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

作者: 睿达草根 | 来源:发表于2024-12-06 21:30 被阅读0次

生活中,我们常常给爱蒙上一层阴影。

当母亲训斥孩子,甚至用语言侮辱孩子的时候,她真的是不爱孩子吗?

当丈夫和妻子互相指责,甚至破口大骂的时候,他们真的是不爱彼此了吗?

恰恰相反,越是我们在意的人,我们爱的人,我们往往就越会抱有过高的期待,期待对方能够积极给予我们感情上的回应,却经常会忽视对方的需要,最终带来的,很可能就是对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马歇尔博士称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为“异化沟通方式”。

那么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对方的爱呢?

在马歇尔博士看来,主要有四种原因,让我们的日常交流演变成了语言暴力。

第一种是道德评判。道德评判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就是用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别人。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不合我意”,他就被很可能被我看做是不道德或邪恶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常常遇到问题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本能的想别人的不对。

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想做,是他“布置的太多”;有人开车差点撞到我,是他“开车技术不行”;领导安排的工作干不完,是他“不近人情”;同事太关心细节,是她“有强迫症”……

像这种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的行为,就是在批判别人的过程。

在这种情绪下,我们很难体谅他人,即便让步,也不会是心甘情愿,当对方出于恐惧或内疚迎合我们时,久而久之,两个人的关系就不会那么紧密,甚至可能心怀怨恨。

这种思维方式非常危险,它忽视人们彼此之间的感受和需要,是导致暴力的根源,这种思维方式的弊端,不仅仅会影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甚至还可能引发国家间的暴力。

然而,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对别人进行道德评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每句脱口而出的评判有可能不正确时,才能慢慢改变这个习惯。

第二种原因是进行比较。这在中国家庭中简直太普遍了,几乎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时期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ti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