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某乎上看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除了玩手机,独处时可以做哪些事?
看来,玩手机已经成了时下人们避不开的话题。都知道沉迷于玩手机弊大于利,但大多数人却根本管不住自己。
很多人在有时间独处时,会提前规划好许多事。比如读书,打扫房间,做一顿美食,逛街,运动等。可是,一旦拿起手机,这所有的计划都会在无休无止的刷刷刷中泡汤。
我猜测这位题主缺的不是独处时干什么的计划,而是独处时怎样才能管住自己不玩手机。
我觉得只要放下手机,自然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可做。至于做什么,这个因人而异,不可能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年龄不同,境况不同,价值观不同,兴趣点不同,独处时做的事情也不可能相同。有些人会在独处时培养闲情逸致,有些人会学习技能提示自己的综合素质,还有些人会为了生活劳碌奔波。
所以,独处时做什么的问题很好回答,关键的是怎么做才能放下手机,真正地去做那些想做的事。
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强制性地让手机这个东西远离自己。
现在,我读书时会把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以前,我读书时总喜欢把手机放在手边,借口是便于查生字词或资料。
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拿起手机就被其它内容吸引,不自觉地刷起来。等放下手机才发现要查的生字还没没查呢。
我现在读书时就会把不认识的字词以及想到的问题记下来,过后统一查询。这样做,既提高了读书效率,又避免手机放在手边沉迷其中。
除了看书时远离手机,做家务时也可以这样做。我在家干活时喜欢听书,就把手机放在一边,头上戴个耳机。手一时半会儿够不到手机,自然就会减少刷手机的次数。
当然,强制性地远离手机只适合少数人,对我这样已经退休,基本没什么紧急事物的人还行。如果遇到前几天热议的不马上接董事长电话就被辞退的公司就麻烦了。
所以,要做到不沉迷于刷手机,强制性地远离手机并不适合所有人。想从刷手机中脱身,根本还在于加强自控力,养成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
昨天还看到一个新闻,一位年轻妈妈临时有事,便把孩子托付给婆婆照看。平时喜欢刷抖音的奶奶接到任务后,竟然连续五个小时都没有拿起手机,专心专意地陪着孙子。
这位妈妈在监控中看到婆婆一直忙忙碌碌地围着孙子转时,都被感动了,说自己都做不到在五个小时内不动手机专心陪孩子。这位婆婆真是自控力一流的典范。
所以,自控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要放下手机,慢慢养成安静做事的习惯,独处时还怕找不到事情做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