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

作者: 君子_4998 | 来源:发表于2018-12-07 14:48 被阅读1次

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48.生动活泼地导读——《核舟记》教例评析

导读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粗读课文,正音上口。

布置学生限时阅读,要求粗略地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学生参照注释,读顺课文,教师巡视、答疑,出示小黑板(难字正音)。

二、二读课文,激发兴趣。

导读题:

1.核舟的作者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奇巧人”?2.文章除了第一段是总的概略介绍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总的介绍?3.第六段中哪一句与“奇巧”人相照应?4.文中哪些段落是具体说明呢?5谁能翻译、讲解第一、六段?

三、三读课文,自议自解。

这一遍阅读以2—5段为主。方法是分组阅读竞赛。教师安排各组阅读的内容及评分记分的方法。第一组阅读第2段,要求在讲台上摆好船舱和窗户,写出对联;第二、三组分别阅读第3、4段,要求排雕塑剧,指定一人执导,并指出重点字词。第四组阅读第5段,要求在小黑板上画出船背题字及篆章。

每组推选代表到讲台讲解或排演,教师当即指导学生根据具体形象背诵,注意重点词、句的落实。

四、四读课文,反馈验收。

教师设计了一套竞赛题,组织学生抢答。抢答的内容主要有:1.为词、句的翻译选正确答案,2.判断对短语、词、句理解的正误,3.又快又准地翻译句子。

五、五读课文,熟读成诵。

组织学生看板书:

核舟奇巧

船舱 篷窗对联

船头 苏黄佛印

船尾 楫、炉、壶二舟子

船背 题名、篆章

空间顺序  技亦灵怪亦哉

然后采取“接力”背、“承包”背等各种方法组织背诵。

[评 析]

导读课是语文阅读教学诸多课型中的一种。它的重要特征就是教师以导为主,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以读为主,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此教例中,教师“导”的艺术表现在:

第一,合理设计教学程序,五个阅读步骤渐次深入,形成完美的层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

第二,巧妙安排教学思路,五个阅读步骤是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其内在的思路则为:引导学生感知 → 扫除“外围” → 重点“攻坚” → 测试学习效果 → 巩固教学成果。

第三,精心穿插激趣的手段,五个阅读步骤中,第一、二步为铺垫性步骤,第三、四、五步为主体性步骤。教师着眼于主体性步骤,穿插了实物演练法、表演法、图示法、竞赛法、形象记忆法等多种手段。学生沉浸在生动活泼、欢快愉悦的学习气氛之中,精神奋发,兴趣盎然,身心俱益;教学气氛由平静渐趋热烈,直至沸沸扬扬;教学节奏由舒缓而逐步加速,直至密锣紧鼓。“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此诗句可以形象地表现教学达到高潮时课堂上合谐的师生关系。

相关文章

  • 《核舟记》微课相关素材

    《核舟记》 ——统编...

  • 核舟记

    伊万关闭电脑,趴在了桌子上,用手遮住了脸,心里倒数了十个数。此时眼睛才传来一阵针扎般的痛楚,待伊万对此麻木...

  • 核舟记

    核舟记 注解 明 明朝 奇巧 手艺奇妙精巧 曰 名叫,叫作,不能译成说 以 介词,用 径寸 直径一寸 之 结构助词...

  • 《核舟记》

    《核舟记》一课,我也是从“奇巧”二字切入。 小小核舟上刻有如此丰盛的内容,精雕大师王叔远的确是“奇巧人”。 故,初...

  • 《核舟记》

    教学目标 1、诵读全文,积累文言词语及句式。 2、把握内容,学习用空间顺序介绍物品。 3、品析关键句,认识我国古代...

  • 《核舟记》

    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48.生动活泼地导读——《核舟记》教例评析 导读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粗读课文,正音上口。 ...

  • 核舟记

    明朝有特殊技艺的人名字叫王叔远。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部是按照...

  • 核舟记

    今天,我们讲《核舟记》。《核舟记》是古代说明文的经典作品。我该怎么去处理这一课呢?我听着别人讲的课,同学们配合度可...

  • 核舟记

    阳光晃眼的一天啊 我在江堤上 看着粼粼波光 雀跃的向我奔来 像是迟到的佳音 能收到的人 都是时间夹不碎的核桃 我带...

  • 核舟记

    中央电视台有一档大型综艺节目叫《寻宝》,河南电视台有一档大型综艺节目叫《鉴宝》,今天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承办一个“寻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核舟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pt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