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三岁的少女,大眼灿若星辰。
看到她的双眼,我终于又找到了这个世界最朴素的纯真。她浑身上下,可看之处,唯有这一双眼。却夺了世界。
小姑娘已经是第三次来书店。从来没买过书,每次腼腆地看看我,拿起一本书,没人的时候便坐在空了的书桌前读一个小时。似乎是不好意思久呆,怕占了别人的地儿似地。
姑娘生得黑漆漆,黄土一样黄中带黑又有些发亮的面孔。手也黑黑的,却非常干净。乍一看,就像很长时间都在田里劳作,突然停下来洗的干干净净那样。
她是从哪来?不似本地人。
看她停下来,这会儿也没客人。我喊了一下正在偷偷打盹的黑妹(我的那只被训练过的黑猫),示意她站到门口,就去了少女坐着的位置。
姑娘见我过来有些不好意思。
“你很喜欢读小说?”我问。
“嗯。还有散文和诗,都喜欢。”女孩儿脸红了,黑里透红,忽就变得格外俊俏。
“你家远吗?我看你都是走路过来,我就住这附近,以前没见过你呢。”我笑看着女孩儿。
“我家才搬过来。我从山东来,爸爸在这做买卖做得挺好,就让我和妈妈也来了。我升初中,正好转学。”女孩儿忽就健谈起来,眼睛都笑了,“我家在沂蒙,是农村。没有书店,这里有书店真好。”
“不会是街角摊煎饼那位大哥吧?那是你爸爸吗?”我忽然记起那个煎饼屋,煎饼特劲道,我常吃。
“就是那个。”
原来因为生意渐好,女孩儿全家都来了这边,女孩儿妈妈不舍丢下女儿一人在家。把地包了出去,把才赚下的钱给女儿交了赞助费。女孩儿现在在七中,离我的书店只有三站。她不愿爸妈再给自己花钱,就到这儿来蹭书读。
女孩儿说她叫闻心雅。
“你就到这儿来看吧,别不好意思,我十二点才关,你可以在我这等到你爸爸妈妈收工。”
第二天,女孩儿竟带了一个女人来。女人提了一个大包,是那种很老的行李包,看起来挺沉。
门口的黑妹把女孩儿迎了进来。女孩儿顺势抱起黑妹,黑妹竟非常温顺地靠在女孩儿怀里。
我笑着对女孩儿:“除了我,你是唯一抱她的人,她开心着呢。你们,这是要出远门吗?”
“不,不是。这是我妈妈,我回家跟他们说起在您这里读书的事情。我妈就带了花生给您。”
原来,那么大的旅行包里装的却都是花生!大概十几斤吧?竟是带给我的!
“姑娘,你人真好。这花生,我们自己种的,是特产,多着呢。晚上孩子不愿一个人在家,她又喜欢看书,得亏你啦。”心雅妈妈接过心雅的话,又看着心雅手里的一个纸袋,“这个煎饼是我家那位特意给你做的,多放了你爱吃的生菜。”
心雅妈妈走了以后,我和心雅商量给她办个会员,我也不希望她就此有心里负担,觉得相欠什么。
我给心雅标出几项服务:
1.在森林书店免费阅读半年图书,每天不限时。
2.可在森林书店免费借阅十次书籍,每次借期两天。
3.若有喜欢想买回的书籍一年以里一律按定价的八折优惠。
那天剩下的时间,我给心雅做了两份表格,一份借阅表,一份阅读表。她每次来了,自己打个卡,刷掉一天。又用早前在附近的广告公司买回的名片大小的硬纸卡,为她制作了一张会员卡。一面写了森林书店四个字,一面画了我和黑妹的简笔画,让黑妹也看了看,把它郑重的给了十三岁的少女心雅。
心雅说:“我有个文学梦,我想当作家。我最喜欢鲁迅。”
这话一度深深印在我的心间。很难还遇到这么纯真的少年梦。
我笑着说:“有梦最惜少年时,有梦能写万家事。就把这儿当家吧。也可以写一些读后感,我帮你装订起来,放在这里。或者写了自己喜欢的文章,如果远愿意也可以留在这里展示,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看着心雅开心得把脸抚在黑妹的头上,整个人像开了的花儿。我忽然就想起大学一年级那次作为志愿者去沂蒙走访时遇到的那个女孩儿。她也曾笑着对我说:“姐姐,我有一个文学梦,我想成为作家。”我在女孩家住了一个星期,吃了七天煎饼。回学校以后,我也曾收到过满满一大兜的刚采摘的花生,把它分给了舍友。
缘分也许真的可跨越时空。
自此,少女心雅成了森林书店真正的读客。假日里,有时因为她在我会趁此出去小转一下,享受一下久违的暖阳和春风。
她和黑妹成了真正的好朋友,比我还亲。黑妹也因为心雅从此多了快乐,不在一味地粘我。
心雅的读后感已经被我装订成册摆在书台上,她的心语散文也被同龄少男少女传看。她有了新的朋友。
亲爱的朋友,你喜欢读客心雅,愿意成为她的朋友吗?那就常来吧。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要去看看风景。我们下次见!
欢迎光临森林书店。
——你的朋友细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