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随想成长励志每天写1000字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作者: 青馨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4-22 13:08 被阅读452次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对我而言,周末逛书店是常有的事,逛潘家园更不必说。

今天又是周末了,去逛潘家园!

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主营古旧物品、珠宝玉石、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经营者大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市场内商铺全年365天开市,地摊每周末开市,周末开市日客流量达六、七万人,其中外宾近万人。现在的市场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正好赶上

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潘家园

举办,欣赏到了地道的景德镇瓷器,真是大开眼界,一饱眼福!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潘家园的经商人员达近万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涉及十几个民族。高峰期的客流量达五六万人次,

其中外宾近万人,包括许多国家的政要和各界名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希腊总理希米蒂斯、泰国公主诗琳通等数十位外国政要曾来这里游览购物。

  如今,潘家园已成为许多外宾到北京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已经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象征,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

  皮影、花窗、古玩、服饰……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物质缩影。很多人来潘家园即使不买东西也能逛上半天,因为能在这里找到他们的记忆,或满足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想象。潘家园相当于一种文化和历史的博物馆。

  喜欢逛潘家园的不少是收藏家、古玩商。他们逛潘家园是多年的习惯,每年都要花费数万元在这里购买藏品,“正是潘家园的古物培养了他们的鉴赏力”。

  潘家园买卖旧货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那时有很多没落贵族拿了家中的古玩来此站街变卖。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市场在潘家园自发形成,一些当地居民在路边上摆摊,把家里的瓷器、旧家具等东西拿出来卖。后来,外地的商贩也慕名而来。

潘家园旧货市场现在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市场,年成交额达十几亿。

若有人问,那些平时被收走的旧书都去了哪里?干什么用了?我来回答你。

书的归宿不是天堂,也不在地狱,人间的潘家园就是一个好去处。

“潘家园”的书市也很了得。平日自不必说,每逢周末更是人山人海。周六清晨四五点钟,书商们就赶集似地排起了长队去“抢坐”,特别在冬天,天未见亮,园子门口的三轮车已经摞起了双层。道口周边车行缓慢,许多司机徘徊了许久都找不到车位——车灯渐欲迷人眼,人头已能没车身。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汇成一道道洪流。其间,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送水的、卖吃的;兜售布袋子的、出租小推车的;蹬三轮的、开出租的;跑堂的、传话的;翻译的、砍价的……林林总总。

早晨七点,许多书商开始甩卖:

“两块钱一本了啊!”

其实前一轮抢购潮已经过去,但还有许多买家正铆足了劲儿往里冲。即便你不睡懒觉,六点赶到,也不见得捞到便宜——淘宝的大军正在行动。

  许多书商在这里买书,不论作家,不管出版社,只数麻袋,称重量;不少小贩在这里出书,不问价格,不看新旧,只装三轮车。

这里,有久居高堂的“坐商”,有临时租赁的“短商”;有固定场地的“交易商”,也有走街串巷的“游击商”。

这里,有步履蹒跚的老者,也有呀呀学语的幼童;有大腹便便的膀爷,也有身材窈窕的淑女;有腰缠万贯的黄金万两,也有入不敷出的钢镚乱响。

这里,有大部头,也有小人书;有阳春白雪般经典,也有下里巴人的庸俗;

有千本凑不齐一套的不易,也有“独生子女”的一册难求;有新崭崭的上品,也有皱巴巴的古董;

有稀奇古怪看不懂的外国文字,也有横竖繁简交错的汉语字体;

有以照片作书签的闺中密友,也有不成体统的残羹冷炙;有大名鼎鼎原著者的墨宝,也有无名小辈穷极无聊的涂鸦;

有送人留念的雅,也有当垫脚砖头的粗;有一目中的的喜,也有木已成舟的憾。

  这就是潘家园:一个无论新旧,无论名气,无论身份,无论籍贯,无论出处,无论来路,无论长幼的地方。

这里是所有作家的归宿,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这里是天然的图书馆,甚至比图书馆馆藏还要丰富多彩;

这里是练摊磨眼力的好地方,是锻炼耐性的好去处,是考验嘴功的好环境,也是寻找知识的天堂。

如果,每个周末来这里——走走过场,考考眼力,会会文友,学学名家。

  每天,书从四面汇聚于此,又向八方散开。常来这里逛逛!也许,不仅能找到心仪已久的书的归宿,能发现彷徨困惑的坐标,还能顿悟到自己发展的方向感。

我爱逛潘家园!

更爱逛潘家园的旧书摊!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相关文章

  • 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对我而言,周末逛书店是常有的事,逛潘家园更不必说。 今天又是周末了,去逛潘家园! 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

  • 潘家园旧书摊闲逛记

    周末的时候,我们带了女儿一起骑车去潘家园旧书摊闲逛。 我主要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绝版的中医书,我爱人则是套一些古代的文...

  • 逛旧书摊

    早起,去单位上班,写报告资料。饭后下班至粤海广场,见花匠。花匠正在清洗旧钟表,花匠说旧书盈利微薄,已有新的经...

  • 逛旧书摊

    以前在简友熏衣草的清香的更文里看到,她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穆斯林的葬礼这部近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大姐还在简书里发...

  • 小逛潘家园

    今天休息,和同事去了一趟潘家园旧货市场,早就听说过这个市场很大,还是第一次去,因为这几天有个古书书籍展览会...

  • 【游记102】潘家园

    到北京来要“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 前几个倒也罢了,唯有逛潘家园,我老公一听,魂就没了…… 那就听“...

  • 逛旧书摊感悟

    旧书摊看的就是书的情况 对于一些旧书,关注内容和书籍的新旧 虽然是旧书,但很多都非常新 有的甚至没有开封就被处理了...

  • 启功题字被换成印刷体,是真有错字,还是闹了乌龙?

    前几日去潘家园闲逛,在旧书摊上看到一份1989年出版的《陕西广播电视报》,报纸的报头笔画清劲、结构清秀又简单易读,...

  • 北京生活 | 潘家园是一本奇书,翻开来满满都是故事

    1 曾几何时,潘家园简直就是北京的一张名片,几乎所有来北京旅游的老外都必做三件事——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 收...

  • 小兴趣大生意,文玩市场的“新江湖”

    文 | 付一夫 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是海内外游客北京之行必不可少的三件大事。 位于东三环的潘家园旧货市场,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逛潘家园的旧书摊——(6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id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