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译文:
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准则,行为是世间的规范。
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主簙报告:“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周武王得到天下后,垫席都没坐暖,
先去贤人商容的住处去表示敬意,我礼敬贤人,
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01 陈蕃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东汉时期名臣,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东汉桓帝末年,任太傅。当时宦官专权,他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未成,反被害。
陈不亏为世人榜样,做官还没进府衙就先寻找贤人徐子儒。这里想到礼贤下士的周公,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曹操曾有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02 徐儒子
徐孺子,名稺(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隐士,为人高洁,有“南州高士”之称。
谁家有死丧之事,不论远近,他都去吊唁。经常在家烤好一只鸡,把一两棉絮浸放在酒中,晒干后用来包鸡,径直到坟冢前哭吊,但从来不见主人。
当时太尉黄琼曾推荐他做官,他没有去,但黄琼死后,徐穉为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千里迢迢,步行到了江夏,在坟前设酒置鸡祭奠他,哭完后就走了,没留姓名。
当时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听说后,便派人追他,挽留他叙谈,并劝他出来做官,他仍然推辞掉。
徐穉
宋|徐钧
万里冥鸿惜羽毛,安车虽聘邈难招。
清名自足高天下,岂独南州擅得高。
03 武王式商容之闾
商容是主管礼乐的大臣,曾经执着跳舞的羽和乐器的籥,跟随着纣王的马夫,想以礼乐教化纣,却失败了。
商容于是离开了殷商,到太行山隐居起来。武王克殷当了天子之后,想封商容为三公。
商容推辞说:“我曾经跟随着马夫想教化纣而没能做到,说明我很无能;没有诤谏而归隐山林,说明我很没勇气。无能又无勇,不足以担当三公这个重任。”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04 徐孺下陈蕃之榻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
陈蕃在京城洛阳犯言直谏得罪了权贵,从而被贬到豫章任太守。
豫章住有一名名士——徐穉,徐孺子“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有“南州高士”之誉。
但对朝廷的屡次起用,他都予以推辞,如拜其为太原太守,“不就”;朝廷“以安车、元鲡、备礼征之”,仍“不至”。理由是他认为东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
陈蕃对这样的名士非常敬重,一到章豫,连官衙都没进,就率领僚属直奔徐孺子家,欲先看之”而后快。陈蕃仍不死心,想聘请他到府衙任功曹,徐孺子还是坚辞不就。
但由于出于对陈蕃的敬重,徐孺子答应经常造访太守府。陈蕃也出于对徐孺子的敬重,专门为徐孺子做了一个床榻,平时挂在墙上。徐孺子来访的时候,就把床榻放下来,两个人惺惺相惜,秉烛夜谈。徐孺子走了,就把榻悬于梁上。
05 倒履相迎
这里还有一个倒履相迎的故事,也是对人才的重视至极。
东汉时,蔡邕是一位博学多闻的文学家、书法家,很受朝廷器重,在当时很有名气。
有一天,蔡邕正在家里陪几位客人习诵诗经。一位仆人通报王粲来访。蔡邕迫不及待地出迎,竟然把鞋子穿倒了。
当时众宾客皆讶异是什么人物会让蔡邕如此匆忙?原来竟是个年幼瘦弱的孩子,满屋子的人都觉得惊异。
蔡邕说:「这位是王府公子,天赋异秉,我自叹不如,我家收藏的书籍文章,当全部由他来传承。」
王粲的确是智力超群,问无不对。他可以过目成诵,并且倒背如流,可以把搞乱的棋局一点不错地重新摆好,而且他的文章诗赋写得特别好,后成为东汉末著名的文学家。
╭(′•o•′)╭☞喜欢请关注林露如雨
【无戒365天日更营写作训练第六十七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