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冷兵器之刀(一)

作者: d3abeb1aecbf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20:04 被阅读3次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伴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饮食、住房、军事等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今天我们来聊聊伴随人类发展的冷兵器进化史。

冷兵器时代是人类进步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浓厚一笔,它横亘的时间长,变化的种类多,发展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子、流星等十八般兵刃。

今天我们聊聊十八般兵刃之首的刀

(一)环首刀

环首刀

环首刀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随着锻造科技的进步,于汉朝发扬光大。环首刀是由钢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和淬火后制作出来的直刃长刀,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

环首刀

环首刀的特点为刀身纤长挺直,部分带有内弧,汉代作战多穿皮甲,环首刀锋利的刀尖和刀刃便于士兵刺和砍,刀环处多缠绕丝线、绸带、布匹等系于腕处,防止作战过程中兵器脱落。

环首刀文物

环首刀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环首刀将匈奴打败,并间接促成了当时的欧亚民族大迁徙。

(二)唐刀

随着南北朝时期冶炼技术的不断进步,铁甲逐步取代皮甲,环首刀的劈砍作用发挥不再明显,刀的主要功能逐步向刺发展,唐刀由此而诞生。

唐横刀

“唐刀”一词是我国隋、唐代四种军刀制式的总称,一般指唐横刀。唐刀的四种形制,即:仪刀(礼仪用刀,多雕琢,型华美),障刀(护身短刀,便携,轻快),横刀(常备战刀,属于常制刀),陌刀(长柄或长刃,大开大合,是唐代开疆辟土,标名青史的首屈一指的利器)。

仪刀

仪刀:环首,双手柄,刀长,多为直刀,禁卫所配,多为木或金银制成,多雕琢,型华美,只是在仪式上使用。

障刀

障刀,名字由它的用途而来(盖用障身以御敌),较唐刀四制中横刀短,形状与横刀相似,但更为轻便灵活,便于近身肉搏。

陌刀

陌刀是中国隋唐时代特有的兵器种类,主要为步军所用。作战耐砍不变型,表面发蓝,外缠麻绳上漆,冶金技术精湛。

横刀

横刀,为双手刀,是在汉朝的“环首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研制的,去掉了在汉朝常见的刀柄尾部的环,并延长了短柄改为可以双手使用的长柄,使其变为可以双手使用的窄刃厚脊的长直刀。

在唐代时,唐刀的锻造技术档案传入日本,日本加以改进形成了今天的日本刀流传至今,论刀,中国是日本的祖宗。

(三)朴(po)刀

到了宋代,刀制种类繁多,是古代用刀的鼎盛时期,短柄的有手刀、斩马刀、短刃刀三种,其中斩马刀是步兵进入骑兵战阵斩砍马腿的专用钢刀;还有双侧有刃的掉刀、单侧刀锋尖后斜的屈刀、有刃部弯曲,形如月牙的偃月刀,另外还有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等等。

朴刀是介于大刀与单刀之间的一种兵器,俗称双手带;是一种木柄上安有长而宽的钢刀的兵器。使用时,两手握着刀柄,像使用大刀那样,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来劈杀敌人。

朴刀

最初接触朴刀这个词是在《水浒传》中,当时朴刀制造简单,价格低廉,使用顺手,梁山好汉们路见不平,提起朴刀,便是快意恩仇。朴刀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太平刀”。这是由于在清末年间,太平天国的士兵都使用朴刀而得名的。

(四)苗刀

随着时代的发展,刀的演变逐渐随着实战性发展。明代以前苗刀就是作为皇家卫士专用,在明代时因为刀法的引进苗刀真正的应用到了战场。

长柄苗刀

它刀长五尺,刀身修长,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并可单、双手交换使用,这样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杀伤威力极大。

将苗刀刀术最发扬光大的莫非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

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苗刀用以冲锋陷阵,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迫明戚继光得此刀法,传之于部下,用于冲锋陷阵,斩将搴旗,赖此刀法,威震华夏。”

短柄苗刀

随着时代发展和火器的大规模作用,刀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于中国古代刀的种类实在繁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冷兵器之刀(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ji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