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这是写给你的的第十四封信。
我想昨天并没有把“注意力”的重要性跟你说清楚。就拿我来说,在决定每天尽可能给你写信并开始做的时候,同样是一天的时间,由于有了写信这件事的存在,我的注意力完全被拉到编写文字这件事情上。
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下来,尽管每天一千多字的信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这与网上十万+的热文相比都可以在一秒间变得渺小。很多事就是这样,一旦与外界相对比,如果自己没有一个可以正确看待自己的角度,结果很容易会使人身受重伤。但这对于我来说却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这段时间下来,我自己能清楚的感知到,自己正在发生着变化。
回想以前,把大量的时间————应该说把大量的注意力都用在了百度新闻上,用在了微信和一些电视剧里。然而你是知道的,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手机屏幕上从来都不缺各种APP软件。
就拿百度新闻来说,上面没有暂停键,它也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报纸那样是可以翻到最后一张的。恰恰相反,百度新闻可以无休无止的划动下去。这会导致我们每一个人可以在上面不停的划动着并且一直猎奇下去。百度那边呢?他们在后台安装的智能化可以根据我们点击的偏好,延绵不断地推送着它们认为我们会感兴趣的内容。
然而重点是,原本属于一个人可以被有效利用的半个小时很快就那样过去,接着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更多的时间都在无意识中不断流失。。。不用多久的时间,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被培养出这样的习惯。然而习惯这个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是可怕的,它会以一种自动的模式浪费掉我们大量的注意力。
可见百度也好、微信也好、京东也好,这些软件背后的大佬们和他们的工程师,做的同样一件事就是从我们心理的底层一点一点的挖掘,最终在我们心理的某一处的薄弱环节挖出一道小口子,通过这道小口有步骤的收割掉我们每天最为宝贵的注意力。
然而我们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得到。这种行为就像每天站在人流涌动的地铁站观看每一张陌生的脸那样,虽然中间夹杂着一些美女和帅哥,但那终将只是一面之交,永远没有甄别、没有目的的把自己至于梦幻之中,并且找出“消遣”、“阅读”、“休息”这样的词来美化自己的认知偏失。
2016年的时候,我在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里就已经知道“注意力”的概念。现在看来,只是“知道”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一首音乐,我们听过别人弹过,也看到了乐谱,我们“知道”音乐就在那里。可那又能这么样呢?如果我们想在这方面发展,即使乐谱明明就摆在我们眼前,哪怕在现场还看着别人弹奏着,回到我们身上呢?就是弹不出来,就是做不到。
那我们该如何从“知道”达成“做到”?
给你写信这件事,其意义就在于她做到了“启动”这个关键的动作。由于有你的存在,写作原本不可能在我身上发生的事将变得不可回头。在写的过程中,我能清楚的看到自己在文字组织方面的问题,可以了解到自己在思维上存在的僵化,并且强烈的感受到自己知识面的狭窄。
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旦我发现了自己在某个方面的不足,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去改进自己存在的短板。这段时间写信会是我最重要的目标,这不但可以有效收拢自己的注意力,同时不可避免的激活着已经沉睡很久的脑细胞。大脑就有这种偏向,一旦有了目标,一旦遇到问题,对于我来说,只要感受到旁边站着一个人一直监督着自己,大脑去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就有了动力,而且还乐滋滋的去达成被设定好的目标。
这个时候,我们就得需要相信习惯的力量,一旦习惯于编写文字,自己就会由被动学习有机会慢慢转化成主动学习,这才是关键转变。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成长,这一切都将反应在我所写给你的每一封信里。
这就是我目前所理解的从“知道”写作的重要性到“做到”写作的一些行动上。
可以说这个世上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力”的概念,在我们的认知中,通常金钱才是最重要的。也难怪,没有钱无法靠刷脸去饭店就餐,没有钱无法靠自己的身高去做高铁,没有钱更不可能靠自己的友善买到房。况且赚钱本身是一件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艰难的事,这就更反应出,金钱最重要的逻辑似乎变得相当严谨。
然而,想想我们自己:我为何是这般境地?仔细想来,我之所以是我现在的这般模样,一定不是昨天才出现的,也一定不是上个月才开始的,这一定是常年累月积累的结果。在“常年累月”中我都干着什么呢?
更进一步说,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常年累月”,同样的时代,同样的起步,多年后我与自己的同学为何存在巨大差距?可别告诉自己“人跟人是不同的”这种笼统的说法。
具体人跟人的不同在哪里?是智商吗?还是情商?显然,拿工厂里的工人和已经功成名就、身价千亿的马云和马化腾相比,我们都会认同这中间存在着的何止是情商智商的差距,那简直就像是万重千山的阻隔。
然而回到最初、回到我们的起点上来,我们所有人之间的差别真的有那么大吗?再回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中、回到我们在日常的一点一滴当中去,那些真正属于我们自己可以支配的注意力都用在了哪里?如果我们人生不同的阶段重要的事都只有一件的假设是成立的,那我们一直以来关注的又是一些什么?问问自己,我们有过多少的时间是用于自己的成长上?
关于时间。用一下怀疑的眼神来看待我们通常理解的时间,那时间还属于我们吗?如果我们这时还处在错觉中,那就拿我们的人生以二百年为单位,这一下够贪心了吧,但时间仍然会以轻快地步伐自顾自的穿过我们这两百年的生命,这个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呢?有没有投放在积累知识、磨炼技能、观察生活、思考未来、创造价值和经营人脉上?如果没有,时间就是敌人,回馈给我们将是生活中的挣扎。如果有,时间就变成了朋友与我们一路相伴。
最后做一个总结:注意力>时间>金钱
李琴,晚安。
谢迪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4066/4387b44add168a45.jpg)
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