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缺乏安全感,习惯于看眼色作出判断,俗称眼力劲。不知道我们长大后,这样的能力突然缺失了,察言观色的敏感不知道哪去了。
丫头和小菲经常一起玩,时而好朋友,时而小敌人。两人开怀大笑地躲在小角落里谈天,突然丫头张着大嘴哭声震天的跑了出来。
“妈妈,菲抢了我的小书包。”
我一边安抚着丫头,一边试着问着原委。
“小书包被拿走了,很伤心”(接受她的大哭)
“妈妈...”哽咽着说不出话。(依然很伤心)
“小书包是谁的啊”
“在板凳上捡的,我先捡到了,菲抢过去了”
我拍拍她的背,酝酿着话语,想着该如何接话。
“妈妈知道了,我们想想看怎么办”。
话还没说完,菲的奶奶已经在一边劝着菲,不应该拿人的东西,丫头的奶奶也在旁边说着:没事,没事,不是故意拿的”。丫头反而哭的更大声,菲也被训哭了。
最终菲把小书包不情不愿的哭着了还给了丫头,两个人互相敌视。
场景多么熟悉,经常看得到。两个孩子的争端,她们自己还没找到解决的方案,一群大人就围了上去,生怕自己的孩子受伤或者伤害别人,要不护着自己的孩子,要不委屈自己的孩子。
面对孩子的冲突:先观察,在调解。
其实,我想对丫头没说完的话是:咱们去和菲拿回你的东西,然后商量下怎么一起玩小书包。
反思的地方:一是孩子的冲突尽量让孩子试着解决,冲突是最好的老师;二是遇到霸道的孩子,需要妈妈去帮着孩子面对,是正面面对还是迂回前进,情景中教给她方法;三是对于敏感容易委屈的丫头,总是让她让着别人,她的正当权利无法得到维护,会变得小心翼翼,更加委屈求全,不敢申明自己的主张。
故事的结局:孩子的天,六月的脸,一会两个人和好了,眉开眼笑的说她们的小秘密。孩子只活在当下,吵得凶,忘得快。这项技能大人们学会了,就不会一直耿耿于怀旧事,徒伤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