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点丧,月初定的写作和读书计划没有下文,想法很多,大多半途而废,心底骂自己做事情不能坚持,难成大器。
“无志者常立志”。真的是我们缺乏意志力吗?李笑来老师曾说道,如果一件事情需要坚持去做,那必定是痛苦的。痛苦的事情不可能长期做下去。
《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一书中讲到:成功可以习得。就像锻炼肌肉,一旦学会控制它的伸缩,你所能实现的人生成就将不可限量。但很多人空怀梦想,始终不敢迈出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最终碌碌无为。
这本书告诉我们:人们往往先采取行动,大脑中形成行动的理由。如何该填补尝试和行动之间的缝隙?如何弥补空想和付诸行动之间的鸿沟?如何架起一座由失败通向成功的桥梁?
什么是成功?赚更多的钱?升职?拿到很多的奖项?作者把成功定义为拥有美好的人生,用自己满意的方式生活,并激发自己及身边人的生命力。
图片来自网络帕迪是一名海军军官,退伍后在一家大公司当记者,经常奔走于世界各地,为BBC和CNBC等知名广播公司工作。别人都羡慕他的成功,他内心却很不快乐。在接触到本书作者罗斯教授开设的“社会生活设计师”课程后,帕迪决定尝试制作一期完全忠于自己想法的节目——制作一期电台主播秀,自己当节目制作人。
从记者到制作人,看起来讲的是一个用于上进的励志故事,但实际上,在一生中,我们都像帕迪一样,心怀梦想,但因为种种原因,不敢迈出大胆一步,最终沦为平庸的大多数。
我们要学会从心灵深处面对自己,战胜内在的小我,不畏首畏尾,一旦产生想法,敢于尝试和行动,塑造自己满意的人生。
本书给出了如下方法帮你达成目标:
1、改变旧习惯培养新态度
2、一切理由都是胡扯
3、突破障碍,解决切实问题
4、找到更多人帮助你
5、行动胜于一切
6、注意你的沟通方式
7、培养最好的团队习惯
8、下决心,重塑最好的自己
9、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10、把达成目标当做你的习惯
图片来自网络陌生化自己熟悉的事物
现在给你一盒麦片、锤子、胶带、棉球、梳子和一袋弹球,让你制作一个通信装置,你该如何下手?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相干的东西,怎么能做出通信装置?但其实只要打破我们头脑中固有的“功能固着”,接受事物本质和我们的认知不一致的观点,勇于看到事物多样化,陌生化自己熟悉的事情。
比如,麦片不要固化于仅是谷物早餐,它可以被拆解成硬纸板和蜡纸,也可以被搅成泥。锤子既是一件重物,也是金属和木头的来源,可以被用作心轴、跷跷板或钟摆。胶带可以用来固定东西,也可以被当做任何形状的结构元件。
我们可以改变物质世界事物的常规用途,那么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关系。不再给事物贴上标签,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的结果令人惊艳和愉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理定向于成功》作者卡罗尔 德韦克说到:20年来我的研究表明,你选择的观念将对你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它决定了你能否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能否得到自己珍视的东西。
图片来自网络丢掉借口
一个男子站在曼哈顿时代广场中央在打响指,过来一会儿,一位女士走到他目前对他说:“打扰一下,请问你为何一直在打响指?”
他回答到:“我在驱赶老虎。”
“先生,除了动物园,这方圆几千里都没有老虎啊!”
“所以驱虎效果很明显,不是吗?”
这个笑话是典型的因果谬误,简单说就是虚假原因。他认为同时发生的两件事之间必然存在因果关系。还有一种类似的谬误:如果一件事紧接着另一件事发生,后发生之事就是此前发生之事的结果。
理由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要拿它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否则会显得自己没有道理。然而,理由通常都是借口,我们用借口来掩饰自身的缺点。我们只有不再使用借口,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获得真实的自我,让生活更加充实美满。
操作方法:反复问自己“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回答,把答案写在纸上,每个问题重复问几次,花些时间给自己一个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答案。
我是人近中年的女士,我想要过有意义的人生,想尝试更多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待在一个单位到老,等到我垂垂老矣,有值得说出口的引以为傲的事情,让亲人为我自豪。比如写一本书,让家族中出一个从未有过的作家;做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性,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做饭、收拾家务的女人。
多做这样的练习,深入反省自己的人生意义,你发现自己真正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找准目标
一段路面上布满了被车流压扁的毛毛虫尸体,但路两边仍有大量的毛毛虫朝着马路方向爬来。左边的虫向右爬,右边的虫向左爬,是什么驱使毛毛虫穿越马路?
我们如毛毛虫一样,对自己未曾拥有的东西更感兴趣,生活只是为了改变而改变,而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只是盲目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场考试到另一场考试,如死在马路中间的毛毛虫一样,只是为了从马路一侧到完全相同的另一侧。
现在很多人都投入到学习的大潮中,为了跟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有些人的学习只是为了缓解焦虑,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何而学。只关注一个又一个新知识,新话题,从来不去复盘,不去思考,学了那么多,却依然过着屌丝般的生活。别人学什么,我也跟风去学,只追求增量,不考虑存量。
找准自己的目标,朝着目标行动,而不要被无休止的欲望所左右。
图片来自网络借鉴他人做法
优秀者模仿,伟大者剽窃。想到就去做,借鉴别人的做法和经验。“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现在的一些商业巨头无不是借鉴了他人的想法。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 沃尔顿公开承认说:“基本上我做的每件事,都是从别人那里抄来的。”他在研究和偷师零售大师的诀窍方面让人拍案叫绝。
历史上很多引人注目的成就,奥秘都在于他人的教导。苏格拉底辅导年轻的柏拉图,柏拉图辅导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辅导一个叫亚历山大的男孩,而这个男孩就是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刻苦努力,但很多人总是用我们望而生畏的速度进步。这是一个联机学习的时代,一个人关起门来闷头苦练,那只能算是低水平的勤奋。除了专注于自己研究的领域,找到一位有亲身经历的过来人,指导我们的实践,能大幅缩短我们融会贯通的时间。
做,就对了。
我想锻炼身体,但下班到家后总是窝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电视,心里有无数个我在打架:外面雾霾,空气不好,今天好累,今天来大姨妈,明天再开始健身吧;决心每天要写500个字,但今天平淡地过了一天,实在无话可说,下周再写吧。
如果你并非真的想做一件事,那么这个世界会给你一个“好”理由来说服你放弃;如果你真的想要做成一件事,那么这个理由根本阻止不了你。种一颗树最好的时机就是10年前和现在。
开始行动,不畏惧失败,更不要为等待一条正确的实施路径迟迟不肯采取行动。失败了,从失败中找出原因,汲取教训。在不断的尝试与失败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做法和经验。
学会倾听和沟通
我有个朋友,话特别多,每次朋友小聚,不管别人说到什么话题,她都要抢过别人的话转到自己身上。她的七大姑八大姨都为我们熟知,她所描绘的任何事物的细节本事值得学习。久而久之,等她开始讲话,大家都会找借口走开,否则半天的时间都被她的滔滔不绝浪费了。
很多时候,别人其实只是需要一个能听他说话的对象,并不需要你真的表达看法和观点,你能做的就是静静听着,感受他的欢乐或难过,牢骚或宣泄。对他的感受及经历表示认同即可。
生活中,每个人的回话风格各有不同,要注意不同场合下自己想传递的内容是否被误解。作者给出比较实用的方法:
1、谈话时尽量从自身的经验和感受出发,但不要将个人判断进行一般化推广,这仅仅是你个人的一己之见。
2、倾听他人讲话而不打断对方。
3、不要借对方的话头大谈自己的经历。
下决心,做不一样的自己
我已是人到中年,以前的我根本没考虑过生活的目标,如大多数人那样,追求安稳的日子,懒散过活。我的人生是从去年开始清醒的。
现在的我常常想:要是我再年轻20岁多好!要是我上学时好好学习多好!人生没有如果,懊恼以前只会增加现在的焦虑。人活在世上,都不易,都有不堪回首的过往,或伤心,或自卑,或失败……
每天发自内心地问自己,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作者称之为“自我意象”。你如果认为自己是实干家,你有更大可能多付诸行动;如果你认为自己胆小怯懦,那你经常会畏首畏尾,步履艰难。
《阿甘正传》里阿甘的妈妈经常对他说:生活如同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想法特别僵化顽固,则必定会非常危险。生活中总会发生令人难以预料的事,学会适应才能得到幸福。
这本书给出了具体的做法和指南,从习惯、理由、障碍、团队、沟通方式等方面帮助你如何达成目标,如何实现怀揣的梦想。
人生是一种偶然,不要对人生道路多加限制,尽可能探索更多可能性,适时抓住机会。从现在开始,做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类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