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好妈妈的宣传辅天盖地,很多妈妈在努力的同时,也陷在深深地纠结中,很想当一个好妈妈,但面对孩子的情绪的时候,又实在难以淡定,理想和现实深深冲突着。
但最困难的往往能带给我们最多收获,我的工作需要经常跟孩子们接触,慢慢地,我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是一面照妖镜,能帮助我们呈现我们内心的‘魔鬼’。
学会跟孩子的情绪相处,也就学会了跟自己内心的‘魔鬼’的相处,面对孩子的情绪是可以帮助我们疗愈内心的小孩的好机会呢。(关于内心的小孩的另一篇文章,可以点击这个链接:http://url.cn/5CvS0Xh 教育疗愈笔记:内心的小怪兽,我们和好吧?)
下面想要分享的是我跟孩子们相处中疗愈我自己的三个故事!
1
第一个故事是我和我的学生丫丫的故事。
陪我的学生丫丫写作业,是一个需要斗智斗勇的过程,是一个经常能收获满满成就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停需要面对挫败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我都可以HOLD得住,偶尔心情不佳或者身体状态不太好的时候,也会被小丫头折腾得头大如斗。
有一次我整个人状态不太好,又恰逢小丫头的情绪比较大,我情绪一下子被勾起,对丫头的回应非常的糟糕,而幸好当时丫头的妈妈刚好回来了,让我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回去的路上我回想起这一个过程,在我语气加重指责丫丫的时候,我是完全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脑中只有一个念头:为什么你就不能好好写作业,为什么你要搞来搞去的?为什么你就不能消停一会儿?
越想火越大,越想情绪越不受控,越想用最糟糕的态度回应孩子。而且我把责任完全归责于孩子太闹腾,行为太可恨。
但这个孩子写作业闹腾,那是几乎每天都要发生的事情,为什么大部分时候,我都可以淡定面对,为什么今天却不行呢?我的身体状况心情状态也不是每天都很好的,但为什么偏偏今天出现最糟糕的情绪呢?
当我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我发现让我抓狂的点其实是当我发现,当时的我已经是无可为的状态了,当时孩子的情绪状态,加上我无法冷静下来的现状,我已经预测到当天的作业是不太有可能完成了,我怎么跟家长交代?
这让我承受巨大无比的挫折,但我又不愿意去面对这个挫折感和无能感,瞬间将情绪转化为对孩子行为的愤怒,于是情绪一触即发。
这一次的觉察,让我在往后陪伴丫丫的过程中,都没有再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往往在情绪刚有苗头的时候,我就能很快通过让自己拥抱‘内在无能的自己’得到平静。
2
第二个故事是我和丫丫的故事,有一次她跟妹妹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争吵,两个小家伙声嘶力竭地互吼,声音都吼嘶哑了,妈妈刚好回来,见到这个情景就一把将两个小家伙拉开了,虽然没说什么,但脸色看起来比较严厉,两个小家伙都闭嘴了,但丫丫在之后的两个小时里面一直在问我到底站在哪一边,我到底认为这个事情是谁的错?
第二天见面依然在重复重复问我,而且据说已经问了家里所有的人,包括家里的几个阿姨,只不敢问爸爸妈妈。
我原本还能耐心地回应她,后来随着次数的增加,我感觉她其实是想通过证明自己没有错,来证明自己比妹妹更值得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我越发不耐烦了,只要一听她再提起这个事情,我就有点冒无名火,甚至还板着脸训了她一顿。
后来我回想我莫名的情绪,忽然意识到我自己也是一样的,我内心的小女孩也依然在时不时纠结着我是不是家里最被爱的孩子?
我在爸爸妈妈心中到底能排第几?
而我对自己竟然依然有这样幼稚的想法和需求是很鄙视的,当丫丫身上也在呈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矛盾的情绪就被勾起来了,完全没有办法淡定去面对丫丫这个相关的纠结。
有了这个觉察,第三天当丫丫再次提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已经可以很淡定地回应她,我说嗨,这么一件小破事,我才懒得管你们呢,我小的时候,整天跟我妹妹吵架,有什么大不了的。
神奇的是,当我可以淡定面对这个事情的时候,丫丫也放下了这个事情,从此没再纠结这个问题。
仿佛小丫丫这三天以来反复纠结这个事情,就是为了帮助我去面对我内心纠结同样问题的内心小孩,我能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的需求之后,小丫丫也就神奇地能放下这个纠结了。
3
第三个故事是我跟我的另外一个学生跑跑的故事。
当时我辅助他在幼儿园随班就读,在一个周一的上午,他忽然情绪失控,大哭大闹,非要坐到我的腿上,然后下一秒在我身上拉了一泡尿,已经够让我难受了。
还不给任何时间让我处理湿透了的裤子,还非要缠着我闹着要一直抱着哭,使劲哭,当时不知道他周末因为弟弟又受了委屈,需要一个途径发泄,我一下子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他安静下来,只能带离教室,避免影响课堂。
在另外一个空教室的时候,他的哭闹升级再升级,而且非要抓我抱他的同时,非要我看着他。
我正因为裤子上的湿感而揪心挠肝,同时对他的情绪又一头雾水,挫败感特别强,我的情绪一下子达到高峰期,沉默地瞪着小等等,估计持续了好几秒,我忽然意识到跑跑虽然依然在哭,却在回避我的眼神,不敢再正眼看我。
我一下子就惊醒了过来,我当时的脸色肯定难看到了极点,把小家伙都吓得不敢看我了,同时我也意识到我当时心里是有一个声音,带着愤怒在说着:我都没有的东西,你凭什么还要我给?
在这个电光火石之间,我瞬间想起妈妈经常说起的一个情景,我小的时候,如果摔跤了是不愿意自己起来的,一定要哭到妈妈把我抱起来。
后来妈妈不厌其烦,有一次我摔倒在地,看着她哭的时候,她就假装看不见,我爬来爬去,都非要爬到到她要经过的路上,后来她实在受不了了,轻轻地用脚把我撩到一边,就像撩一块石头一把凳子一样,然后看都不看我,绕过我,继续忙活去了,从此之后我学会了摔跤了之后就自己默默地爬起来。
我瞬间明白了内心愤怒声音的来源,也明白了自己情绪为何会被如此强烈地被勾起,然后那股强烈的情绪瞬间消失了,我轻轻把小屁孩抱过来,哄了一会儿,小家伙也慢慢地安静了下来,之后的半天都情绪稳定地渡过了。
小家伙一个早上的闹腾,仿佛就是在逼着我去面对曾经同样的想要被看见而不可得的经历,而在我终于看到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女孩之后,也就有能力去看见小跑跑的情绪需要被真正看见的需求,终于感同身受他的需要,并给予他真正的看见,他的情绪也就慢慢消逝了。
4
在第一个故事中,在小丫丫的各种用情绪表达出来的需求中不断发现自己内心的受伤的小女孩,疗愈小丫丫也疗愈自己。
在第二个故事中,我和丫丫因为同样的纠结,让同样的情绪隔着时空相遇,然后互相疗愈了彼此。
在第三个故事中,我借由小跑跑的情绪看见并疗愈了自己内在的曾经想被妈妈看见而不可得的创伤,同时因此而真正看到他的需求,让他得到了最后的平静。
5
一次,一次,又一次,在抱持孩子们的的情绪的过程中,我内在的小孩也就被我自己深深抱持着。
每一次疗愈孩子们的过程,每一次处理孩子们的情绪的过程,都在帮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么?
祝福每一个需要跟孩子相处的你,都能找到跟孩子的情绪好好相处的机遇,养儿而育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