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诗词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席卷朋友圈。大家直呼这简直是满屏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同时也纷纷感叹自己当年的语文课简直是白学了。
其实,说起诗词,大家都不陌生。从幼儿园时期,父母和老师就开始教我们背诵“鹅鹅鹅”和“床前明月光”了。到了高中时候,那两道雷打不动的诗歌鉴赏和诗歌填空题更成为不少同学的梦魇。
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可以说是中国人玩味语言的最高境界,也是表达个人情感的最重要方式之一,甚至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思乡的时候,我们总会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送别的时候我们又会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得意时会觉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意时会安慰自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可能,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流行的文学形式吧。不能说现在没有喜欢诗词的人,但诗词的整体衰落也是无可争议的。慢慢地,诗词变成了一种世俗工具,而不再是情感寄托。家长让孩子背诗词是为了锻炼记忆力,老师让学生背诗词是为了考分数。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领会诗词中的唯美意境呢?就像在一个深冬的黄昏,当你坐在家中想和兄弟朋友喝一杯的时候,是否还会想起“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可惜的是,多少人的眼中只能看得到眼皮子底下的那点票子、车子、房子,早已忘记了诗为何物,远方在何处。
与诗歌的命运有些类似的还有戏曲。说起来,戏曲比诗词还要惨。诗词至少还存在课本上,还有家长逼着孩子去学去背,而对于戏曲,不要说孩子们,就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恐怕都没有多少人在听了吧。
我喜欢听戏,尤其是京剧。很多人知道我这一爱好之后,都免不了要莫名惊诧一番:你怎么会喜欢听戏?在他们的眼中,这应该是退休老者的爱好,而不是年轻人应该喜欢的。现实中似乎确实如此,笔者在北京、武汉都到剧院听过几次京剧,看着满场的白发,心中不禁有些凄然:再过十年二十年,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来听戏。
但戏曲审美真的会有年龄差别吗?显然不是!戏曲唱段应该属于音乐的一种,而对于音乐的审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和七八十岁的老人又能有多大差别呢?只是现在的人选择多了,既有摇滚、HipPop、流行歌曲,还有各种天王偶像、小鲜肉,对于戏曲这种慢节奏的音乐文化不感兴趣,倒也正常。
只是希望那些对于戏曲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兴趣或者好奇的人,都能去尝试欣赏一下,多一点耐心,或许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戏曲中蕴藏的美。对于初次接触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朋友,建议先不要去看整本戏,可以试着听一些经典唱段,特别是流水快板,既能感受到唱腔的抑扬顿挫,又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感。那种感觉就像用软笔书法对笔锋的微妙运用,其艺术性和美感远不是硬笔书法所能及。
笔者认为,当今社会,诗词与戏曲的没落,本质是一种慢文化在快节奏社会的没落。在这个社会中,大家更在意的是如何快速成功,更关注的是效率,而不愿意在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的事物上浪费时间。这也是当今成功学盛行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娱乐也更倾向于一种快餐式的消费,更喜欢直接的感官刺激,最好能让人一看就懂、一看就笑。没有多少人再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挖掘艺术的内在美。
我不是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者,也不是文化精英主义者,并不主张传统的就应该都予以保留甚至发扬光大,也不认为诗词就比小说、戏曲就比歌曲更高雅。作为一名爱好诗词和戏曲的年轻人,只是想让大家知道,对于传统文化,不只是继承或者放弃那么简单。希望大家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出来,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一下诗词和戏曲,或许不经意间就会在其中发现一种美,一种可以医治我们内心焦虑的美。
附录:个人推荐的经典京剧剧目,大家可选择这些剧目中的经典唱段来听
四郎探母 武家坡 锁麟囊 空城计 珠帘寨
断密涧 赤桑镇 沙家浜 二进宫 定军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