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简友广场散文
再等一下,再等一下,我再去过自己的人生

再等一下,再等一下,我再去过自己的人生

作者: 小贩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5-22 19:48 被阅读0次

    再稍稍等一下,去陪朋友逛街,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再稍稍等一下,等朋友做完事情,我就可以开始做自己的事了;再稍稍等一下,先好好听父母的话,再去想自己吧;再稍稍等一下,先套进这些模板,我再从中逃出;再稍稍等一下,新的生活应该在新的城市开始;再稍稍等一下,等到人生被消耗,等到面目模糊。

    我曾经读过一个特别微型的小故事,已经不太记得清了,讲的是一个中年女人住在旅馆里的故事。她怀疑老板娘投了她的梳子,虽然梳子不值钱。可是在某一刻,她忽然想起了她在这一生中被掠夺、主动放弃、中途遗落的各类东西:小时候的玩具、一根无关紧要的头绳、老旧的自行车、一双拖鞋、一段感情、一个下午的时间、一场本应该出发的旅行、一份工作、一个机会、走失的伴侣、遗失的周末、老友等。在这一刻,从前她丢过的东西一股脑地在眼前浮现,丢失的时间和机会也一一浮现。最终她发现,只剩自己了,所以那把梳子就成为了她最想要得到的东西,渴望通过找回那把梳子找回逝去的岁月。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好好读书,上个好大学,得到好工作,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诞生新生命,新生命长大,催促新生命读书,催促新生命一定要考个好大学,催促新生命赶快结婚,催促新生命生子,如此循环不停。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话:“等你考上大学,我就轻松了。” “等你成家,我也就可以做点自己想做的了。” “等你有个稳定生活,我就可以安心养老了。” 你知道吗,草稳定生活,草规则,草这些如工厂流水线一样的程序。

    生活没有准备期,只有正在发生(不敢相信,我居然写出了这样鸡汤的话)。有些小孩子会想,等双亲过世后,我再过真正的人生,或者因为怀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愧疚,想着要不还是自己先走好了。父母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紧张兮兮地,盼望着孩子拥有一个“正常”社会人该拥有的一切,所以他们会有这样一个任务卡,读完九年义务,打钩;找到稳定工作,打钩;找到结婚对象,打钩;生小孩,打钩。

    可惜,孩子不是任务卡,是人,哈哈哈哈哈哈。所以他们会怀疑,会痛苦,会压抑。有的孩子会压抑到中年时期,再用同样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孩子。

    这和中国文化有点关系。有些宣传标语不是已经表明了这些吗,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倾尽家产也得为孩子好。拜托,到了这么穷的时候,就不先问下孩子自己的想法吗。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孩子与父母缺乏对彼此界限的尊重,你是我生的,你这一生的安排我还不能说了?或者我是你妈,你的生活方式应该得到我的首肯,或者我不同意你是同性恋,还是藏回柜子里吧。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父母反而会在孩子身上注入许多想法和期待。有时我想,父母能做的只能是帮助和学习,这是一份没有人会向你要资格证书的工作,也是一份很难、时常令人沮丧的工作。

    给彼此应有的尊重和自由吧,让彼此都去真正地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等一下,再等一下,我再去过自己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qp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