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第35课 大汉帝国

第35课 大汉帝国

作者: WindyLiu | 来源:发表于2018-01-18 21:10 被阅读28次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揭竿而起。而在楚汉相争中,项羽自刎,刘邦得势。

其实刘邦在得到天下之后,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理国家,因为他也是靠争抢而获得王位,所以理所当然地以为接下来在治国之道上依然要采用争抢之道。但是,刘邦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儒生就谏言——“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之后,刘邦就各家兼用,国家大政,儒法各一半,采用了郡国制度,也就是郡县制和分封国的结合。

因为中国领土缺少地理上的限制,分封国家容易引发冲突,但是天下并不是刘邦一个人打下来的,其中还有燕王,赵王,魏王等等,所以还是要将领土分封给立功之士。

而具体的治国办法,则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就是不随便频繁颁布政令,让官员无手段盘剥老百姓,从而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等到经济恢复之后,该如何治理国家,走儒,道,法的哪家道路,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而完成这个任务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政治家汉武帝。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政治家,为中国从封建国家迈入帝国的整个政治改革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他们就是周公,商鞅和汉武帝。

一个好的国家,需要有一个好的虚拟架构。而汉朝则拥有了构建其自身虚拟架构的三个关键:专制独裁,独尊儒术,官僚制度。

专制独裁,其实就是沿用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以及郡县制。

而说到独尊儒术,就要从社会的虚拟现实架构来看。

一个社会需要有一个好的社会信念,这时候儒家就排上了用场。虽然儒家天生有缺陷,也就是它追求回到周朝,分封建国。但是,在过去的西周,周王是至尊至强的,大家都拥护周朝和周天子,不反皇帝,所以中国有天下共主的传统。那儒家其实就有大一统的理论,也就是用思想的大一统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从而可以用于帝国,让大家信封天子治国。

另外一方面,周朝留下的经济基础一直都在,也就是农业基础,以及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在。农民靠土地为生,地主因为土地固定而不能随便移动,从而一家几代人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进而发展出了中国的家族制度,而家族制度是古代世界里最复杂最完善的制度之一。

这种家族制度定义并且涵盖了所有的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

而儒家的家天下的思想恰好符合了整个社会制度,也就符合了社会的经济基础,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正统哲学。

在周朝,家天下的思想,是把王,诸侯,大夫区分开来,逐级统治,为了让儒家思想为帝国效忠,家天下的思想必须修改,在继承原有的君主受命,以德治国,礼乐治国的思想,还发展出了新的思想——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理,智,信。这些都是儒家基本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之下,人们都尊君主,王朝的安定团结也就有保障了。

三纲五常是一种德道标准,是人为虚构出来的社会概念,那如何让人民都信服呢?

那只有让虚构的社会价值科学化,自然化了。这时候往往就需要利用自然,超自然的力量为自己背书,而中国就采用了“天意”这一说。

中国社会认为,天意是一种自然规律,比如阴阳五行,天也是最高主宰,是有意志和感情,比如四季变化分别被认为是喜怒哀乐的呈现。

在中国思想史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天生一体的,而在中国人眼里的自然界,是太极两仪,三才四像,五行六合。而两仪则是阴阳,则与三纲中的两两相对不谋而合,而五常则对应着五行,所以三纲五常的背后都被认为是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一种科学的价值观,是老天爷在后边背书的。

这种让人类社会政治体制在自然力量的背书下变得不可动摇,这是整个世界很多社会形态的特点,现在的天赋人权,其实也是同样的一套逻辑。

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奉献三纲五常,这就造成大家都忠君爱国,而往后儒家之士也很少有出来造反的。

而独尊儒术对于儒家来说,一个好处就是垄断仕途,进而巩固了儒家的正统地位。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都是想要大一统,但是秦始皇水平没有汉武帝高。秦始皇是采用法家的强制力量来禁其言,而汉武帝则是禁其心,虽然也在用法家的“两面三刀”,但是在赏罚之间更注重“赏”,通过引导言论,用德政治国,这样人民更容易接受。

因为德治,礼治可以维持长治久安,所以师从周政。

所以,儒家就成为了一项基本国策。

而至于官僚制度,这就和秦朝不一样了。秦朝的官只有执行能力,而没有决策权,所以那时候的官员叫做吏。而在汉朝,则有了事务官和政务官,共同执行事务。官员是有决策权的,一般都是由儒生来做的文官。

董仲舒建立了独尊儒术的理论,而公孙弘则解决了如何去独尊儒术,采用的方法就是垄断仕途。垄断仕途,其实就是垄断教育。儒家相比于法家,道家,有丰富的诗歌典籍可以供学习,比如诗书礼易春秋等等,教育系统十分完善。

董仲舒设立了太学,是官方唯一的最高学府,专门用于培养帝国官员,从而独尊儒术就变得彻底可以落实了。

到了东汉末年,太学生都有了三万多人,而这些人都是遵从三纲五常,信封儒术,从而整个国家的精英阶层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精神体系,大一统的思想就在全国的政治上,地方上等方方面面都深入人心,然后,统一稳固的国家精神就建立起来了。

而往后的的朝代,则都是遵循着汉政。因为古代政治脆弱,技术落后,都需要依靠民间自发力量的支持,而儒家的忠孝礼仪,三纲五常是古代人民的行为准则,也是维持这些帝国的根本。

相关文章

  • 第35课 大汉帝国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揭竿而起。而在楚汉相争中,项羽自刎,刘邦得势。 其实刘邦在得到天下之后,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理...

  • 当大汉民族傲立东亚,古罗马称雄地中海

    如果说大秦帝国是辉煌大汉帝国的前奏,古罗马共和国则是恢弘古罗马帝国的序曲。在两个强大国家的基础上,大汉和古罗马帝国...

  • 大汉帝国0927

    重读《中国史钢》目的了解王朝更迭、政治兴衰、社会变迁,也描述文化发展、商业经济,地域民俗、大众生活等。 第九章 大...

  • 曹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曹操,字孟德,大魏帝国的创始人,大汉帝国的丞相。 那一年初夏,大汉帝国的首都洛阳,一个少年在大街上飞奔。 这就是少...

  • 易中天中华史 两汉两罗马

    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是世界文明史的两颗巨星。在他们之前,也有帝国,比如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以及马其顿帝国。他们为帝国...

  • 镇江 我想你 无比的向往

    白色恐怖大汉帝国九点多吧娇小

  • 读书趣事

    易生钟于读历史书,去年花了大部分时间在《大汉帝国(上、下册)》,得边读边用笔、纸梳理关系。易生看完《大汉帝国》后还...

  • 《图说大汉帝国》其一

    看过大秦帝国、明朝帝国、大唐帝国以及大宋帝国,却唯独对大汉帝国相知甚少。很果断的从书架上取下这本书,图文并茂,看...

  • 两位惨死的少帝·刘恭与刘弘

    他们,是谁? 刘恭,大汉帝国第三位皇帝。 刘弘,大汉帝国第四位皇帝。 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他们? 汉初的历史很混乱...

  • 大汉帝国养成记

    大汉帝国养成记 百年前,天子羸弱,内忧外患,军阀割据,烽烟四起。乱世之机,各流派思想粉墨登场,百家争鸣,力求经世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35课 大汉帝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zw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