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医院故事健康&养生每周500字
为什么小磊反复发生黄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为什么小磊反复发生黄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作者: 十月云 | 来源:发表于2016-11-10 22:33 被阅读324次
为什么小磊反复发生黄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文/十月云

(一)

1989年深秋,一天下午5点左右,S医院儿科急诊收进一个3岁的小男孩儿,名叫张小磊(化名)。

小磊的病情很严重——皮肤、巩膜(白眼仁)重度黄染,眼窝深陷,瞪着一双恐怖的大眼睛,痛苦地呻吟着。

住院医生见孩子病情这么严重,急忙来到姨妈办公室(当时姨妈是二级医生),说:“W大夫,急诊刚收进来一个男孩儿,快不行了!您快去看看是什么病,怎么治。”姨妈立刻放下手边的工作,和住院大夫一起来到小磊的床边。

小磊烦躁不安,口唇干燥,舟状腹,皮肤弹性极差,脉搏微弱;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口唇,指甲,眼睑结膜苍白。

姨妈说:“这个孩子急性溶血性贫血,重度脱水,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小磊妈妈说:“孩子已经生病两天了,一开始说肚子疼,恶心呕吐,还拉肚子。接着全身皮肤都黄了,这两天什么也没吃。已经10个小时没排尿了。”

“我们是福建人,来到北方才半年。孩子以前身体挺好的。不知怎么回事,一年前,在我们老家得了两次这个病,不过都比这次轻。当时病了之后,我们马上就去了当地医院,输了两天液就好了。那两次医生都和我们说孩子患的是急性肝炎。这次又病了,我们想到以前病过两次,很快就好了,想再等等,以为过两天自己就能好。没想到才两天,孩子就要不行了,这可把我们吓坏了,赶紧来医院了。”

姨妈一边问诊,检查,一边让护士快速将生理盐水和等渗碳酸氢钠按照2:1的比例配制,给小磊扎上静脉,按照每公斤体重20毫升的计算量进行快速补液,纠正酸中毒。

护士操作非常熟练,几分钟后一切都准备好了。尽管孩子由于严重脱水,血管瘪了,不好找,专业的护士还是凭着娴熟的技术,一针见血。

第一份液体30分钟左右被全部推入小磊的血管内。小磊的烦躁状态稍有缓解。住院医生迅速开出化验单——急验血常规,取微量血做血气分析,验血型交叉配血。紧接着打电话通知了化验室和血库人员。

很快检验报告回来了,代谢性酸中毒,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g/dl(每100毫升血液中6克血红蛋白,正常为12-15g/dl),红细胞数190万/mm3(正常为400-550万/mm3)。

化验结果和姨妈先前判断的一致,姨妈迅速地制定治疗方案,这场紧张而有序的抢救工作继续进行着……

按照姨妈指示,住院医生很快把累积丢失量算了出来,根据血气分析应补充的碳酸氢钠也算出来了。姨妈嘱咐住院医生按照先快后慢,先浓后淡的原则,把累积丢失量在8小时之内补进孩子体内(期间用输液泵调整进液速度)。

300毫升的纯红细胞送来了,护士又扎了一条静脉,将5毫克的地塞米松加入到2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从这条静脉缓缓地推入,然后把装有300毫升红细胞的血袋接到输液管上,进行输血。此后每小时评估一次,调整进液速度。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在小磊妈妈焦灼的等待中,天渐渐亮了,小磊的脱水状态基本上纠正过来了。小磊排了入院后的第一次尿,尿液是粉红色的。送检尿常规,潜血试验强阳性,镜检,显微镜下未见红细胞,PH7.2,排出的是血红蛋白尿。

300毫升的纯红细胞输完了。小磊的脸色,口唇,指甲,眼睑均转为红润,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升至10g/dl。

入院后小磊没有再吐泻,两天过后小磊的皮肤黄染明显减轻,可以正常进食了,尿色也变浅了。

(二)

小磊急性重度溶血性贫血的病源到底是什么?姨妈反复思考分析,认为最大的可能是小磊患有遗传性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即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

遗传性G6PD缺乏症患者遍及世界各大洲,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多。不同种族的发生率有很大差异,发生率最高的为土耳其东南部的犹太人(58.2%),也多见于美国及非洲黑人,意大利和希腊白种人以及西班牙和葡萄牙血统犹太人。我国以广西壮族自治区(15.7%)、海南岛黎族(13.7)、云南傣族为最多。其次为四川简阳及广东省等,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也有相当数量的G6PD缺陷者,黄河流域及黄河以北地区很少。

处在华北地区的S医院当时还没有开设G6PD缺陷的检验。姨妈拿起电话与本市各大医院检验科进行联系,最后联系到本市儿童医院检验科郑主任。郑主任说,他们科能做G6PD缺陷的检验。姨妈把小磊的发病过程及抢救经过介绍了一遍。郑主任說:“您通知孩子家长明天早晨七点半全家准时来我院取血做化验。”

第二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检验报告单取回来了。检验结果显示小磊的爸爸、姐姐是正常的,小磊的妈妈是杂合子(携带者),小磊的G6PD酶活性仅为正常的15%,病因确定了。

经过三天的抢救治疗,小磊完全恢复了健康,可以出院了。

姨妈告诉小磊的父母,小磊患的是遗传性G6PD缺乏症,并将发病机理、诱因及以后生活中注意事项、如何预防发作做了具体的交待。姨妈怕他们记不住,头一天晚上把要交待的事项写在了一张纸上,把这张纸交给了小磊的父母。(注:此病患者要远离蚕豆及蚕豆制品、杀虫剂、萘即卫生球、樟脑以及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呋喃类、维生素K3、K4等。)

小磊的妈妈说:“这回我们明白了,以前他两次患同样的病,原来不是急性肝炎那!要不是你们这么负责,查出了真正的病因,我这个孩子今后还不知道要病多少次啊!” 说着她拿出了一面锦旗,双手送到姨妈面前,说:“你们辛苦了!”

锦旗上绣着八个大字:“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三)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是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为x半性不完全显性遗传。男性发病多于女性。G6PD是人类细胞分解、利用糖类的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在红细胞中这种酶显得特别关键。在G6PD的帮助下,红细胞可以将糖类分解成一种抗氧化的物质,可保护细胞膜不被外来的或自身产生的氧化剂破坏。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指的就是这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相对缺乏的一种病。当具有氧化作用的物质进入到此类患者体内时,红细胞没有足够的保护剂,红细胞膜受损,破裂,溶血。

G6PD的编码基因位于人类基因的x染色体上,当这段基因发生变异、错误时,细胞就不能正常地产生G6PD。我们人类的细胞含有23对即46条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女性为xx,男性为xy,因为男性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而女性含两条x染色体。如果女孩遗传了(携带)1条异常x染色体,而另一条染色体是正常的,在临床上不发病或很少发病,即使发病也是轻症。

本例患儿的母亲就是一个例子,她没有发过病。而男孩只要遗传(携带)了一条异常的x染色体,遇到氧化剂就会出现比较重的症状,这是因为男孩没有另一条正常x染色体产生的G6PD作为补充。这也就是为什么男性发病人数比例高于女性的原因。

多数病人接触氧化性物质时,将会在随后的1-2天内出现脸色苍白,全身、眼白发黄,尿色加深,甚至酱油,浓茶样。患者在出现症状时一定要紧急赶往医院。医生通过测定红细胞-6-磷酸脱氢酶活性,可明确诊断。此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早期发现,治疗得当可使病人在2-3天内恢复健康。

目前,针对G6PD缺乏症,尚没有十分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因此,早期明确诊断,进行积极预防极其重要。

此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染。并且一定要远离蚕豆及蚕豆制品、杀虫剂、萘(卫生球)、樟脑以及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呋喃类(呋喃唑酮即痢特灵、呋喃坦定),抗疟疾药(伯氨喹宁、扑虐灵、阿的平奎宁),退热药(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及维生素K3、K4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小磊反复发生黄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gx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