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是种病,得治!

作者: 03ff03b9b946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21:35 被阅读98次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被嫌弃松子的一生》

(一)

朋友沮丧地说:“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地想让大家都满意,可还是会有人不喜欢我呢?”

看着他一脸疲惫,我有些于心不忍,就问他:“为什么你总想着让所有人都满意呢?”

我们为人处世,往往众口难调。比如说,你聪明,有人会说你心机重;你善良,有人会说你傻;你靠的是努力,有人会说你运气好……

也就说,你本就不可能对所有人的胃口,让所有人都满意。

面对这些问题,有些人显得很淡定,而有些人却会变得很压抑。前者往往专注于内心的需求,而后者习惯于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变得敏感、自卑。

当别人表露出“你让我失望了”时,他们会下意识将错误都归结到自己身上。同时,为了弥补给别人带来的失望,他们学会了弯腰低头,主动讨好。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详细地描绘了这种心理:

“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讨好别人。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

我靠滑稽这条细线,维系着与人类的联系。 

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可心里头,却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钧一发的高难度下,汗流浃背地为人类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而且,无论我被家人怎样责怪,也从不还嘴。 

哪怕只是戏言,于我也如晴天霹雳,令我为之疯狂,哪里还谈得上还嘴……

只要被人批评,我就觉得对方说得一点都没错,是我自己想法有误。

因此我总是黯然接受外界的攻击,内心却承受着疯狂的恐惧。”

从上述的心理活动中,我们可以初步归纳出这种人格的特点:

他们善良,但心理敏感、脆弱。处处为他人着想。明明是对方的错,但极力避免表达愤怒,主动低头道歉。

就像小说《芳华》中的主人公刘峰,他害怕被集体抛弃,于是傻傻地去付出,尽力去讨好每一个人。团里的人对他的好麻木了,从不放在心上,觉得理所当然。

刘峰是典型的“老好人”,他不懂得拒绝,活得太过麻木。他爱着林丁丁,却目光狭隘,不惜牺牲自己的提干机会,留在团里。在我看来,这种人有病。

做一个好人没有错,但首先得对自己负责,别忘了你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二)

“你让我很失望!”

对于某些人,这句话可能如同晴天霹雳。因为它背后隐含着另一句话:“你没有达到我的要求,而这一切都是你的错。”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事,明明你全力以赴,觉得做得不错,但对方劈头盖脸来了一句话:“你让我很失望!”

具有这样心理的人,会习惯性地自我怀疑,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而不会考虑对方是否在安排、统筹上出现了疏漏。

就算知道了错在对方,他们也会认怂,不敢表达出自己的愤怒。把笑脸和道歉送给对方,把压抑与内疚留给自己。

而这种心理,往往出现在具有讨好型心理倾向的人身上。

在《奇葩大会》上,蒋方舟曾自曝是讨好型人格。

有个朋友问蒋方舟,有没有跟任何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就是可以和这个人争吵,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给他的那种关系。

蒋方舟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很遗憾地发现自己没有。

根本原因在于,她不会去和别人产生任何的冲突。

在回顾自己谈恋爱时,男朋友给她打电话。在通电话过程中男朋友责骂她,然后她一直道歉,道歉了2个小时,但对方认为这个道歉很敷衍,挂了电话后便一直打一直打。

看着密密麻麻的来电显示,她吓得浑身发抖,但她不敢跟对方说“你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再这样下去我会生气”这样的话。

过了一段时间,她回忆起这段经历,觉得很恐怖。因为即使在如此亲密的两性关系中,她好像都不会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不会跟对方争吵,害怕起冲突,让别人不高兴。

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他们会过分注意对方的感受,努力去迎合别人的期待。如果别人侵犯了自己的原则时,明明感到不愉快,但他们还会憋在心里,不轻易表达出来。

对于他们而言,别人的标准才是自己活下去的价值,真实地为自己而活似乎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三)

讨好型人格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而成的,其中主要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有些父母由于自身原因,觉得低人一等,会不自觉地讨好别人,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作为儿女,自然会耳濡目染。

在那些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们也会学着努力去迎合别人,收获别人的关注与认可,达到内心的满足。

久而久之,他们会认为,满足了对方的需求,就是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会表现得没有自我需求,从不对身边的人提出要求,努力察觉别人的需求,并设法去满足对方。

此外,在讨好者眼里,他们完全忽略了通过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也同样可以获得别人的赏识。

他们固执地认为获得别人的认可,只有讨好这一种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一种通过对别人负责,来逃避对自我负责的行为。并且这种思维模式,已经融入到他们的血液里,成为了他们在潜意识对自己行为的定义。

一旦有了讨好型人格,它会像藤蔓一样,延伸到我们生命关系的各个领域。

你会感到压抑,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你会感到委屈,看不到自身的价值。

通常而言,讨好型人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气氛非常敏感,擅长察觉他人的感受。

2)不公开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即便内心有愤怒的感觉。

3)不懂得拒绝他人。

4)经常担心自己的事情会给别人添麻烦。

5)习惯于顺从他人,尽管意见不同,但依然尽量避免说出自己的想法。

讨好者会尽量讨好所有人,除了他们自己。

在讨好型人格心中,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必须做得足够好,别人才会对我好。我必须努力迎合,才能收获别人对我的爱和关注。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连自己都讨不好,别人又怎么会尊重你呢。

(四)

那么,我们该如何治愈讨好型人格呢?

第一,接纳真实的自己,培养内心的富足感。

讨好的根源是因为压抑了自己的需求,导致内心空虚与匮乏,从而不得不向外寻找关注来补偿。

这其实就是真实的你。

你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慢慢否定自己,给自己时间,并努力向内寻找让自己充实的东西,而不是寄托于别人的身上。

第二,要明确帮忙与讨好之间的界限。

我们很容易混淆讨好与帮忙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为别人做事,能让你感到愉悦,那就是“为别人着想”;如果你为别人做事感到不爽,但为了让别人开心你才做的,那就是“讨好”。

拒绝时,不要犹豫。

你可能会想:他们不高兴怎么办?

那又关你什么事?

第三,找到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

改变讨好型人格,是一个自我确认的过程。

你不应该为了讨好别人而活,你应该为了你的工作,兴趣,爱好等付出努力,在这些地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比如说,学习一项新技能,认真工作等,这些都能让你感受到成就感,肯定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刻意去讨好别人。

在成人的世界里,对方如何看待你,不是你对别人付出了多少,更多的是取决于你是谁,你自身有多少价值。

如果你放弃了追求个人的独特价值,去建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的话,那无疑会把自己毁了。

第四,活得自私才自在。

你根本没必要去考虑别人如何看待你,也没有必要去考虑如何讨好别人。

你需要的是,关注内心的需求,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些一味地为了别人而付出,把所有的情感寄托在别人身上,他们最终往往会不幸福。

他们活得很可悲,一辈子学会了爱别人,而唯独忘记了爱自己。

曾听过那么一句话: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相关文章

  • 讨好是种病,得治!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一) 朋友沮丧地说:“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地想让大家都满意,可还是会有人...

  • 讨好型人格是种病,得治!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01 最近一期《奇葩说》,天才作家蒋方舟来了。 年少成名,考上清华,成...

  • 自我成长|讨好是种病,得治!

    讨好型人格,学名“取悦症”,亦称""看管人性格障碍",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老好人”。这是一种病理状态。大多数取悦...

  • 撸串是种病

    撸串是种病,得治!

  • 2018-09-15

    矫情是一种病 得治

  • 有些病,得自己治!

    吃食堂,恶心,是病,得治! 吃食堂,想吐,是病,得治! 吃食堂,咽不下,是病,得治! 吃食堂,不消化,是病,得治!...

  • 不想长大是种什么体验

    是种病!!彼得潘综合症!得治!!

  • 焦虑是种病,得治

    去年考健康管理师的时候,为了方便,整整赶了3个月的地铁,为什么会用"赶"字而不是用"坐"地铁来形容,那是因为极少可...

  • 熬夜是种病,得治

    前天晚上彻夜失眠。 昨天下午困乏想补个午睡,落空。 昨天晚上终于睡着了,两点醒来一次,四点又醒来…… 今天白天一直...

  • 相思是种病,得治。

    文/南木 常相思,也相思,相思不见情更思。 以前,总是喜欢,隔三差五的主动联系一些好友。 在无情的时光里,害怕被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讨好是种病,得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uj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