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30512/8b9ab6c2c156ea8c.jpg)
2018.6.7 星期四 晴
【01】
难得的日子,起床和同事去打了球,本以为通过一段酣畅淋漓的小运动能够让乏困的状态醒过来。
在安静的小山村里,做着最轻松的事,时间久了的乏味和松懈,越发的接近老年的生活,时间是那么的无声,连一丝波纹都没有。
越发的提不起状态,连散个步都变得有些懒散。在想,这是否是太依赖于外界的压力,一定要有压力才会让自己卸掉这一身没有理由的疲惫,而自己就只能如温水中的青蛙,偶尔跳个两下,最后再也跳不起。
什么都提不起劲,有时候会难以理解那些选择轻生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想不开。说这个倒不是想轻生,只是觉得当越来越提不起劲时,感觉不到活着的乐趣在哪里。
走在被山林包围的马路上,迎着晚霞,听着偶尔的流水声和鸟叫声,心里就是感觉,对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感觉。
想的东西太多了,看的东西太多了,要的东西太多了,都是无穷无尽的欲望之心,真不如取一物而时常陪伴观赏,选一件事一直做。
想起菩提树下悟道,虽然一动不动,滴水未进,都抵不上悟道的这一过程所拥有的愉悦,犹如秀色可餐的道理。
【02】
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可是却也不是个十全十美的好东西。
知道该怎么做,可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真的差的太多。
刻意的去想一个方法,刻意的去做一个计划,刻意的去写一个东西,越刻意就越做不成。
最近也越来越察觉想得太多,做的太少的影响因素,完美主义思想占比重太严重。太倾向于一蹴而就,所以轻易放弃,太倾向于内心的那个准备好和适合心中的那个时机,于是一直在等待,也总是在等待。
今天早晨听分享,分享嘉宾说在一年的潜水期后终于懂得,看和想,都比不上做。
唯有行动能打败一切行动,确切是如此,可是它并不代表的是我们的行动,而只是响应了我们脑海中那个理想的口号,我们知道行动才是最根本的。
做一件,就少一件了,少一件时再看就如长期在一个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的房子突然有一堆很早就想洗的衣服,很早就说要做一次的家务被解决了那种轻松与成就。
可是再担忧的是,解决问题没有错,怕的是当我们不断在解决问题,不断解决过后却发现,其实也并没有多大的改变,都只是一些琐事。
我们知道要考虑全面,可是却发现当考虑全面用错了地方,当考虑全面成了目标时,却成了阻碍我们行动的无意义的借口。
越来越觉得做减法对于自我人生的意义,至少活的轻松,也能活的更专注。
不管是想的还是听的或者是看到的,再有用,也不如实践来的踏实。
今天早晨看到一篇文章,看到的:
“其实,困扰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一系列行为导致的结果。不只是写作分输入和输出,做事也一样。如果问题重复出现,怪只怪我们太专注于那些滞后性指标了。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类似输出的滞后性指标,比如体重秤上的数字、年底的收入、期末的成绩单等等。
因此,与其关注让人失望的结果,不如多检查一下你的输入。”
就是在关注让人失望的结果,并纠结悔恨于此而停滞不前。
如果说输入的话就是自己的事吧。想做的事,该做的事,去做,就是输入。
【03】
即使是无厘头,可是也不喜欢在记录里用一堆大道理和想法填充,回头看时,看到的是枯燥与乏味。
有纠结过是早上写还是晚上写,为什么要写呢?该写些什么呢?可以写些什么呢?
突然觉得并不必纠结,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那就怎么样都差不多。
突然觉得,写东西的过程和当下状态的过程,是那么的相似。
为什么不试着,放下浮躁与焦虑,就当是做一次记录,就当做是做记录。
极致用心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我喜欢用极致用心去生活,哪怕是一件小事。
生活不是得用心观察和感受,其实再看时哪怕是如流水账一般的记录,也至少是知道了我的一天还没有白活。
记一天事,记一件事,记一个时刻,每天都用心的过活着。
无戒365极限日更挑战 第133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