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真文化
成事 | “尽人力、听天命”的别思

成事 | “尽人力、听天命”的别思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7-06 07:00 被阅读0次

“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吾辈但当尽人力之所能为,而天事则听之彼苍而无所容心。”

我以为,主观上尽心竭力,客观上坦然以对,是《曾文正公嘉言钞 • 家书》中这则嘉言的实质所在,可谓“唯心”与“唯物”各半的平衡。

琢磨“办大事”的成因,始终是曾国藩的一个心曲。如是,其言论才得以传承并为后人所学习、思考和研究。学习在于“知”,思考在于“用”,研究则在于把握其内在逻辑,由此见出一个问题:尽人力与听天命是怎样的逻辑关系?我以为,这才是曾公这则嘉言的要害所在。

办成大事,一半由人力决定,一半由天命决定。这是“概率语言”,意在人的主观与客观条件各有半数的决定力量。这样的判定,是让人比较信服的,办成事也确实是这样的“力量结构”。发挥人力的决定作用,必须认识、尊重和把握客观条件的制约力量,同时也要善于认识和发挥客观条件中的支持力量。这就是“尽人力与听天命关系”的把握与处理。同时,也就清醒了人力不是无所不能的,防止了唯我意志主义的作为。

把如上这个逻辑关系要害点想清楚了之后,我总是觉得曾公所言中还隐约着一种深味在其中,似乎该是不怨天尤人的意味,也只有因此,“吾辈但当尽人力之所能为,而天事则听之彼苍而无所容心”才能合乎情理逻辑地脱出,更况还有“但当”二字的转折力量所在。进一步联系历史与现实地思想,这“天事”“天命”的丰富涵义即呈现了——“凡办大事”,并不是上下左右的人都是鼎力支持的,其中不乏阻力和破坏力。因而,这“天事”“天命”就不全然是纯任的客观自然条件,而是除自我之外的“人事”中的客观存在。想想封建官僚集团内部的倾轧斗争,以及今天“内部人之间的内耗”,我们就该明白曾公所言的“天事”中是有着一种特指所在的。也因此,“吾辈但当尽人力所能为,而天事则听之彼苍而无所容心”才构成了这则嘉言的“亮点”所在,解释为现代话语则是:要做成大事,就要不为周围的流言蜚语或阻力所困扰,依然我故地竭尽全力奋勇向前。俗话则是“听拉拉蛄叫唤,还不种地了吗?”

其实,“办大事”中的纯粹“天事”只要肯下功夫,是不难清楚和把握的,唯有“人力”中特别客观存在的“天事”——逆反的作用力量,是让人耗费苦心的。这是一种特别存在的力量,不论古今,都应客观面对它的存在,但若成就大事,就要有曾公所言的“听之彼苍而无所容心”的襟怀。对于曾公这款嘉言,我就是有这样一个别思。


相关文章

  • 成事 | “尽人力、听天命”的别思

    “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吾辈但当尽人力之所能为,而天事则听之彼苍而无所容心。” 我以为,主观上尽心竭力,客...

  • 尽人力,听天命

    不知道该怎么说,就是有点感触。 白天收了一床贫血原因待查的患者,处理完后,心里有点懒懒的,不想写病例,于是...

  • 何为尽人力,听天命

    尽人力,听天命 人生半坡,时常感叹时光短暂,须臾之间。 人生半坡,羡慕年轻人的朝气,恣意妄为。 最近几年,经常会感...

  • 尽人力,听天命117/200

    尽人力,听天命 人生半坡,时常感叹时光短暂,须臾之间。 人生半坡,羡慕年轻人的朝气,恣意妄为。 最近几年,经常会感...

  • 2017-04-06

    积极,但不十全十美,尽人力,听天命,不给自己过不去,不给朋友找别扭,对人对事,半饱即可。

  • 2017-12-01

    尽己力,听天命

  • 尽人意,听天命

    尽人意,听天命。 解释为,人意:人情事理;天命:自然规律,可变因素太多,结果无法预测。尽心尽力去做事,能否成功,还...

  • 碎碎语

    很多事不过尽人力,听天命而已。 如果你已经尽力了,结果如何并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又何必和自己过不去...

  • 成事 | 人力居三,天命居七

    在《曾文正公嘉言钞》中,有一个关于成事的“小数据论”:“事功之成否,人力居其三,天命居其七。” 朴素地看,这就是说...

  • 事不强求,人不强留!

    人生事, 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尽人力听天命而已。 我们左右得了自己, 左右不了世事,更左右不了别人。 命中有时终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事 | “尽人力、听天命”的别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gs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