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妙的故事,浩如烟海。笔者只撷取其一部分,分享给文朋诗友,命名《文海撷浪》。

林则徐少年三对
林则徐精通文墨,很小的时候即能出口成章。一次,老师带领林则徐等一干学生游览鼓山绝顶峰,到山顶时,老师以“海”为题,出一上联,让学生各联一句。
其上联为:
海到无边天作岸,
学生们纷纷跟对下联,然而都差强人意,只有林则徐对道:
山登绝顶我为峰。
不但对仗工整,而且出语不同凡响,赢得师生一片喝彩。
另一次,林则徐陪老师出游,老师看见江边鸿雁飞翔,触景生情,遂拆“鸿”出联曰:
鸿是江边鸟,
林则徐想了一下,灵感突发,答道:
蚕为天下虫。
又有一次,林则徐从学堂回家,路遇一群乡人正对着池塘吟诗作对,林则徐慢步细听,只听有上联道:
母鸭无鞋空洗脚,
可是良久无人应对,林则徐上前对道:
公鸡有髻不梳头。
众人听了无不拍手称妙。
人物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一一1850年11月)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侯村老人,七十二峰退叟等。清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著有《海国图志》,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语)。
林则徐名言: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③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④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祸。
⑤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⑥状开元景三阳志,探得花香一树春。
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吾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年之后,中原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⑧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⑨三生慧福孰能兼,占尽韶华颇不廉。悟彻优昙天女散,不如趺坐一枝拈。
⑩十无益: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网友评论
林则徐的政治行为及开阔的视野和人品胸襟在晚清的大环境里可堪士大夫之表率,比之张之洞民族情结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的风采,你可以如玉石之不同,品鉴其光泽和考究其人格的不同魅力。
所谓细腻入微是可以对此人贯彻一生的品质而盖棺定论。
什么叫继承文化遗产?就是对人物生平所表现的文化行为进行淋漓尽致的分析、剥离而品鉴之。
扬其精华,弃之时代所限之弊端而悲悯国家之风雨。吾辈以为人物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国家的侧影?
在大环境里看人物总会觉得人物的苍凉,林则徐如是,张之洞亦如此!
人可以染其精神光耀实则不可为之。
时代去矣,人各不相同。
看大千世界,何其繁杂?
此为万物灵开,乾坤历史攘攘,人学之开端各生器物,是以端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