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与江湖
大雨滂沱的傍晚,我搭坐长途巴士钻进了离家很远的电影厅。
武侠题材的片子,我不看,侯孝贤导除外;女侠题材的片子,我不看,舒淇演除外。
专业老师曾对我说过:“不看侯孝贤,就不算看过文艺片。”所以,我用三个月看了他的所有作品。但很遗憾,除了主观感受我一无所知,除了悲凉孤独我一无所获。
果不其然,侯孝贤式《聂隐娘》依旧格局前卫只能品味;依旧是他擅用的长镜头、空镜头与固定镜位;依旧安静唯美,没有一切武侠片中惯用的光怪厮杀,没有某些糖水片里夸张的胸部特写,没有部分商业片中虚妄的嘴皮功夫,人物这次话都不多说,直接演故事,走江湖。
对于“安史之乱40年后,舒淇饰演的女刺客自小被道姑带走,待其训练成杀人不眨眼的女刺客后,奉命刺杀张震饰演的青梅竹马的田季安(怎么那么绕口)”的剧情,我就不再赘述。
两个小时,20句台词。
空灵的山水,远去的人,深意而深情。全篇以沈从文式的美学将江湖淡到极致,以青鸾舞镜式的冷清将孤独抖得一丝不挂。
这一丝不挂的孤独当然不仅仅是青梅竹马的窈七与季安;奉行孝道的聂隐娘;深处琼楼的统治者;着于枝头的女刺客;远嫁魏博的公主,立于苍莽的道人。
这种孤独也是一生执着的侯孝贤、还不是娶了别人的张震、把一件件衣服穿起来踽踽独行的舒淇,和我们每一个正在掌握权力、拥有金钱、地位显赫、或者为了成功放弃初衷、为了婚姻放弃爱情、为了寻求安定20岁就开始买房养老的、活在这片大江湖的每个人。
你坐在电影院的大幕前,以为对镜而舞的是别人,其实就是你自己,人人带着不同的宿命与任务,没有同类、没有知己、无法改变、无法克服,只能走在生而孤独的江湖。
我承认看懂侯孝贤需要一些功底,而我没有办法,才疏学浅腹中空。这仅仅是我肤浅理解的、侯孝贤式江湖,车马慢,人事淡。
而他找来舒淇,原本淡淡的江湖,泼染了一层彻骨的苍凉,就像窈七口中古雅的念白:昔时嘉诚公主自长安远嫁魏博,就如青鸾,死在陌土,没有同类。字字噬古,无比遗憾。
不管如何,这是今年唯一一部令我主动钻进电影院的情怀片。
关于窈七与舒淇
侯孝贤曾这样说舒淇:她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她做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感觉到有任何刻意,那就是她的本质,所以她的人缘特别好……但她应该早点嫁人,没有一个男的敢追,奇怪了,可能有。可能就是因为她的侠客精神。
侯孝贤选舒淇作窈七,简直无比合适。
是啊,没人敢追。借着窈七,说点舒淇的闲话吧,毕竟她是我个人喜欢的少数女演员之一。影视圈里的好女人分两种:一类如幸福的赫本,天真而不知世故;一种是自知的舒淇,知世故却不世故。
电影里,舒淇是那种将角色演到骨子里的人;现实里,她是那种就算在机场不刻意招风戴个大口罩,也能轻易被认出的人;至于爱情中,她大概是为数不多的那种让爱狠狠睡进血液里的女人吧。
影片里的窈七,那样重情却不得不那样淡然,单薄的身影夹杂在藩镇与大唐之间的政治角逐中,然后在十步杀一人的刺客生涯遇到了青梅竹马的恋人,最后以深明大义的姿态放手恩怨,携手奇邦异人行在万物凋零炊烟袅袅的山河间,完成了从刺客到侠女再回归传统东方妇人的华丽蜕变。
影片里宅于深宫的田季安(张震)在沧海桑田之后将对初恋窈七的恋念深埋心里,面对误解、挣扎、和抉择,窈七(舒淇)选择放爱一条生路。这种江湖义气,这种儿女情长,这种放手的高度,除了舒淇,还能有谁?还会有谁?
看着窈七渐行渐远的背影,我想了很多。
现实里的舒淇呢?一路爱一路伤,一路付出一路退出。
早年犹如《千禧波曼》的Vicky,历尽了颠沛与流离;《最美的时光》耗尽了她三生三世的情爱纠葛,再如《天堂口》老大的女人,《非诚勿扰》的空姐,《不再让你孤单》的售楼女,《西游降魔》的捉鬼人等等等等,戏似人生,总是她的影子,总是遗憾、总是纠葛、总是令人心疼……
直到多年后,还好,她成了“道法自然”的侠女“聂隐娘”,有了归宿,回归了生活的朴实与超脱。可这毕竟是电影!
现实里,关于黎明等,就不多说,因为没必要。在电影学院时大家都在讨论周星驰追舒淇,当时舒淇拒绝的理由是:“你是一个大导演,而我曾经是个不光彩的演员。我配不上你。”真实得令人心酸。
很遗憾,生活不是演电影,没有彩排也没有红地毯;舒淇不是窈七,虽然信奉佛教,也不可能真正了却凡尘。
不管是黎明、冯德伦、张震还是周星驰,美好的时光总易随风凋落,你没有嗲声嗲气的软实力、没有嫁入豪门的好运气、甚至没有讨回公道的坏脾气……好像你只能努力,只能一次次含泪离场,脚步轻盈又空茫。
从此以后,有人愿你嫁良人,却无人懂你受了多少苦。
从电影院出来,淫雨成涝。空荡的午夜巴士里,我感到漫无边际的阴冷。或许因为孤独,或许因为好时光已走,又或许因为那句“你还不是娶了别人”的玩笑话。
我想,这个让爱睡进血液的女人,今夜,终于将那些浮浮沉沉的孤独抖得一丝不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