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节刚过,意味着春天也接近了尾声,苏醒萌动的万物在经历“谷雨”的洗礼后,将迎来夏日的热情。
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之一,清明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个节日,也是个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处在“春分”和“谷雨”之间。
这个时节的天气是“清明”的,“清”的是料峭的春寒正在收尾,“明”的是和煦的温暖已然光临。
这个时节的心情是“清明”的,“清”的是慎终追远的思念和行清墓祭的肃然,“明”的是踏青春游的欢悦和万物勃发的盎然。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清明节最重要的意义是三天假期,相比扫墓的仪式,大家更在意的是踏青的安排,毕竟,要不辜负春和景明的美好时光,“盎然”总是比“肃然”更好的选择。
然而,今天的文章,要跟大家分享一些久远的故事,也许有些伤感和厚重,却值得我们了解和铭记。
骊姬之乱
春秋时期,晋国攻打少数民族骊戎,骊戎不敌,委屈求和,将骊姬与妹妹少姬献给晋献公。
这位骊姬生的妩媚动人,却有着蛇蝎心肠。她献媚取怜,获得了晋献公的专宠,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奚齐。
晋献公与原配有三个儿子:申生、重耳和夷吾,他们都是贤德之人,长子申生被立为太子。原本,晋献公对三个儿子都很喜爱、倚重。
在迷恋骊姬之后,晋献公逐渐疏远了三个儿子。骊姬一直有着立奚齐为太子的野心,晋献公的昏聩给了她可趁之机。
她谄言令色骗着晋献公派重耳和夷吾戍守边城,以此孤立太子申生。然而申生在朝多年,太子的地位已深入人心,人品贤能有口皆碑,所以即使糊涂的晋献公提出要废申生、立奚齐时,奸猾的骊姬“以死相谏”:“太子被立,诸侯都已知道,而且他数次领兵,百姓都拥护他,怎么能因我的原因而废掉嫡子改立庶子?您一定要那样做,我就去自杀。”
她清楚,只让晋献公因宠爱立奚齐还远远不够,要让他们父子彻底反目,最好是假献公之手杀死申生。于是,她在申生献给晋献公的胙肉中下毒,在献公面前反咬一口,说太子想提前即位,想谋害她们母子。献公年老昏庸,相信了谗言。
厚道的申生不想辩白,他怕父亲忧郁不乐;也不能逃亡,背负着杀父的恶名,没有国家会接待他,于是,他选择自杀。就这样,忠厚的申生被逼死了。
紧接着,骊姬的魔爪伸向了重耳和夷吾,她捏造重耳和夷吾早就知道申生下毒的歹心,却不作为,也是想至献公与死地。
重耳和夷吾知道情势危急,于是踏上了流亡的道路。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骊姬之乱。
恶人自有恶人磨,骊姬的下场非常悲惨:晋献公死后,奚齐继位,不到一个月,就被申生的拥护者里克所杀,骊姬也遭受残忍的鞭刑而死。
割股奉君
春秋时代,是个看重名节的时代。寸步难行还是走遍天下,就看有没有个好名声。
所以,蒙冤的太子申生宁愿自杀,羞辱和败坏在他看来比死更可怕。
所以,仁义的公子重耳逃亡时,身边仍然聚集着贤良的奇人异士,他们是:赵衰(cui)、魏犨(chou)、狐毛、狐偃,还有介子推。
赵衰有知人之明,他曾举荐谋略过人的先轸和忠贞谨慎的栾枝,他们在晋楚城濮之战中立下不世战功,一起辅佐重耳成为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魏犨骁勇善战,他的勇猛在晋楚之战中让楚军闻风丧胆。城濮之战后,楚国人把不知死活的行为称为“找魏犨”,后简化为“找犨”,这就是当今“找抽”这个词的来源。
狐毛和狐偃两兄弟是重耳的舅舅,与重耳一起经历19年的流亡生活,后辅佐重耳成为晋国国君。城濮之战中,狐偃为上军将,狐毛为上军佐,为晋文公称霸立下大功。
下面该介绍介子推了, 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也是和清明节关系最大的历史人物。不同于前四位和公子重耳的共苦同甘,他当了最重的苦,却没有享最后的福。
到底什么事情发生在了他的身上?且让我从重耳的流亡开始说起。
上面提到,那时的人极其看重名节,是以谦逊仁爱的重耳的流亡之路,更像是周游列国,他到每一个国家,都能得到礼遇。
在楚国时,楚成王好酒好肉,热情款待,酒过三巡,成王说出了心里话:“公子如今流落他乡,我在落魄之时接济于你,他日,若你发达,如何回报于我?”
重耳说:“大王锦衣玉食,自然不缺金银财宝。日后,晋楚难免摩擦,若我为晋王,两兵交战,晋军退三舍以避之。”
后来,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然退避九十里,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
重耳游历到秦国,秦穆公仰重重耳的人品才能,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重耳。话说,这位秦穆公比重耳还小两岁,那女儿差不多也得小二十多岁,秦穆公此举,当然有笼络重耳,以期未来利益之便。这就是成语“秦晋之好”的由来,除了表示男女联姻,也表示有一定政治利益在内的婚姻。
本来,有老丈人和老婆所在的秦国,可以为重耳一行人提供一个暂时的温柔乡,可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不会让事情太顺利。果然,出事了。
秦穆公作为五霸之一,雄才大略是有的,更强大的是他的好奇心。
重耳,恰恰是一个奇人!
奇人现世的概率,可能比起圣人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我国古代只有三个奇人:重瞳的项羽,手长过膝的刘备,再就是胼肋的重耳。
正常人的肋骨都是一条一条的,重耳的肋骨连成了一片,叫“胼肋”。
这么个奇特的女婿天天在身边晃悠,让好奇的秦穆公情何以堪。
终于有一天,秦穆公按奈不住了,趁着重耳洗澡,趴在外面偷看,奈何看不清,脑子一热,干脆闯了进去,还冒失地说道:“你的胸真的是块平板吗?我没看清,让我看看,让我摸摸......”
这就有点过分了,虽然春秋时好男风不算禁忌,但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我不要面子的哇”,重耳一定会这么想。一气之下,带着小伙伴们就离开了。
这一次,他们没有多少随身财物,食物很快就吃完了,荒郊野外饿了几天,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重耳更是几次昏了过去。
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时,介子推默默地找了一个僻静之处,他想:公子的命无比重要,晋国的乱政还等着他去清理,晋国的百姓还等着他去抚慰,我一定不能让他饿死。
于是,他拿出小刀,饥饿让他手上无力,他咬咬牙,颤巍巍地朝自己的大腿割去......
一会儿以后,一阵肉香扑鼻而来,昏迷的重耳被人叫醒,看着眼前的一碗肉汤,重耳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一碗下肚,他恢复了些气力,才问道:“这肉是哪里来的?”众人眼眶湿润,没有答话,都看向了介子推浸着血迹的大腿。
那一刻,重耳下定决心,日后一定不会亏待介子推。
谁能想到,正是这个决心,让介子推送了命!
后来,晋国内乱,重耳被迎接回国威军,剪除乱党,重振君威。他厚赏了曾经跟随他的赵衰、魏犨、狐毛、狐偃等人,唯独找不到最重要的恩人——介子推。
原来,介子推不愿做官,背着老母亲跑到绵山上躲起来了。
这时,狐毛出了个馊主意:介子推极为孝顺,我们放火烧山,烧三面,留一面,介子推一定会背着母亲下来。
重耳报恩心切,竟然答应了。
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还不见介子推出来,重耳着急了,带着人进山搜寻,终于在一颗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和母亲的尸体。
看着已被烧焦的介子推,重耳痛心不已,下令:从今天开始,连续三天,家家户户不能起火,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
这就是“寒食节”的起源。
为了一个淳朴的信念——不受禄,介子推可以放弃生命,有人认为是迂腐,有人认为是气节,不论如何,都是一股感人的精神力量,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纪念。
清明和寒食
讲完了历史故事,和清明节有什么关系呢?
清明节的诞生要早于寒食节,大约在周朝就有了。那时的清明节,代表气温升高,到了春耕春种的时间。
春秋时,寒食节出现,一两天后紧跟着清明节,于是两个节日开始互相融合,一些寒食节的习俗——禁火、冷食等——渐渐融入了清明节。
此后的秦、汉、唐等朝代,寒食节的影响都高于清明节,禁火时间甚至长达几个月,这一度影响了人民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所以汉代的周举以及曹操都曾废除禁火陋习。
唐代寒食节是官方民间都很重视的大节日,我们在课本上读过诗人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到宋元时期,寒食节的地位下降,清明节取代寒食节,直到今天,我们都知道清明节,却很少有人过寒食节。然而,寒食节的很多习俗,都已融入到清明节之中。
我想,节日的意义就在于怡悦和纪念。
怡悦让我们精神放松,纪念让我们精神充实。
在放松中充实,在充实中放松,能如此,算是过出了节日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