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有如此众多的可转债,我们到底该怎么筛选呢?
在说之前,我先定一个基调,这个策略是适用性最广也是最通用的,换句话说,这个策略理论上来说是参考价值较高的,因为它的侧重点在于“安全并保本”。
01
剔除出高于110元的可转债
为什么是110元?上节课我们在说纯债价值的时候说过,可转债如果站在债券的属性来看的话,它到期会还本付息,也就是说到期以后我们拿到的钱是“发行年限的利息之和+到期赎回价”。
巧就巧在市面上的可转债还本付息价格差不多都在110元左右,所以这个110元是一个标准。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来直接一刀切,筛出价格较高的可转债。
之所以,把他放在第一条,是基于安全的考虑,尽管也不乏有很多可转债例子在110元以上买入还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但是这毕竟不是每个人可以把握的,最关键的是这样的风险相对较高。
毕竟,投资嘛,风险是第一位。
02
注意没有回售的转债
第二条还是站在安全的角度去考虑的,因为我们知道,回售条款其实是我们债权人的一个保护伞,如果没有回售的可转债,那么它下调转股价以及拉抬股价的动力必定不足。
当我们债权人失去了回售条款这个保护伞的时候,其实心里是没底气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回售条款的可转债,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因为失去了保护伞,所以可转债和正股会双双下跌。
当然公司可以下调转股价或者采取什么救市措施来稳定价格,但你要知道这些并不是上市公司的义务,永远没有回售条款给我们来的实在,当正股连续低于转股价时,我们有权按103%回售给公司。
所以说,这第二条归根到底也是为了保护我们债权人自己来应对的。如果你是一个更加保守的人,可以直接剔除103元以上的可转债,当然这样做你可选择的面会很少。
ps:任何事情我们都要辩证的来看,并不是没有回售条款的可转债就不知道投资,要灵活。这样一刀切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我们思考的成本,减轻我们的工作量。
03
去掉剩余份额较少的可转债
原因很简单,如果某只可转债市场上剩余的份额不多,那么大股东往往没有太大动力去让债权人转股,也正因为剩余份额不多,所以大股东的“压力”相对并没有太大。
就像你欠别人100万,刚开始的时候你肯定会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对待你的债主,但是当你还得就是1万元,你底气瞬间就足了,“压力”也变小,甚至都不拿你的债主当回事了,不就是一万块钱吗。
就是这个心理。
04
剔除刚刚上市的可转债
特别是上市还不足六个月的可转债,为什么有这一条,是因为新转债发行后,到转股期一般是六个月,正因为这些转债刚上市且不能转股,所以公司释放利好的信号刺激股价的动力不足,还有就是有很多申购成功的大股东以及机构都有抛出套现的动力,所以基于以上两点,我们都不能冲动。
既然转股价是可转债的灵魂,那么没到转股期的可转债就是没有“灵魂”的。
ps: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某一可转债的溢价率为负,自认为存在套利空间(买入转股)其实大多数情况是因为该转债还没到转股期。
05
注意溢价率高的离谱的可转债
溢价率高的可转债,一般情况下转股价也高的离谱,下调转股价并不是上市公司的义务,所以人家就是不下调,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
对于这种公司并不是就要全部拉黑,比如前期价格非常低的辉丰转债,这个转债说实话挺烂的,正股都被st了,甚至都有违约的风险,可是为什么还是有不少人,甚至部分大V去投资呢?就是因为站在纯债性的角度来考虑的。在不考虑正股属性单单考虑债性确实是不错的投资。(价格足够低,到期赎回收益可观)
在比如,某只转债快到回售期了,这时候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回售一定会做出某些行动来使股价高于回售价,从而使得可转债上涨。如果这时候,该转债价格很低且隐含收益率也能在8%~10%左右,那么也完全可以像上面的辉丰转债当纯债来买。
但要注意,对于这种转债我们要保持谨慎的心态,可以少配,但是不能全配。
06
策略
1、低估不深研。
什么意思呢?就是经过上面筛选剩下的可转债,只要达到纯债价值以下,就无脑全选或者选大部分建立一个组合,然后买入。
这种操作有两个好处:1、减轻我们的工作量,不需要分析正股。2、不用或者说可以很少担心某只可转债违约的风险,即使有1~2只违约,也只是轻微的损失,组合的好处就是降低这些风险。
07
总结
以上便是我对可转债的筛选以及策略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想一个问题。
大家想一下啊,一次牛熊的转换是多少年?大约是6年左右,而距上次牛市已经过去3年,再加上可转债一般的发行年限基本都在6年。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现在投资可转债在持有到期这段时间将会有很大的概率遇到一次牛市。当牛市来临的时候可转债的收益也足够你赚的盆钵体满。
最关键的是,前几次的“股灾”大家也经历了。细心的朋友很容易发现,个股的下跌好像真的和可转债没多大关系,就算有也只是轻微的波动。so,你可以把可转债当成一个避险品种。
所以,我觉得吧,可转债是值得配置的一点资产,它可能不会像股票那样给你“刺激”的感觉,大多时候价格都表现平平。但是可转债爆发起来也是很吓人的。
今天的策略是比较适合大众化的,可用性比较强的一个筛选步骤,所以理论上来说筛选的方法不只这一种,如果你真的掌握了四要素以及有一定的博弈心理能力,那么你完全可以培养出适合自己的策略,任何策略不过是一个建议。
2、精选自己有把握,看好的公司。
这个就考验个人的能力,这个能力其实也不难,只要懂得基本的分析公司方法即可,从另一方面来说,只要这家公司的基本面不差就值得我们去考虑。
而对于股性强,波动性大的公司,它最关键的是,需要我们对公司未来可能“催化剂”的把握。
比如说某家公司的会在未来1到2年释放产能,届时可能会引发业绩的暴涨,相应的正股也会有上涨,那么可转债也会相应同步。但“催化剂”的难就难在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把握,因为我们对于未来的任何事情都是无法预测的,理论上来说,只能是大概率的去预判。可是它有一个好处是:相比正股又很安全,且下跌空间很小。
所以说,在溢价率不太高,正股还不错的情况下,精选自己有把握的可转债投资也是不错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