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棵小桃树》同课异构

《一棵小桃树》同课异构

作者: Y晓风残月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21:43 被阅读0次
《一棵小桃树》同课异构

课前发言:

        很荣幸,“同课异构”的现场能设在我们龙凤区,让我们的师生享受这次教学盛宴。今天的教学活动既有各区执教者的现场授课,又有教研员和专家的点评,为我们龙凤区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我们不仅可以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我们还可以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既能开阔视野,找准方向,又能提升我们的教学理念。

        这次“同课异构”的篇目出自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是一篇自读课。部编教材采用的是“教读课”“自读课”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编排体系,目的就是通过“教读”让学生习得方法,通过自读让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再在课内“教读”和“自读”的基础上,把阅读的视野扩展到课外,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而真正落实“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部编教材”中“自读课”功能,就处于“教读”和“课外阅读”之间,它既是对“教读课”学习成果的巩固、深化与拓展,又是走向课外阅读世界的一座桥梁。“教读”更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自读”更强调的是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

        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各位老师对“自读课”《一棵小桃树》的精彩解读。

《一棵小桃树》同课异构

课后评价:

新教材的自读课文与旧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关键就在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读课的根本目标是训练学生自读的能力,教会学生自读的方法。

听课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这是一篇新课文,同时也是一篇自读课文,如何教学这篇课文,“穿新鞋走老路”能否行得通?自读课文中老师的地位是什么样?

我觉得,这篇自读课文的学习至少应当做到让学生找到自读的途径,明确自读的方向,吴老师是这样做到的。

首先,他从“你读懂了什么”切入,问题虽简单,却是了解学情的最好方式。朱永新校长说过,学生的学情永远是教师教的原始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课堂生命姿态。

了解学情,然后学生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接着老师因势利导,通过文章旁边的几处批注道出了这篇文章为“自读课文”的特点,也巧妙地引出了这堂课的主问题——在批注边上的第四自然段,哪几个词语写了小桃树的“没出息”。此举一石双鸟,一是通过学生的思考、回答更具体真切地感知学生的阅读状况;二是告诉学生自读课文的学习之道:关注编者的旁批和问题,学会自主阅读。然后扣住旁批里“没出息的小桃树”反复出现有什么样的深意,“咬文嚼字”,发现语言之趣,体悟意义之深,让对话和智慧汩汩流淌起来,较好地完成了一次自读课的语文之旅。再者,吴老师的语言品析做得比较实在,抓住一个词、一个句子,让学生反复地读、仔细地读,在具体品读中,让我们的学生体验并陶醉于咀嚼语文的美好滋味,品味文字里的深沉情感,真正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在文字的深处慢慢欣赏,慢慢领悟。

自读课教学,教师要深入研究自读课文的教材特点,明确自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和编者意图,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指导教学,这也正是这节课的可圈可点之处。

相关文章

  • 《一棵小桃树》同课异构

    课前发言: 很荣幸,“同课异构”的现场能设在我们龙凤区,让我们的师生享受这次教学盛宴。今天的教学活动既有...

  • 每一节课都有学习的地方

    今天我们七年级语文组继续听评课。我们继续讲评同课异构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 今天上午是王旭萍...

  • 在听课里向青年教师学习亮点

    今天上午第三节,我们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继续听同课异构的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 今天讲课的是张凯迪...

  • 备课偶感

    昨天下午5:40接到教研通知,我和其他两位同组的姐妹要准备一堂课,进行同课异构,课题是《一棵小桃树》,这课...

  • 让我们的课堂书声琅琅

    今天,听了两节《一颗小桃树》同课异构课。一位教师课堂流畅、线索清晰、方法指导到位;另一位教师亲切随和、课堂气氛活跃...

  •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孙绍岭 暑假期间,为了给老师们充充电,县教育局从外地挖来了全国著名...

  • 同课异构

    今天到县中学习,听了三节语文课,都讲的是《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三位教师功底深厚,上课各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其实...

  • 同课异构

    今天上午,在樊相小学听了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两位老师一位是樊相小学的,一位是宏力学校的。...

  • 同课异构

    荆 解直角三角形 特色 用少走多少路 引入 爱护环境 多走多少步 就可以文明 贯穿始终 其次及时总结思路 建...

  • 同课异构

    昨天去看观摩课,印象深刻,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两位老师讲的都是《昆明的雨》,但真的是风格各异,第一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棵小桃树》同课异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do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