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滨江献策,诸葛亮与刘备相交
本篇接上文《隆中对,诸葛亮的单相思》。
历史上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是不存在的,那么诸葛亮又是如何和刘备相知的呢。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斐松之添注了《 魏略》的一条史料这样记载:
刘备屯军于樊城时,诸葛亮主动去拜会刘备,由于刘备和诸葛亮没有什么交情,又看诸葛亮比较年轻,开始就没怎么搭理他。
诸葛亮说:将军你的心病在于兵少实力不足啊。刘备一听,正好说到他心坎上了。立即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另眼相看。
诸葛亮接着说:现在荆州的人不少,但是户籍在册的不多,老百姓都没有地种,没有饭吃,哪愿意来给你当兵。你可以劝说刘表,为荆州城中没有户籍的游民登记户口,分给他们田产,让他们重地能养活自己,这样你再征兵时老百姓的积极性就高了。
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果然招到的兵力大增,军队变得强盛起来。
刘备因这件事知道年轻的诸葛亮英明而有谋略,于是以客卿的礼仪来对待诸葛亮。
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这条献策(历史上的“滨江献策”),反映了两个人的求真务实,诸葛亮是逐步帮刘备解决实际问题而取得他的信任的。
这个情景放在现在也一样。如果你是一个企业老板,突然来一个年轻人,夸夸奇谈公司发展战略,帮你把企业做成行业的翘楚,你能信么?毕竟市场是靠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二、蜀汉事业的阶段性实现
刘备“连盟东吴”
历史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诸葛亮有机会得到刘备的赏识,开始牛刀小试。
建安十三年,他先利用和荆州刘琦良好的私人关系,促使刘琦提供给刘备立足之地和军资,从而使刘备具备了和东吴联盟的资本。
诸葛亮给刘备带来了实际利益,刘备怎会不深怀感激呢 。由此二人相知,诸葛亮也逐步坐稳了大军师的位子。
刘备“夺取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经过一年多苦战,包围成都。刘璋在兵精粮足,“吏民咸欲死战”的情况下,放弃了抵抗,刘备夺取了益州。
这固然有刘璋用兵失误的因素,但更因为他是为了黎民苍生免受战争之苦的妥协。所以,刘备夺取益州也是几分侥幸。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死后,汉嘉太守黄元叛乱, 南中诸郡皆叛乱”。诸葛亮在平息叛乱时, 调整了蜀汉政权与南中大姓豪酋, 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又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在诸葛亮执政时,才真正具有国策意义。
以上就是蜀汉政权发展的主要历史事件,但并不是诸葛亮刚出山时就能预见到的,都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变化中的阶段性结果。
三、蜀汉战略规划定型为 《隆中对》
政治是复杂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斗争,诸葛亮也不能置身事外。
蜀汉有个重要谋臣叫廖立,他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先帝刘备一再失策、导致荆州覆灭、关羽身死、夷陵之败损兵折将等等。
而诸葛亮作为托孤重臣,受到“以扶持幼主之名,在朝廷内部弄权”的讥讽和猜忌,并且由于他在刘备死后对蜀汉战略规划的调整,也受到了非议。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发表了历史上著名的《出师表》以表明心迹。
《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诸葛亮借这篇感人至深的《出师表》,向世人表明,是先主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的山,他和刘备联合制定了“蜀汉战略发展规划”,后来的政策调整,也是贯彻执行当时的“隆中定策”。
诸葛亮死后,刘禅及辅佐他执政的蒋碗、费伟等重臣,也没有对“隆重定策” 做大的改动,由姜维继续北伐。
但是从诸葛亮到姜维,连年的北伐劳而无功,硬是把“沃野千里,黎民富庶”的益州,打成了“民穷兵疲,十室九空”,益州百姓“面有菜色”,吃不饱饭的老百姓可不愿意了,人心浮动,这威胁到蜀汉政权的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蜀汉执政当局不得不神话其建国史,掀起了对刘备和诸葛亮的造神运动。
当时蜀汉政权政治宣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刘备和诸葛亮在茅庐相会时确定的“隆重定策”具有高度的预见性和正确性,号召益州百姓和中央保持一致。
至此,“隆中定策”开始具备了史实性质,成为了官方宣教的“蓝本”。
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全民洗脑,以维护蜀汉政权统治的合法性。
四、陈寿写《隆中对》
公元266年,西晋建国。曾经的蜀臣陈寿被举荐出任佐著作郎。
刚刚建国后的西晋勋贵,还能多少维持些东汉清议人物的余风。所谓的“清议”就是一帮官吏、士人议论时政,品评成败得失,起到“激浊扬清”的作用。
而西晋建国,与司马昭灭蜀又直接相关联,所以讨论“蜀汉的成败”,也就成为了西晋朝野上下的热门话题。
在这种环境下,陈寿产生了总结蜀汉政权得失,帮助晋朝开拓“开国气象”的想法 。
但当时也存在一种不好的风气。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由于西晋取得灭吴的胜利,晋朝勋贵的骄横之态开始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朝野开始出现“志盈心满,用长欢娱“的虚骄之气。
刘备建立的蜀国被嘲笑为“僭伪“政权。按照现在的话就是说,刘备的蜀国不是正统的政权,是野班子。
陈寿等士人由于是蜀汉亡国之臣,在晋朝勋贵和士人中受到歧视,他的心情是相当郁闷的。
陈寿作为一个史学家,在目睹了蜀、魏、吴的灭亡,又对西晋开国之治大为失望后,不能不反思自东汉以来政治结构的变化轨迹。同时,他也要为益州人士拥护刘备政权作历史性说明。
但是,在太康年间的政治环境下,陈寿的这些思考和想法,不能说的很直白,只能选择一种曲折的表达方式。
于是,陈寿选择了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历史观和历史结论。
陈寿认为,诸葛亮既有东汉末清议人物的理想主义,又在“乱世”之中树立了自己的个人品格和治世方式。
蜀汉政权虽然失败了,但是诸葛亮本人的历史性贡献不应该被忽视。而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恰是西晋开国之治中所缺乏的。
出于这种认识,陈寿在撰写 《三国志·诸葛亮传》的时候,将能表达自己的价值观,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历史精神的史料作为首选。
因此就选用了蜀汉政权曾经用来做政治宣传的““隆中定策”这一官方材料,作为自己写作的蓝本,并加入了自己的诠释。
陈寿在写诸葛亮出山时,将诸葛亮主动拜会刘备的“滨江献策“故事进行了戏剧化,改写成了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的《隆中对》。
而《隆中对》所提出的蜀汉发展战略大体是符合后期的蜀汉发展战略的,《隆中对》的谈话内容凸显了诸葛亮的性格、才能和气度。
陈寿这种写作手法也符合当时士人惯用的笔法和语气,通过陈寿用历史的笔演绎出来的《隆中对》,使风华正茂的青年诸葛亮一出场就具备了政治家和战略家的恢弘气度。
《隆中对》中的诸葛亮,也更加具有吸引力,使当时和后世的读者都产生了真实感。
因此诸葛亮因“三顾茅庐”而出山的故事,以及他所发表的《隆中对》,笼罩在了极其浪漫的历史氛围气息之中,为后世所赞颂。
五、隆中对,历史的镜中花
陈寿为了表达自己的历史追求和政治理想,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如绘画大师一样临摹了一个《隆中对》的故事,形象地刻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政治家的形象。
陈寿期望西晋的当政者能推行如诸葛亮那样的“贤人政治”,他借助先辈的亡灵,呼唤建国之后的西晋能够开创新的历史局面。
然而,陈寿寄于政治理想的西晋,从265年立国,到316年灭亡,在历史的年轮上,也仅仅走过了过了51年,如流星般滑落。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史学家陈寿笔下的《隆中对》,注定也只是历史中的镜中花。
网友评论
受教匪浅,收录学习了!
👍👍👍👏👏👏☕☕☕
可以从历史学习到许多东西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