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06-20 16:10 被阅读0次

    “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

    这是《庄子·缮性》中的一段话,意思是说,古时候的所谓隐士,并不是为了隐伏身形而不愿显现于世,并不是为了缄默不言而不愿吐露真情,也不是为了深藏才智而不愿有所发挥,是因为时遇和命运乖妄、背谬啊。

    正如东晋诗人,辞赋家陶渊明,他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他的归隐是出于对腐败现实的不满。

    陶渊明生活的那个时代,政局动荡,胸有才华的文人往往没有好的出路,所以那时候盛行清谈、炼丹、名士风流,

    那时候的文人不想出山是正常的,或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或是出于对前程的灰暗态度。既然生不逢盛世,那又何苦要与自己为难,强求功名呢?

    而生在盛唐还要做隐士,想要做远古蒙昧时代的太上隐者,恬淡自安,更多的应该是出于自己内心的一种情怀,盛世里隐居,听起来就有一种浪漫的意味。

    隐士在唐代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所谓“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在唐朝这个人人激昂奋进,想要建功立业的朝代,偏偏却也有那么一群人不追求人世间的功名利禄,转而与山水林泉为友。

    我们今天学习这首诗就来自一位唐朝的隐士,标注的作者是太上隐者,不知道是后人给他取的名字还是他的自号,听上去就给人一种瞬间回到远古时代的感觉,飘然出世。

    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

    太上隐者,唐代的隐士,隐居于终南山,自称太上隐者,生平不详。

    《答人》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唐·太上隐者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太上隐者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人在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偶:偶然。

    高枕:两种解释,一作枕着高的枕头解,一作比喻安卧无事解。

    前两句,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

    “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历日:指日历,记载岁时节令的书。

    寒:指寒冷的冬天。

    末两句中“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

    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

    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

    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备注 :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ny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