,太正常了。我最常见到的是在督导中,督导是更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在对咨询师做督导时,我经常会感觉特别依赖。

    督导他会从他的角度,来解释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也有很多是他主观的,但他说出来的时候就变成了客观。

    可能在我的心里,督导也是有滤镜光环的,他说出来的话就会变成真的。哪怕他原本说的是自己的一个观点,是一种可能。

    这是一种移情吗?是。我在把自己对权威的期待放到他身上,权威好像无所不能,当把这种心理投射到他身上时,就觉得他会做所有的事情,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那这种依赖有好处吗?在前期,我找不到路时,他带我探索一遍。我知道路怎么走,接下来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走下去。

    但如果太依赖,每次都让他带我走,那这样会影响自己的成长,影响自己能力的提升。

    还有如果只找一个人做督导,那也有可能会出现个人观点的偏差,如果能有多有几个人做督导,互相对比,交叉验证会更容易看清。

    潜意识中拒绝治愈,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吗?听起来矛盾,花很多钱来见咨询师,但潜意识中却拒绝治愈。

    可能背后有很多原因,依赖咨询师,不想失去,所以就拒绝治愈。也可能这是他以往的固有模式,他不是不想治愈,是他控制不住。

    症状是有意义的,症状的背后在说很多东西。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个人用他以往的固有模式应对,然后这种模式让他生了病。

    只解决病,而没有处理问题,他还会生病。 所以在治愈的同时,也要处理困境,让他不因这种困境再次生病。

    助人自助

    对此,弗洛伊德曾提出了“节制原则”,即精神分析时,不能给予病人任何情感反应,只能对病人移情的动机进行解释。

    也就是说咨询师在扮演新超我角色的同时,也要向来访者充分说明其处在移情状态下的反应,其实是想象,而不是真实存在的,否则患者的移情就会被转化为钟情,甚至恋情。

    这段告诉我一个信息,在咨询时,咨询师在扮演一个新超我的角色。同时告诉他,哪些是想象,哪些是现实。

    这个我曾经见过的例子,一个人在面对特别好的人时,会感觉到愤怒,以为是自己生气,但实际上是对方的愤怒投射给他。

    在咨询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是我会感觉很无助、无力,但实际上,做咨询时,其实有很多能力、技巧,很多方法训练,基本功是可以帮到他的。

    而之所以感到这种无力是,来访者在倾诉时,他把他的困境说给我,我感受到了他的处境,产生了一种共情,大概率是一种投射而不是现实。

    我感受到的,我的情绪,我以为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真的,但又要知道他有可能是投射。这在心理咨询中挺常见的。

    因为很多的咨询和治疗,都是依据的这个原理。比如绘画心理学,罗夏墨迹测试,OH卡牌,俄罗斯套娃,心理剧等,这些技巧都是依据这个原理。

    这就是为什么在心理剧培训中,所有的角色都会在最后向当事人郑重声明:我不是你是以往生活中的某某某,如失去的亲朋好友,当初的老板、同事,我是现实生活中的某某某。

    也许有时间,我可以把所有可以用于呈现的方法都列个单子。使用方式,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其实弗洛伊德认为,摆脱患者移情依赖的关键是其症状的缓解,换言之,只有当来访者能够自立自主解决好自身的问题,他就不需要再向咨询师借力了。

    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咨询会一再强调学会自助是心理咨询的宗旨和最高境界。

    来访最初见咨询师时,可能是能力或功能有欠缺,不完善的。咨询师最初是辅助的,作为拐杖和支撑,陪他走一段路。

    会做一些帮助和支持,但这这些工作的最终一定是把他自己的学会独立,让他自己独自一个人生活中出现的困境。

    谢谢你的欣赏,部分观点来自《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岳晓东,欢迎留言咨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咨询的终极目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xv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