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而论道——论语
论语第六篇  学而第六则

论语第六篇  学而第六则

作者: 远影 | 来源:发表于2016-04-20 10:15 被阅读519次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傅佩荣译文

孔子说:“青少年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长,行为谨慎而说话信实,普遍关怀别人并且亲近有善行芳表的人。认真做好这些事,再去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心得

前面五句都是针对“仁之本”的。在家对父母孝,在外对小伙伴们要悌,“谨而信”说话要谨慎,不胡说,做事要实在。“泛爱众,而亲仁”爱要广泛地施与所有人,对人不要有歧视。如果发现有仁德的人,要特别亲近,向他学习。关键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前面这些都做到了,再学习诗书礼乐等六艺之文,才可以践行前面的一切,就成“德”。

敦品然后励学,进德重于修业,这是孔子人格教育重要的特色。品位根干,学为花叶,本固乃枝荣。品德好,“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人若无德,则位高则恶重,权大则毒剧。《大秦帝国》中魏国公子卬(也许与史实不甚符)为位高权重,却贪婪无度,好大喜功,多次掣肘庞涓,致使魏国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河西之战等几次重创之后,一蹶不振,终失霸主之位。

反观现在的应试教育,实质还是“一考定终生”。“成绩大如天,德育”说的多,落实的少,并未真正引起重视。复旦投毒杀人案举国震惊,各大高校的暴力事件屡见不鲜。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除了应试,不知道还会些什么?考试成绩好就能代表真的好吗?先做人,再做学问确有必要。

与学习成绩相比,做人做事更需要的是情商。“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正是情商的具体表现。“一个好汉三个帮”,情商高才能使团队有凝聚力,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leader,这个团队才会有战斗力,竞争力,才能走向成功。

                 2016年3月16日

相关文章

  • 论语第六篇  学而第六则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傅佩荣译文 孔子说:“青少...

  • 《论语》学而第六则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 我想翻译成这样:做弟子的,在家能孝顺父母,而在外...

  • 人格修炼

    读《论语》之《学而篇》第六、七章有所感悟。 第六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 《论语》日日谈 第72期

    《论语》日日谈 第72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十八章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①,...

  • 《论语》日日谈 第72期

    《论语》日日谈 第72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十八章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①,...

  • 论语 · 学而篇 · 第六章 并译

    论语 · 学而篇 · 第六章 作者:周.孔子 译析:石宏博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

  • 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五天

    《论语.学而篇》第六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析: 孔子...

  • 《论语》日日谈 第61期

    《论语》日日谈 第61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第七章 【原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

  • 碎语——《中国文学史》之论语

    第六篇讲《论语》。 《论语》以后有《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老子》与《吕氏春秋》...

  • 岁月‖《论语》雍也可使南面

    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本章开始品读论语第六篇“雍也篇”,谈到“中庸”的一篇。 在上章学习了“吾未见能见其过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第六篇  学而第六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pz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