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暗香疏影10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6-17 00:08 被阅读0次
夜读:暗香疏影10

到了唱“梅花落”悲歌的时候,才“重觅幽香”,为时晚矣!到那时,花落了,香残了,只剩下空秃的疏影,美丽的梅花则“已入小窗横幅”。就正如美好的时光没有好好珍惜,而今双方远隔千里,两地相思,只能象梅花一样孤寂地“暗忆”往事了!末句的“幽香”与上片末的“幽独”遥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梅的动人形象。

全词浑然一体。以赞梅的幽静孤高为主线,紧串密缝;又以寂寞氛围突出“花人合一”的艺术形象,令人神往。运笔空灵含蓄,意境优美;描写细致生动,形象鲜明。不愧为姜夔力作。

《疏影》集中描绘梅花清幽孤傲的形象,寄托作者对青春、对美好事物的怜爱之情。《疏影》一篇,笔法极为奇特,连续铺排五个典故,用五位女性人物来比喻映衬梅花,从而把梅花人格化、性格化,比起一般的“遗貌取神”的笔法来又高出了一层。

上片写梅花形神兼美。“苔枝缀玉”三句自成一段,它描绘了一株古老的梅树,树上缀满晶莹如玉的梅花,与翠禽相伴同宿。苔枝,长有苔藓的梅枝。缀玉,梅花象美玉一般缀满枝头。

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讲的是隋代赵师雄在罗浮山遇仙女的神话故事,见于曾慥《类说》所引《异人录》略谓:隋开皇年间,赵师雄调伍广东罗浮,行经罗浮山,日暮时分,在梅林中遇一美人,与之对酌,又有一绿衣童子歌舞助兴,“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剌嘈相顾,月落参横,惆怅而已。” 原来美人就是梅花女神,绿衣童子大亮以后就化为梅树枝头的“翠禽”了。

作者用这个典故,入笔很俏,只用“翠禽”略略点出。读者知其所用典故,方知“苔枝缀玉”亦可描摹罗浮女神的风致情态,“枝上同宿”也是叙赵师雄的神仙奇遇。姜夔爱用此典,其《鬲溪梅令》有句云:“谩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这个典故,使得梅花与罗浮神女融为一体,似花非花,似人非人,在典雅清秀之外又增添了一层迷离惝恍的神秘色彩。

相关文章

  • 无标题文章

    暗香疏影,微醺

  • 夜读·宋词(10)

    大宋的朝堂上,既然容不下一个才情勃发的词人,那么,京城虽好,再也不想留恋,从此心系江湖任逍遥。临别之日,伤心...

  • 夜读·唐诗(10)

    唐王朝与突厥死磕百多年,战事频繁,文人从戎是当时的习尚。旖旎的边塞风光和陌生的塞外生活,吸引了不少文人的目光...

  • 荷香

    荷夜暗香疏影,残枝枯叶迷离。

  • 小写意花鸟

    小写意习作: 暗香疏影 [抱拳][抱拳]

  • 暗香疏影

    梅林深处花卧雪, 离人天涯笛弄月。 相思夜里暗香浓, 星空万里情未绝。

  • 暗香疏影

  • “暗香疏影”

    “暗香疏影”,是阳朔一间素菜馆的名儿,在网上可以搜到它——我和宋先生倒不是慕名而去,完全是误打误撞,逛街累了,一头...

  • 暗香疏影

    你曾向往这样的情景 暗香疏影黄昏路 独立小桥荷塘月 君生我生偶相遇 一见钟情定终身 后来你杳无音信,今天我突然想起...

  • 暗香疏影

    浮动月黄昏 酒不醉人人自醉 闲时坐椅窗边看云卷云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暗香疏影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pc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