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

作者: 逆流而上啊 | 来源:发表于2020-08-18 11:09 被阅读0次

下面我要开始胡言乱语了!

好的影视作品能令人产生强烈的共情,当剧情进展到高潮的时候觉得那剧中似乎少了一个自己,恨不得劈开屏幕爬进去做个传话的小天使。

这个暑假过得真是惬意极了。想不干嘛就可以不干嘛。行尸走肉,实在无聊了就写东西,写了很多狗屁不通的文章投出去恶心杂志社编辑去了。然后就是看电视剧。刚刚把步步惊心翻出来看了一遍,原版和韩国翻拍版都看了。自然是诗诗版好看一点。

看完结尾,心痛到无法呼吸。生死和时空的距离真的是非常残酷啊,在这之前却还要横亘着误解,死后还化成了灰,连最后一面也不曾见到,女主以为被男主厌弃、也不曾留下只言片语,唯有一封迟开封的表白,这些设置都令观众肝肠寸断呢,编剧够狠。

演员表演代入感很强,注入了真情。四爷和诗诗从剧中走向生活,有情人终成眷属,算是解了观众的遗憾,这令人心情愉快。

虽说在流量至上的时代,那些毁三观下三滥的炒作手段更能博得眼球赚取商业价值,但能一直拥有生命力的还是艺术本身。当人设崩塌,容颜老去,能给人留下印象的还是作品本身。娱乐圈被资本供养得很喧噪,金钱也容易令艺人们迷失自我价值,通过挣快钱来磨损自己,损完了就退场,带着狼藉的声名躲起来挥霍余生。

但是,也有一些不错的姻缘在娱乐圈遇见,然后在大家的祝福中一直幸福。这是观众乐见其成的事情,是一种美好的人间景致。比如诗诗和四爷就是如此。一般定情作都很出彩,因为投入了真情实感,不是演,而是真的在经历,角色和自我融为一体了。

有一对非常遗憾的艺人。这里可能有一些主观臆断,所以我说自己胡言乱语。就是高高和焦焦,那部遇见王沥川是以翔的代表作,我始终觉得应该是男女主角的定情作,可似乎不是,但在我心里一直是。

高高的表演一定有真情实感在里面,因为我从他其他类似的作品中再也找不到那种东西,跟女主之间的那种犹如一条动人的弦张在二者之间的那种东西,每一次交流每一个眼神每一种动作都是对那条弦的拨动,一种暧昧的情愫洋溢在他们之间,弥漫了整个银幕,氤氲在整部剧中。焦焦也是,大概把一辈子的娇羞都交付给了对方,遮遮掩掩真假难辨。

他们应该从剧中走到生活中的,一定能幸福,也一定对他们彼此都有利,他们都是有实力的艺人,其实不需要太多包装也能走得很远。

这样的话,高不会出现后面的事故。有网友说,他遇人不淑交友不慎,他太善良太迁就外界,因为被左右所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后来,他确实状态和灵气大不如从前,除了高大和儒雅,已经有点迟钝且失了灵气。如果有焦在旁呵护,断然不会让这一切发生,看得出来焦是非常机灵的女孩子。

我想焦的内心一定经受过煎熬,曾经仰视过、爱慕过,以为对方不爱,羞于启齿,互相尊重和揣摩中就遗憾得失去了。所谓,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很多喜欢和关注他俩的朋友可能都有些意难平。

一定有人觉得我多事啊,觉得高已有女友,嗯,也许是真假难辨或一厢情愿的事情,即便是,那孩子也不适合高,做个普通朋友陪着玩一下还行,从长久生活和打理人际来讲,高焦再般配不过了。如果当初抓住机会,就不会有后面天大了遗憾。

如果高能听到,真想对他喊一句:你这个笨蛋!

任何人,对名利的追求,适可而止,遇见合适的、令自己心悸的人,就及时把握吧,然后好好珍惜。一旦错过,真的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相关文章

  • 共情,共情,共情

    今天情绪管理失败,小小的崩溃了一下。 最近几天有些辛苦,加上天气燥热,真的很没有耐心。在外面玩的时候,儿子状态不好...

  • 如何共情孩子

    我们经常说要共情孩子,那什么是共情,为什么要共情孩子,如何共情孩子呢? 首先看什么是共情?共情就是...

  • 系统推荐书《共情的力量》阅读分享2021011

    《共情的力量》阅读分享20210118 分享人:苏璇 “如果你共情别人,别人也会加倍地共情你”。 共情和被共情,在...

  • 你理解的共情是什么状态?

    在我们的沟通中,老谈到,共情,与孩子共情,与妻子共情,与知心朋友共情,甚至与客户共情。那这个共情到底是一个什么鬼呢...

  • 读《共情的力量》

    共情的力量 这本书有两个部分 1. 我们为什么需要共情。 2. 共情你真的做到了吗。 为什么需要共情。 共情拥有两...

  • 感同身受

    同理心在心理学又称为共情,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认知共情指个体对他人情感的理解,情感共情指个体受他人的情绪感染。...

  • 搭建沟通体系(四):如何用共情保护自己?

    3.4、如何用共情保护自己? 之前我们谈共情,谈的都是共情积极的一面,好像共情总是一件好事,懂共情的人就是一个好人...

  • 每日一省

    共情是如此重要,共情是生物存活。除非有共情环境,否则孩子无法存活下来。共情是情绪存活,因为除非拥有周围的环境与共情...

  • 共情的二重奏-- 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 /「观影视、学心理」

    多维取向的研究者认为,共情包括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种基本成分,如 Gladstein (1983) 认为,认知共情...

  • 2022-11-10

    简谈《提问》6 共情式提问—— 共情式提问是利用问题建立共情关系,通过提问引起受访者积极的心理与情感回应。 共情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yh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