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特别容易犯的一个错就是,会通过别人行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而假设对方的不良意图。这样做的代价其实是非常昂贵的,因为在自己没有获得完整信息的情况下,妄作判断,很容易破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这里,那种故意抱着伤害你意图的情况不在此谈论范围)
比如A和B这对情侣,A对B说自己正在电脑上赶一篇稿子,让B帮忙去洗衣机拿一下衣服然后晾起来。因为B正好在看一部电视剧,也有点不想动,但考虑A在赶稿子,想着晾就晾呗。
可当B抱着衣服进入房间后,看到A正拿着手机在看,火气一下就彪了上来,瞪着双眼,提高音量直接指责A“你不是在赶稿子吗?”
A见这阵势,也压抑不住内心的火气“我是在赶稿子,你不想晾就不要晾,放这儿好了,你吼什么吼?”
随后,两人就在不快中,慢慢平息了这场争论。
其实,当B抱着衣服进屋时,看到A在看手机时,以为A是偷懒故意找赶稿子的理由骗他去晾衣服;但其实A确实是在赶稿子,而看手机的那一刻,其实是因为TA写着写着突然没有了灵感,所以打开手机想分散一下注意力,正好被B撞见了。
而当B没有获取到全部信息时,就以自己内心的推断来定义A的意图时,A当然要为自己澄清;而一澄清,B会更认为A是在为自己狡辩,毕竟一开始B已经在心理对A有了先入为主的不良意图假设。
其实,假设对方不良意图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无论是和陌生人之间,甚至是亲密的伴侣之间。它也是我们和他人之间最易发生矛盾冲突的导火索。因为,我们宁可假设别人怀有不良企图,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也不愿意冒着风险去相信别人没有其他的企图之心。
这种行为说不上绝对的错误,只是,当我们对他人并不了解且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妄作判断,少则失去一个朋友,多则可能失去其他的一些机会。我们为何不敞开心扉,宽以待人,说不定会发现另一片美丽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