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先生拿回家来一捆千两茶,用一个圆筒状白底蓝字的粗布袋包着。初见时,只惊叹:哇!好大一捆茶!
打开包装时废了不少劲,感觉里三层外三层的,捆的相当紧实,用剪刀使劲剪开捆绑用的铰杠,扒掉最外面的竹篓,发现里面还有一层干枯的棕片,再里面还有一层不知什么叶子。全部打开,才见着茶。当然后来我才知晓,原来这包装就是千两茶加工工艺的一部分,这是它在所有食品中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奇特性,包装和加工同时完成,包装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加工工具。(文末有附具体加工工艺)
只当时,这样又硬又黑的一大捆茶,着实还把我愁到了。那时,对于茶和它的一切是一无所知的,除了知道这千两茶是安化黑茶,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而且对于“安化黑茶”这四个字的理解也仅限于安化是一个地方,黑茶是茶的一个品种。至于安化具体在什么位置,有什么名山大川人文特色?黑茶为什么叫黑茶,如何贵为六大茶类的一种?有什么历史?具体工艺是什么?功效有哪些?别说“一问三不知”,其实是连“一问”都没有。
不过,不懂有不懂的好处,所谓无知者无畏,无畏也是挺不容易的品性。管它是无知无畏还是有知无畏。反正对我来说,管她什么茶,用水泡了,喝就行了呗!茶最终不就是为了被人喝掉嘛?考虑那么多有什么用呢!
这样一来也好,麻溜的打开包装,就拿刀开始往下撬,没想到里面的茶被压的紧实,不知道比外面包装硬多少倍。好不容易撬下一罐子,有不少都被整成粉末了。实在没办法,粗鄙如我连菜刀都用上了,总算整下来大约三分之一,然后分了不少给亲朋好友们一起分享。
犹记得,第一次用紫砂壶泡了一小块黑茶,水烧的滚烫,泡出来茶水色泽金黄透亮的,但是喝进嘴里,口感可不怎么好,有点怪怪的,感觉就像是在喝某种淡淡的中药。所以后来,也就只是偶尔喝喝,长期搁置起来了。
一直到前年,偶然在某宝上看到一款西麦的网红喷淋式煮茶神器,专为黑茶白茶普洱小青柑这类茶而设计,立即就下单了一个。神器确实非凡,一买回来就迷上了它。陪娃作业无聊时就在旁边各种煮茶。
因为这款煮茶器,家里的千两茶又得以重见天日。壶里倒上水,把茶投进去,按下开关,就坐在旁边傻呆呆盯着看。看色彩饱和度质感蒸煮的差不多了,就关掉开关,倒出茶来。哇!没想到这一喝,完全颠覆了我从前对这款茶的记忆和认知。我这才知道,原来是我没给它找到好的蒸煮容器和方法,这才让它的味道不能够显现出来。
当时的理解和认知就是这样的,关注点在茶器上,迷上了煮茶器,遂把家里有的各种茶类,白茶,普洱小青柑挨个过一遍。管它什么泡法,什么讲究,在煮茶神器面前,所有茶类都一视同仁。倒水,投茶,盖盖,按开关。
感觉自己是抱着一个科学家做实验般的精神和好奇心在煮茶。全神贯注的看着一团冰凉的清水在眼前一点点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并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快乐相继实现,最后还有茶水缓缓流进身体里的温热的触觉。那真是一次集合了身体各种感觉为一体的奇妙体验。我欣慰,有了煮茶神器,这些茶终于可以物尽其用,不至于被浪费掉了。
转眼又过两年,今年过年时,一家老小八口人因为疫情聚居家中三十九日,每日最重要的事就是八口人的柴米油盐酱醋。日日三顿饭食,又缺乏运动锻炼的情况下,茶成了化淤消脂,疏肝理气,照顾身体的最佳法宝。于是,好久没碰的千两茶又被拿了出来。那一段时间,几乎每天午后都要煮茶,一壶一壶,全家人能喝一整天。
神奇的是,今年煮出来的千两茶,喝进口腔里时,味道已经和从前完全不同了。不知道如何去形容那种口感,那种感觉就是你会觉得曾经隐匿在茶里面的所有的各种各样的杂味儿全部消失了。它似乎回到了自己最初的模样,纯净,纯正,醇厚。
再看它的质感,晶莹剔透,酒红中闪出金黄色的光,好像流动的宝石一般,也和过去完全不同了。这真是一个不期而遇的惊喜,没想到它的口味会转化的如此彻底。我这才翻出当初最外面那层白底蓝字的粗布袋子包装看了一下,原来不经意间这捆千两茶已经整整过了12年了。
茶与酒我在网上查了查,这才知道,千两茶有三个品饮期,而10年以后则是到了它最好的时期,难怪会是如此。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初遇见时,不懂它,这么多年亦无心藏它。只是,它原本就是好物,才会在时间的长河中历久弥新。话说,时间真的是个魔术师,世间万物,唯有历经时间的洗礼,才会露出它的真面目。或早或晚,是什么,不是什么,时间最终都会给你答案。而喝茶,便是在喝着时间的味道。
千两茶三个品饮期疫情缓解后,又搁置了一段时间。前两天忽然想起来,把剩下不到半捆茶想把翻出来,想着把它全部撬开来分置保存在罐子里算了,一来喝茶的时候方便,二来也能好好保存它。这一撬就撬了两个小时,撬的我都微微出汗了,感觉里面硬的真成活化石了。不过这一次,总算不像多年前那般鲁莽暴力粗鄙不知如何下手了。我用茶刀慢慢地试着寻找压茶时的纹理脉络,一片一片,从外向里,终于把这半捆黑茶全部解开了。只是越往里越硬,尤其解到最里面,有一整块特别硬,那形状和心脏非常像,我在心里想,这莫不是茶的心吧。如果是,便是一颗在黑暗中用时间和苦难铸就而成的心。
想这一捆黑茶,十几年来与我相伴之经历,不觉油然而生起一种敬佩和怜惜之情。慨叹:茶,真是一个把物质与精神凝结为一体的集大成者,它不仅好看,好喝,最重要是好用。谁懂草木心?茶就是一味药,它无私美好温良,既可解身之毒,又能解心之毒。靠近它,总是没错的!
附:千两茶的加工工艺
千两茶的加工工艺在所有食品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奇特性,它的包装和加工同时完成,包装是最重要的加工工具。它用篾片捆压,篾片在捆压紧缩的过程中逐渐缩小,至最后形成定型的竹篓。甚至用篾都有讲究,要一丈九尺二至一丈九尺八之新竹,韧性弹性俱佳方可。千两茶的茶胎用经过特殊处理的蓼叶包裹,能保持其独特的茶香和色泽。蓼叶以外衬以棕叶,可防水防潮,保护品质。
成型工艺
司称汽蒸:分5次称茶,每次称7.25千克,称好后用布装好,用蒸气气蒸4分钟左右,使茶叶含水量在20%以下。
装篓:装篓前先把篾篓半成品编好,最外层用三年以上的楠竹编制成花格篾篓,中间一层为棕片,最里层为蓼叶。茶叶蒸好后,马上提包将茶叶放入篾篓中,动作必须迅速,勿使蒸气散失。
踩压整形:把装好茶叶的篾篓及时锁口,抬至踩场,然后将篾篓踩匀,抽篾,进行踩制,用绞杠紧身,压杠压实,绞杠压杠交替进行。每支花卷茶必须压重杠4~5次,每杠压牢压实,使茶体外观匀称笔直,如果压完轻杠还有“鼓包”、“弯曲”等现象,用木锤敲平敲直,因敲打松动的捆箍,必须绞杠锁紧。
锁篾:踩制好的花卷茶冷却定型后,才允许开始锁篾。一般要求冷却12小时以上。锁篾必须紧结、匀称、集中,发现露茶的地方必须补篾修复。
凉置:千两茶的干燥,采取日晒夜露自然干燥,时间一般为49天左右,翻边两次,倒头1次,注意每天的天气变化,做到晴晒雨遮。茶叶在自然凉置下,散发水分,茶叶再次发酵,形成千两茶独特品质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