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清明节,我们如何跟孩子谈死亡?

清明节,我们如何跟孩子谈死亡?

作者: 黛米说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3-30 08:39 被阅读0次

    “ 在死亡方面,我们一直是小学生水平。要么哭天抢地,过分渲染;要么涂脂抹粉,死亡‘喜剧化’,就是无法好好正视它。

    前不久,一首《方舱医院真神奇》的歌曲登上了热搜,视频中的小朋友,化着浓浓的年代妆,用欢乐的表情,演绎着对于方舱医院的赞美。

    不少网友反馈,看完后倍感恐慌,对于刚刚经历生死搏斗的人们来说,很难笑得出来。

    在随后的采访中,创作者解释自己的初衷,作为一首儿歌,希望给孩子们传递正面积极的情绪,听上去合情合理。但问题是:

    01

         避而不谈,真的能降低恐慌吗?

    电影《头脑特工队》中,小女孩莱莉从小在明尼苏达州长大,温馨的家庭、亲密的玩伴、有趣的冰球,童年的记忆让她快乐无忧。

    直到有一天,莱莉跟随父母搬到了旧金山,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新家的狭小、校园的陌生、友情的失落都让莱莉无所适从,那个从不知忧伤为何物的女孩,开始郁郁寡欢。

    莱莉的头脑中有五个小人,对应着快乐、忧伤、恐惧、厌恶、愤怒五种情绪。

    起初乐乐总是试图控制头脑,因为她相信快乐是唯一有用的情绪,孩子就不该烦恼。

    所以每当忧忧试图拿起记忆球时,乐乐都赶紧阻止,这让忧忧倍感挫败,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乐乐使尽了浑身解数,想让莱莉重新开心起来,却一次次失败。

    小女孩不仅没有开始振作,反而愈加消沉,那些不被允许的忧伤,咬噬着她的快乐,莱莉变得冷漠而孤僻。

    曾经带给她无数回忆的性格岛,也逐个塌陷了。

    影片接近尾声时,乐乐终于意识到,自己不是万能的,此刻莱莉最需要的是能够表达悲伤的忧忧。

    她郑重的将记忆球交到了忧忧手上,小女孩冰封多日的情绪恢复了流动。

    她不再掩饰,在家人面前放声大哭,诚实的说出,“告别过去,我真的很难过”。

    当一家人流泪拥抱时,莱莉真正被治愈了,头脑中濒临死亡的性格岛也再次活了过来。

    如同心理学家布琳布朗所说,当我们麻痹那些脆弱、悲哀、耻辱、恐惧时,也麻痹了欢乐、感恩、幸福、创造的可能。

    而唯有这些情绪被看见和允许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拥有前行的勇气。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是国人心头的阴霾,大人们言谈间的严肃和沉重,种种突如其来的生活改变,不可能不被敏感的孩子们捕捉。

    刻意把悲伤化妆成为欢乐,不仅不能降低恐慌,反而会让孩子们陷入到更深的困惑与迷茫中。

    02

     —

    缺失死亡教育,

    我们还将失去什么?

    生死这样严肃的话题,孩子们能够接受和理解吗?

    儿童心理学家M. Nagy研究发现, 3~10 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存在3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死去的东西还会回来。

    第二阶段:认为有些人,比如英雄、幸运的人,是不会死的。

    第三阶段:认为死亡不可避免,它是生命中必然的过程。

    事实上,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

    比如,漠视自己的生命,认为死一死也没什么大不了。

    根据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

    而自杀的起因,往往并非什么惊天大事,而是日常的小事。

    从未意识到自我的珍贵,让这些遭遇挫折的孩子们,选择过早的结束生命。

    没有成人告诉过他们,即便受伤、失恋、犯错、没考好、被孤立…..拉长一辈子,都不算什么。

    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都或早或晚将会经历黑暗森林,只要不放弃,终有重见光亮的日子。

    重要的是,要相信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感激的事情。

    缺乏对于死亡的感知,也会带来我们对他人尊严的随意践踏。

    电影《少年的你》中,看似乖巧的“优等生”魏莱,持续对同学进行欺辱,导致了同窗胡小蝶的跳楼自杀,也让陈念生活在极度恐惧中。

    影片让许多经历霸凌的青少年感同身受,也让校园暴力更多的进入公众视野。

    原来青春不只是明媚的朝阳,还有残酷的暗夜。

    那些肢体和语言上的持续攻击,真的会导致无辜他人的持久创伤,甚至死亡。

    固然霸凌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匮乏死亡教育,因而缺少对他人感受的同理心,没有对不同生命的接纳与尊重,却是不容忽略的因素。

    03

    该如何跟孩子谈论死亡?

    面对死亡的态度,恰恰映射出我们的生命观,真诚真实,不刻意回避,也不过度渲染。

    不同年龄的孩子,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会有不同;性格各异的孩子,对于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

    在堪称儿童经典读物的绘本中,死亡是一个从不回避的话题,这方面的素材有很多。

    比如《一片叶子落下来》,讲述了树叶弗雷迪的一生,他经历了四季更迭,重归自然母亲的怀抱。

    《獾的礼物》里,备受大家喜爱的伙伴獾,在安静的冬夜消然逝去,大家悲伤的不能自已。

    直到发现,他们保存着獾留下的很多“礼物”,比如剪纸、溜冰、打领带、做姜饼……这些都是獾教会他们的。

    那些共同的记忆,让獾永远活在他们心中。

    《活了100万次的猫》中有一只活过无数次,也死过无数次的猫,他不关心任何人,也不在意死亡。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只美丽的白猫,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热情、等待、欢乐、悲伤……

    白猫去世后,他也再没有醒来。

    这些富含哲理的绘本,成为与孩子对话的最好通道,让他们读懂了死亡背后的生命与爱。

    而这些浓缩了成人智慧的艺术作品,也会不断提醒活着的人,什么是最重要的。

    如同《寻梦环游记》所说,真正的死亡是遗忘。

    而只要拥有爱和记忆,逝去的人就依然“鲜活”。

    《爸爸的围巾》里失去爸爸的阿蒙,每天戴着爸爸的围巾,那如同包裹着他身心的春意,心底蔓生出自信和勇气。

    《爷爷变成了幽灵》的故事里,小艾斯本最爱的爷爷去世了,妈妈说他去了天堂,爸爸说他变成了泥土,艾斯本难以接受,直到爷爷变成了幽灵,他们拥抱流泪,分享过去。

    在好好告别后,小艾斯本终于放下了,对爷爷日思夜想的悲伤。

    这些笑中带泪的故事,并不会给人丝毫的恐惧,相反会在心底燃起爱和勇气,深切理解活着的意义。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被称为20世纪的奇迹,纳粹时期他作为犹太人,全家人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

    也是一次次直面死亡的极端经历,催生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去创造价值;去全身心的爱与付出;去接纳不可避免的痛苦。

    “好好活吧,如同我们已经虚度前生,如今又将重蹈覆辙。”

                                      与你同行,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节,我们如何跟孩子谈死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rm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