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成长励志
赵卫平:孔子,人能弘道(二)

赵卫平:孔子,人能弘道(二)

作者: 60e2f7112db1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11:45 被阅读86次

    编者按:我觉得我对孔子有误解,属于无知者无畏,不懂得敬畏。前一段时间听了两本关于孔子的书,一本是《孔子,人能弘道》,另一本是《梁漱溟先生讲孔孟》感觉价值很大,决定这几期陆续把这两本书整理出来。

    为什么整理出来呢?

    第一个原因是我儿子,很多时候没有在他身边,没有言传身教,当然,我也不懂言传身教,自己本身不懂,又希望他能够好一点,成为一个快乐的小孩,整理出来,以后会看到。

    另一个原因呢,就是创始人思维,首先就是改造自己创造自己,这跟孔子讲的仁,礼,仁是内心的思维,礼是外在的行为,是从思维到行为,也算是一脉相承。

    具体一点说,人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意识到这些东西的重要性,按照这些方法去做。整理出来,自己也可以时不时的参照参考,同时呢,认识或者不认识的朋友也可以参照,好的东西需要分享。

    我相信,樊登做读书会的目的也是让人受益进步,也就无所顾忌的整理到这了。

    下面是樊登的讲书内容:

    二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孔子这个人呢?

    在这本书里面,这个倪教授告诉我们说,首先你要把他理解成一个开宗立教的孔子,孔子是一个教主,他是儒教的教主,作为一个开宗立教者呢,有哪些东西跟这事儿有关呢,比如说,大家知道金声木铎这个词吗,就是古人敲金以教武,木铎以教文。

    就是那个钟里面放一个木头的小舌头,那个叫木铎,凡是敲那个木头的小舌头的钟的时候,这就上文学类的课,教文是这个木铎。

    孔子里面有一段故事叫仪封人请见,就是在仪这个地儿的官,地方官,他要见孔子,然后见了以后他出来了,就跟大家讲,他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就是说,天下无道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老天爷要以夫子为木铎。

    就是他是来教育整个这个世界的。

    这个仪封人真的是一个高人,他是隐居在一个小封地上的人。

    然后,孔子在他的论述当中经常会提到人与天。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就是当子路问他说,如何事鬼的时候,他就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呀。然后,子路又问,那咱又如何死,死是怎么回事?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根本不知道怎么活,你怎么会知道怎么死呢,对吧。所以,他在人和天道这件事上,是有着一些论述的。

    后来这个,子贡有一次就问孔子,这个不在论语当中,这个是孔子家语里面有的,就问孔子,他说,那人死了以后,到底有没有呢,你为什么从来就不说呢?

    孔子说,这事我不能说,为啥呢?

    说,我说了这个人死了以后还有,那这帮人他大兴土木,对吧,然后搞那种特别复杂的祭奠仪式,然后做很多那个陪葬品,对吧,我觉得这是不对的。这个会造成很多的浪费,甚至还活人殉葬,这是孔子最烦,这不行。

    那我说人死了什么都没有呢,死如灯灭,死了什么都没有了,那也不行,那样很多不孝的子孙把老人家的尸体往路边一扔他就不管了,反正你说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不能说。

    然后子贡就问,就咱俩了,你跟我说说呗,反正就咱俩,你告诉我,人死了以后,是有,还是没有。

    孔子说,这事儿,你死了你就知道了。

    他也不说。等你死了以后你就知道了人有没有了。

    所以孔子在论述人和天关系的时候,他也很矛盾,他会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话很有名,他说你祭奠一个祖先的时候,你就要好像他就在对面一样,对吧。

    这就是那种诚信的这种心态,啊,所以,孔子在论述了人与天的关系之后,他还论述了很多,天命和命。

    他经常讲,他说,不信命,无以为君子。如果一个人不信自己,不信这个命的安排的话,他没法成为一个君子,这个,他还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过矣。

    如果给我一些年头,让我在五十岁的时候,好好学习下周易的话,人生就可以少很多过错。所以孔子对于命这件事儿是很看重的。我个人觉得这事一种非常好的心理安慰的方法。任何一个宗派都有这样的东西,就像佛家讲的缘分,对吧,他遇到任何困难,他说这是缘分的问题,他就没有这么大的压力,基督教说遇到了任何事儿,这是上帝的问题,他的压力会减少。

    而孔子说,这是命,尽人事,而听天命。我努力做我能做的事儿,至于天命有多少呢,你得信。你如果不信,你就无以为君子,你就会觉得特别的痛苦。

    应该说孔子整天算命,孔子研究周易呀,但是孔子讲过,他说,易呀,我观其得意而也,君子德行焉求福,人易焉求己。

    就是周易这件事儿,我看的不是他预测的准确性,看的是周易当中他体现的德行。

    你看咱们读周易,是吧,开篇他就告诉你,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就是讲德性的,所以你只要在德性上无所亏欠,你干嘛需要去测算它,所以中国古代人经常讲,说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是一个君子的话,你只需要每天舒舒服服的,好好的去做你该做的事儿,命运自有安排,这叫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小人一天到晚就想干一点出格的事儿,总想试图去改变命运,干一些特别奇怪的东西出来。

    所以,孔子说,人能弘道,这本书的题目叫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弘道就是人需要有责任感哪,是我们要让天道彰显的,而不是等着天道来前策我们,天道安排我们来做什么,而是我们要努力的作为天道的彰显者来出现。所以他特别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是我们说的,作为开宗立教者的孔子。这是他创立的第一个身份,他创立了一个宗派,叫儒教。

    第二个呢,孔子可以被当作一个哲学家。

    孔子的理想跟柏拉图特别接近,就是希望让人们成为更完善的人。他追求的这个智慧呢,不仅仅是这个理性智慧,他是整个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的一些看法。

    在孔子的这个整个哲学体系里面,被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叫做“仁”。

    提到了105词,论语当中出现了105次。

    说仁者爱人,什么是仁,仁者爱人,吾欲仁斯仁至矣,你想要做到仁,你想的时候,这个仁就来了。

    这个东西,和佛家讲的正念是特别接近的。就是,什么叫仁,当你能够考虑到仁这件事儿的时候,其实这个仁就离你不远了,因为你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

    大家看这个仁的这个结构哈,一个单人旁,一个二,什么意思呢,单人无法成仁,就是一撇一纳这个人,这只是一个个人,但他无法成为双立人的这个仁。

    仁,代表着人与人的关系,必须得有两个以上的人,所以人的社会属性,就是仁,你得知道在这个社会上,你需要怎么样去存在,你为这个社会,为他人,能够做些什么,所以,仁者不忧,也是这个道理。

    就是当你开始学会关心别人的时候,当你能够知道这个社会不是你一个人的时候,对吧,你才能够减少忧虑。一个人总对自己的事儿患得患失,他就很容易得抑郁症。

    得抑郁症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就是来自于自私,一个人老是想着自己的问题,老觉得自己吃亏,老觉得自己最好,是吧,他就特别容易忧思过度。

    孔夫子讲,至人有三大德:智者不惑,忍者不忧,勇者不惧,对吧。

    你把这几句话呢,经常在最里面背一背,都会对你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多的好处,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哈。

    三   然后,第二个就是德,德是什么呢,德是修行人的过程。

    就是你为了达成人的那个目标,你需要有德,这里边最具有体现性的一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已经被国际上的伦理学界认为是最核心的一句话,所以伦理学,就这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以,有德,你才能去修炼人。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帮助的东西,是什么呢,叫做礼。

    礼是人的载体。

    就是,你说我怎么才能到达仁的那个境界呢,你不会,对嘛,你没法像孔子,或者像尧舜禹那样,生而知之的那种人,不会怎么办呢,总的有个抓手吧,这个抓手是什么呢,礼。

    要遵从于礼,你就更容易接近于德和仁。

    这个就有点像禅宗里面讲的,剑宗和钝宗。我们都说,六祖慧能很厉害,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个,开悟了,对吧,一下子就知道金刚经是讲什么的,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哈。

    但实际上,这个叫做钝宗,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是吧,但实际上,神秀的那个,日日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啊,才是适合更多人方法。

    就是我们不是天纵英才,我们不是生而知之,所以我们需要每天不停的擦,不停的擦,不停的让我们的心性得到修炼,这就是靠礼来做的。

    老子特别讨厌孔子说礼。

    这个,那个记载我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因为历史你看多了,会发现有好多,说不清真假了。但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孔子去见老子,然后老子就骂他,说,你这些礼的人,早就死掉了,身体都化成灰了,对吧,一个个什么都不剩下了。你还在这整天讲礼。

    所以,老子就希望你能够,一下子就明白,不需要这个抓手,但是孔子他就很慈悲,我觉得大量的人还得靠礼来约束,所以他这里面有一段跟子路讲的。

    他说,子路问他,什么是礼。子路这个人可能比较莽撞,所以他就有点缺礼。

    这个孔子说,恭而不礼,则劳。就是如果一个人光知道恭敬,但是失去了礼的约束,他会特别的劳累,他根本没有边界,他的奉献是没有边界的。

    然后,慎而无礼则思,这个人他谨慎,谨慎是好事儿吧,谨慎如果没有礼的约束的话,这个人会变得很懦弱,他什么也不敢干了,对吧,他没有勇气了。

    然后,勇而无礼则乱。说子路你呢,很勇敢,但你如果没有礼来约束你的话,你就成土匪啦,勇而无礼则乱,就容易找事儿。对吧。

    然后,直而无礼则骄。说直是一件好事儿吧,直报怨吧,直是一件好事儿,但如果没有礼来约束的话,一个人总是直,他会变得特别的刻薄,他会伤害别人,对吧。

    所以你看,孔子的,这个东西,就是中庸的发端了。就是你什么事儿,再好的东西,如果没有一个节制,没有一个约束的话,他都会产生大量的负面的结果。

    所以,恭而无礼,慎而无礼,勇而无礼,直而无礼,这都有很严重的问题。

    所以,在礼这个事儿上,孔子是挺讲究的,你比如说,有人问,什么是孝,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孝是色难。

    你跟你的长辈们说话的时候,你的表情是不是和颜悦色,这是最难的。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就是,你要养一个马,养一个狗,你都能养活它,你如果不带着尊敬的话,养一个老人,跟养一个狗,养一个马,有什么区别呢,对吧。

    所以,孔子讲,色难,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礼。

    我们很多,现在的年轻人,自己有了钱以后,想帮助老人,经常对老人发脾气,我们经常会说,你为什么不去看电影,怎么不去度假,你怎么老吃剩饭。你看,我们对老人的脾气不好,你是为了老人好,但是脾气不好,对不起,这不合乎礼。

    因为你的修养在不断的降低,其实你给老人带来的是伤害。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算你孝,我们也得说,孝而无礼则什么,对吧,孝而无礼则伤,我觉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用礼来节制自己。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名。

    在孔子当中经常提到名,子路问他说,你要去魏国当官,你首先做什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

    我首先的,名正呀,明正才能言顺,先把这个名分给他弄正了。

    子路这个人说,你这个人真是愚的够呛。

    你看,子路跟孔子说话,就这样,你真是愚的够呛。

    然后,孔子就把他骂了一顿。

    说,必须得有名,没有名分的话,没有把这个名理顺的话,就,根本就是混乱的。

    这个就好像我们现在在管理企业的时候,你的首先把这个层级结构画出来。

    有一本书,叫做突破瓶颈哈,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本书。这是告诉我们说,你要想把一个公司管好,哪怕你这个公司只有三个管理层,你也需要把组织架构图画出来。

    好,你也得需要知道每个岗位上的人负责什么,如果没有这个名的正,则言不顺,那谁说话都没人听哇。

    因为,到底你站在谁的角度说话哇,而且,你给我发这个指令,那个人也给我发这个指令,那我听谁的呀,对吧。

    所以,政令不行,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孔子说,名是很重要的。

    正名。

    四    最后一个,关于哲学的概念,就是中庸。

    别人问,子张和子夏哪个人好,孔子说,过犹不及。

    一个过,一个不及,过跟不及差不多, 这俩都不怎么好。这个,所谓圣人哪,就是能够看到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的重要意义,并且能够在这个庸常当中体现出不同的,这么一些人,对吧。

    你比如说,我们说舜,尧舜禹的舜,他是个圣人。

    舜去打鱼,他也能把周围打鱼的人都教化了。他去种地,那些农民,也就变好,他无论干什么事儿,周围的人都能变好,好,为什么呢?

    因为,道不远人,道就在我们的周围,我们任何一件小事情当中,都能够体现出道来,所以,一个圣人,就是能够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之下,都能够做到,合适,的那么一个人。

    所以,中庸的理解哇,千万不要以为他是中不溜,不要最好也不要最差,差不多就行了,这叫中庸。所以,很多人讲,中庸之道,把很多人培养的很平庸,这根本是两回事儿。

    中庸之道是一个特别难以达到的境界,难以企及的境界。

    就是, 什么叫中庸哈,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合适的极致。

    你做什么事儿都能够做到合适的极致,就好像你一射箭,砰,就能射中靶心一样。

    但很多人就抱怨说,这也太难做到了吧。你说这感觉不好把握呀,这个游戏,太难玩儿了。

    有没有人抱怨过,说射箭为什么这么难,很难射中,对吗。

    射箭这个游戏,如果特别容易,保证每一下都能射中靶心的话,他还有什么趣味性呢,是吧,就像我们不去抱怨射箭的规则一样,我们也不用去抱怨中庸的规则。

    中庸就是一个比射箭还要难得多的游戏。

    你要知道,一下子就要做到中的,一下子就要做到正好合适,这就是我们要修炼的终极。孔子讲,在礼记里面讲过这样的话,他说我活了一辈子,没见过一个能做到中庸的人。

    你看,他连自己,连颜回在内,他都认为难以做到中庸,所以,中庸是他的一个哲学理想。

    他认为,最佳的状态是能够做到中庸,不要过犹不及。

    这是我们作为哲学家的孔子给我们带来的一些,你看,对中国人的影响你看多大呀,一些概念,对吧。

    五  然后,孔子,同时还是一位政治改革家。

    他的政治理念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除了前面讲的礼呀, 正名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哲学就是: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或者我们过去讲:举直错诸枉,能使王者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把这个直的,提拔起来了,对吧,作为领导人,你整天提拔都是那些直的那些东西,那那些曲里拐弯儿的那些枉的,就是那些歪的东西,他慢慢的也就变直了。

    我们很多领导人,在选人用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选的是自己舒服的人,领导者要过的就是这一关。

     很多领导者最容易糟糕就在这,因为那些舒服的,让你舒服的人,他真的让你很舒服,他真的让你觉得这个人真的好好呦,这个人好聪明,这个人好棒哇,是吧,但是,他不是那个直的人。

    你提拔哪种人,在工作当中,就代表着你的价值观。

    群众就是这样来看待你的,对吧。

    所以,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什么叫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呢?

    蓬草是很软,很弯曲的,对吧,这个蓬草如果生在麻当中,麻是直的,

    (明天继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赵卫平:孔子,人能弘道(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rl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