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Day3:剖析论证

作者: Jean_zz | 来源:发表于2017-05-30 11:29 被阅读11次

    导读

    剖析论证部分,包括了“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书第五章),“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书第六章)。

    在前几章中,我们分别介绍了某一论证应该基本具备的要素:论点/题、理由、结论。但在现实说服过程中,还有很多潜在的、没有明言的论证要素。在这里,作者将其定义为假设,也就是“对方的一种看法,虽没有明言,但是对方认为是理所当然或者众所周知,用以增强其论证的说服力”。第一章中,我们介绍了两类基本的问题“规定性(价值观)问题”和“描述性问题”,在此,作者也划分了两类不同的假设:“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定义假设

    所谓假设,就是对方的一种看法,

    1.在多数的论证过程中,没有明言:例如,《穹顶之下》纪录片,制作方的一个潜在假设就是,个人健康要比经济发展更重要;

    2.对方认为是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如果经济发展损害了个人健康,工业就应该为环保让路;

    3.影响对结论(说服力)的判断:把个人健康放在首位,能够激发多数人的认同;

    4.具有潜在的欺骗性:世界的真相是,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普遍较好,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控制污染,维护个人健康。

    如果更贴切一点,眼前的笔记,本身也有假设,一些自以为理所当然的共识:勤于动脑,好奇心、批判性思考等,对塑造一个合格公民大有裨益。

    找准了假设,能够更深刻理解对方的论证体系,批判性地接受对方的观点。

    1 到哪儿去找假设

    寻找价值观假设

    价值观假设,是指在多数论证中,那些对方认同但却没有清楚表达的看法,这些看法维系着整个论证体系。以价值观假设为例,如何寻找价值观假设,作者认为结论和理由是两个明显的线索:

    寻找能够证明结论的潜在看法;

    寻找能够让理由成立的潜在看法。

    此外,还有一些线索有助于寻找价值观假设:

    对方的背景立场:日本右翼自然而然要篡改历史,美化侵略;

    判断可能发生的结果,循果求因:地产商为了成功给自己洗白,会默默抛出房价推手是“丈母娘”的假设,掩盖商业炒作这一真正罪魁;

    总结类似的社会辩论,发现同类的价值观假设:支持计划生育或者放开二胎,都有成熟的论证体系;

    换位思考,采取与作者相同或相反的立场,看看那些价值观假设对整个论证过程是否重要;

    总结一些常见的价值观冲突,快速识别对方的潜在看法。

    为此,作者总结了一些常见的价值观假设:

    常见价值观假设

    通过以上的线索,能够快速找准对方的价值观假设,为批判性思考找到突破口。

    需要说明一下,任何价值观都需要一定的正当理由,也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批判性思考既要注意假设的合理性,还需要结合情景来分析假设的科学性。

    寻找描述性假设以及一些可行的线索

    寻找描述性假设

    如果说价值观假设表明了对方的一种期望,那么描述性假设则反映了对世界和社会本质从古至今的看法。作者在书中举了很好的例子:

    这辆车一定会将你送往目的地,不论目的地在哪里,我在各种情况下都驾驶过这种型号的汽车。

    简要分析上述推理结构可知:

    结论:有了这辆汽车你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理由:这种型号的汽车在各种情况下都功能良好。

    但在外显的结论和理由之下,还潜藏着一些假设,猜猜看是什么?

    主要有两个描述性假设:

    假设1:如果一辆汽车的质量在过去很稳定,那么在将来也会很稳定,其物理特性具有相对稳定性;

    假设2:“我驾驶”≈“你驾驶”,驾驶行为高度相似,我不会以飙车的方式测试车辆,你选购车辆也不是参加越野拉力赛。

    看完这个例子,作者同样为我们提供了寻找描述性假设的线索:

    1.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的逻辑断层:即使理由成立,要想得出结论,还需要哪些观点成立才行?弘扬国学,需要研习四书五经,可儒家经典不能够完全代表中华文明,还需要研读诸子百家。

    2.寻找潜在的支撑理由的看法:政府决策应该听从网民意见,理由是民主执政需要考虑各利益群体的需求。但还需要一些假设来支撑理由,(1)网络民意代表了多数网民的意见,(2)多数网民是全体公民的代表性抽样。

    3.换位思考:站在与对方一致或相反的立场,寻找其潜在逻辑。

    4.思考是否有其他可替代的方法,能更好地替代理由所论证的好处:高房价有助于调节住房需求,但是保障性住房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多数人群的住房需求。

    5.不完全成立的理由不能成为假设。

    对个人的启示

    本部分以较大篇幅介绍寻找假设的线索和技巧,其实最大的启示就是,在自己表达观点的时候,要注意尽可能明显地展示自己的潜在假设,把逻辑推理过程完整再现,方便受众全面、深入了解你的逻辑线条。

    推理中的主要谬误

    在先前的内容中,本书作者介绍了批判性思维需要审视的细节:包括外显的论点/题、理由、结论以及潜藏的假设(“隐性粘合剂”)。除了检查持论者的推理结构,还应该注意持论者的推理过程,发现可能存在的谬误。本章(第六章)中着重介绍了这些谬误。

    所谓谬误(fallacies),就是作者在推理过程中,有意识使用的一些逻辑技巧,用以增强其说服力,促使我们接受其结论。看穿谬误,才能不被忽悠。

    从理论上来讲,谬误主要有三种类型:

    需要反科学或明显错误的假设来支持:“信法轮,得永生(假设:人可以长生不老)”。

    混淆视听,把与结论无关的信息与结论强行联系:“我觉得张艺谋特拽,所以我不看他的电影”。

    看似为结论找证据,但证据是以结论成立为前提的:“她能入职肯定是被潜规则了,因为潜规则无处不在”。

    主要的谬误集锦

    以上三种类型只是一种概括,为了方便理解,作者同样列举了13种常见的推理谬误。一大波谬误来袭,小心被戳中:

    1.人身攻击谬误:不解释原因,不反驳对方的理由,而是直接人身攻击或侮辱对方。

    “王X就是一个富二代,说话不过脑子”

    “他就是一个愤青,你怎么能听他的”

    2.滑坡推理谬误:如果某事情发生,那么与之相关(即使没有因果联系)的很多事情也会发生。

    “如果政府着力下调房价,那么实体经济就会受到重创,社会动荡就会爆发”

    “如果近代不抵抗外国侵略,中国再做300年殖民地,就能实现真正的历史变革”

    “来的时候还好好的,为什么到了医院就不行了”

    3.苛求完美谬误:如果某种措施不能彻底解决一个问题,那么这种方法就不可取。

    “即使下调房价,还是有很多人买不起房子,所以下调房价的措施根本没必要”

    “建造航母不能解决南海争端,所以没必要劳民伤财”

    4.移花接木谬误:也就是偷换概念,利用词语的歧义,瞒天过海。

    民主自由是普世价值,我们应该实行多党制和直选制(有没有普世价值?民主自由≠多党、直选)

    “此轮的股市波动符合国际惯例,并非对散户割韭菜”(国际惯例是什么?)

    “房价上涨是与国际接轨”(哪个国际?)

    5.诉诸公众谬误:主观假设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相信同一件事物,这件事情就是对的。

    “调查显示,学生都希望食堂饭菜降价,所以我们应该下调食堂的饭菜价格”

    “我认为经理太没眼光,我们团队个个都是功臣,为什么不涨薪?”(自认是功臣≠实际做贡献)

    6.诉诸假权威谬误:过分夸大权威人士的全能性,利用A领域的专家来确证B领域的观点。

    “专家表示,高房价的推手是丈母娘,地产商是无辜的”(专家,还是砖家?)

    “教授认为,高额学费要比减免学费更能帮助贫困学生,所以学费应该上涨”

    7.诉诸情感谬误:通过有意识操控听众的感情(代替理性论证)来增加认同,减少说服难度。

    “爱国主义是洗脑教育,会让人失去自由意志”(洗脑,引发恐惧情绪,其实子虚乌有)

    “如果你不相信神的全知全能,你将坠入地狱受尽折磨”

    8.砍稻草人谬误:故意曲解对方的观点,制造并批判对方并不支持的观点。

    “你这么替朝鲜说话,为什么不移民去朝鲜?去帮助朝鲜人民”

    “我将来不准备要孩子”

    “你怎么能这么自私呢,只顾着自己享受”

    9.两难困境谬误:故意制造逻辑上的两难境地,不管现实的可能性。

    “你们这个年纪啊,就是爱乱花钱,就算给你们每月五千你们也攒不下钱来,所以每月二千五就够了”(假设:年轻人只知道领工资和花钱,所以……)

    “这里这么多人,为什么他不欺负别人,非要欺负你?”(逻辑假设是:只能被欺负,不是他就是你)

    10.乱贴标签谬误:如果能发明一个名词来命名,约等于合情合理地解释了这个事件。

    “他为什么总是关心时事政治?——他就是一个‘愤青’”

    “她为什么总是闷闷不乐?肯定是得了抑郁症”

    11.光环效应谬误:通过积极词汇,促使听众将论证与积极情感产生联系,降低心理防御,增加接受结论的概率。

    “微博大V们有这么多的粉丝和拥趸,监督政府,宣扬公平民主,我们应该支持他们”

    12.转移话题谬误:提出一个逻辑上不相关的话题,偷梁换柱,转移对话的焦点。

    ——“你怎么又迟到了?”

    ——“为什么你总是针对我”

    13.循环论证谬误:把论点/题转换表述方式,作为论证的理由再次登场。

    “我喜欢《奇葩说》这档节目,因为他们的辩论和论证都很特别“

    对个人的启示

    再好的武林秘籍,也需要勤加练习才能掌握。知道了以上列举的逻辑谬误,不代表我们马上有了火眼金睛,还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发现,不断尝试。同时,在个人论述时,也应该小心出现类似的错误。

    做做思维体操

    试着找出作者所做的重要假设。

    记住,首先要确定结论和理由。

    (习题来源于《学会提问》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

    美国大学生联谊会因为以大欺小和胡乱聚会而变得声名狼藉,但是加入这类组织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会让你认真考虑宣誓入会的必要性。比如,其中一个好处就是让你有机会和真正的好兄弟好姐妹建立联系,结交到一生的至交好友。还有个相当的好处就是建立社交网络。毕业后找工作,大多数人都发现前途并不是由自己知道些什么来决定,而是由自己认识些什么人来决定的。加入女生联谊会或者兄弟会,你就有机会融入专业人士的庞大网络。还有个好处就是锻炼自己胜任领导角色的能力,这样你今后在工作中就有能力与别人竞争,因为兄弟会和女生联谊会经常组织各种活动,例如晚餐会或其他聚会。最后,加入联谊会让你有很多机会一边寻欢作乐,一边进行社交,成为无数人的好朋友。你的大学年华应该丰富多彩,而不仅仅是上课和学习,它应该是你一生光阴中的金色时光。

    解答:

    结论:大学生应该考虑加入联谊会。

    支撑理由:

    (1)学生可以建立自己和他人间的坚强联系纽带。

    (2)与他人交往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网,对今后求职有帮助。

    (3)联谊会活动锻炼了人的领导才能。

    (4)联谊会促进了社交活动,同时还能让人寻欢作乐。

    是什么将这些理由和结论联系起来?有没有可能它们都正确,但是并不能证实这个结论?价值取向是必需的联系,一个假设的价值取向是归属感和找乐子比自律和学业成绩优异更重要,因此将理由和结论联系起来。另一个有争议的描述性假设也将理由与结论联系在一起:联谊会的好处并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例如学校社团和组织。有没有什么想法是想当然的,但对我们接受任何一个理由的真相都非常有必要?第一个理由只有未来的老板把大学生联谊会当成个人履历的一部分时才可以成立。例如,也有可能很多老板把这种经历看成缺少独立性、严肃性和积极性的一个标志。

    思维导图

    Day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提问》Day3:剖析论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qr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