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九号
我们一行七八个人,去八一水库玩。
八一水库离市区30公里,卧龙镇过去,离开主路,按照指示牌,拐进一条小路。
逆着潺潺河渠水,一路向西,走到路尽处,到了。
有山,无水,没精神;
有水,无山,景不幽;
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有风景。
平地起高湖。
顺着阶梯爬上去,落差有四五十米,爬上大坝,眼前一片豁然开朗!
连续不断的山峰,逶迤开去,绿意盎然;水面被一座座岛屿点缀,更像一面湖。
不知是水深的缘故,还是岛上树倒影的缘故,水染绿了。
由于夏季,水位上升了不少。偶有几处遮阳伞,伞下有人在垂钓。
一个个湖中的小岛,有大有小,千姿百态,像嵌进水面上的绿宝石,郁郁葱葱,连延不绝;又似散落在水里的小洲,孤立一世,自成一派。
由于昨天下过雨,今天太阳又出来。远处山上的雾气,还来不及散去。
缥缈似纱,云雾缭绕,恰如仙境,根本分不清是雾是云……
中午,我们在水库半山腰一农家乐吃饭。
瘦削朴实的老板娘,言语不多,青涩腼腆的笑容,一直映在黝黑的脸上。不声不响,做好了一大桌农家菜。
自己种的时令蔬菜,香椿炒土鸡蛋,新鲜竹笋炒腊肉,碧绿的窝笋丝,青翠欲滴的菠菜;自家喂的土公鸡,用白萝卜炖了一大锅;自己用笼子在河渠里网的大虾;鳝鱼烧老黄瓜,还有水库里的鱼,煎鲫鱼,酥小鱼……味道特别鲜美!
黄灿灿的锅巴饭,随便吃。另外又送了二份自己腌制的小菜:豆腐乳,腌祘台。
吃的我们一行人大呼过瘾!摸着滚圆的肚皮,惬意而满足!
吃完饭,我们一行人顺着水库,向山里面走去,想看看:山后面还有什么?
山里幽静,深邃。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此刻,我也体会到陶弘景山中喜悦之情!
几个拐进来,山里路边三,四户人家的房子,还是七十年代的模样!有的院子里杂草丛生,房门紧闭,一看就是长期没有人住的了。
老屋静静地伫立在那里,静穆又落莫。
一株古老的榆树,象一个柱着拐杖的风烛老人,树干漆黑,皱折!在2米处被雷击断,裸露出头大的黑窟窿。另外两枝树干,象两只角,向天伸去,郁郁葱葱,估摸一人抱不岀。
再向前几米,推土机轰轰隆隆,推平,估计要建别墅!有钱有闲的人真会享受!诺大的水库,成了自家的庭院。
有人家的地方,必有竹子。顺着路走,不知走了多远,看见一排低矮的平房。听当地人讲,这里是六十年代的供销合作社,当时这个地方最繁华的地方了。
此时此刻,夕阳的余晖,照在这片无人烟的地方,像原始森林。无法想象当时的境况。
山区,由于交通不便,过去一直是最落后的地方。仅仅是隔十里之外,即是繁华都市。地域差异,天壤之别。
回来时,遇到一农妇,四十五模样,皮肤黝黑,健壮肥硕。灶上锅里正在炸小鱼,热情的招呼我们去买。
三间红砖平房,收拾的干干净净!厨房里也是清清爽爽,一看就是能干利落之人。
同行的人看见她老公戴一墨镜。职业的敏感,问是否眼睛不舒服。
妇人说:那是她男人。二十几岁眼睛就失明了。现在女儿嫁到咸宁,买了自己的房子;儿子在卧龙镇成家,也有自己的房子。
过年儿女二家都回来,在一起过年。满满的自豪!
好奇:你们怎么不搬去?
她说:男人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每天可以打鱼收网,再炸小鱼,再给山下修高铁的工人送盒饭,做点小生意,就够两人的生活了。
心里不由升起一股敬重之情!多么伟大的女人!她不知道她是男人的眼睛,一个家的支撑!正是有了她,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并且把儿女培养成材,自食其力!
同行们人提议:我们大家都买点小鱼。也是变相帮助。总比那街上伸手要不劳而获的人强!他父亲说过:医生救穷人的病,收富人的钱。有钱人,你收少了,他还怀疑;没有钱的,少收点。
这何尝不是一种慈悲情怀?
老人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这一方山水,养育了世世代代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
我们在夕阳最后一抹红中,恋恋不舍,踏上了归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