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一课,我也是从“奇巧”二字切入。
小小核舟上刻有如此丰盛的内容,精雕大师王叔远的确是“奇巧人”。
故,初步梳理文章——“技艺之奇”可以概括出“原材料体积之小;雕刻物品种类之多;雕刻人物情态之真;雕刻内容构思之精”。
探究文章手法——“文章之奇”,是从作者魏学洢把视觉的引导学生找到说明顺序,其中探究为啥先写船舱,再写船头和船尾时,除了常见说法,中部最显眼所以先动笔外,还有学生发现,船头船尾都有人,放在后面一起,可以集中笔墨一起描写人物。[强]这一点解读,我觉得颇有道理。
。。。。。。。。。。。。。。。。。
于是由此引导学生来赏析魏学洢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因为人物都是坐卧在船上,故他的着力点基本在人物的“手脚的置放”和面部情态上(此处省略1000字)。而主要的手法,就是动静结合。尤其是两舟子。同一人物的描写都是动静结合,且特别重视手脚的动作,以及表情的刻画。
一位舟子手脚动作呈静态状,可情态确是“若啸呼状”,是动态的。另一位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是动态,而表情确是“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是静态。
。。。。。。。。。。。。。。。。。。
在解读文章时,第一段最后提及“盖大苏泛赤壁游”。我提示学生好好理解这几个字。
一是补充之前讨论的说明顺序,为啥先写船舱?因为船舱上的窗上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里是紧承“大苏游赤壁”的。
二是,一起赏析“泛”字。泛舟呈现的是一种极其放松的自在的随波逐流的意趣。再回顾人物的动作表情,无一不体现出这一特点。“舟尾横卧一楫”,横卧便极其具体地告诉了所有人,没人划船,就是泛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魏学洢描写人物时,如此着力于人物手脚的置放了吗?就是告诉我们:船上所有人,都没法腾出手脚来划船,他们就是“泛舟”!——刻画表情亦是如此意图:看他们的神情,不是为了“千里江陵一日还”,不是为了急匆匆赶去某个目的地,他们正在享受赤壁上这无边江月呢。
好传神好精髓的一个“泛”字!
。。。。。。。。。。。。。。。。
文章的主题,当然是由“泛”字说起,谈到苏轼,谈到他的“乌台诗案”,谈到他的“两赋一词”,甚至他的“东坡”的来由,甚至“红烧肉”的来由……
如果还要深挖,其实还可以谈谈“王叔远”。(学生未必能消化,此处我仅仅点到即止。)
由此,《核舟记》一文,结合第一课时掌握字词疏通文意和了解核舟等精雕技术,便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一篇文言文的“文字、文章、文化、文学”的特点了。
《核舟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