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我只知道,真、性、情。
真:对待伴侣真诚,
性:性爱自由和谐
情:情深露重

介绍两种主流心理学理论,分别从情感和生理角度来探讨爱情的构成与其作用机制。
在罗伯特-斯滕伯格看来,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激情(passion)、亲密(intimacy)和承诺(commitment)。
其中,激情是爱情的情感成分,指情绪上的着迷,主要包括深厚的情感和性欲;亲密是爱情的动机成分,指心理上喜欢的感觉,主要包括联结感、紧密感和喜爱;承诺是爱情的认知成分,指心里或口头的预期,主要指与另一个人建立长期关系。
这三种成分的组合构成了8种爱情形式:

亲密、激情和承诺三者都缺失:无爱(nolove)。如泛泛之交,彼此关系随意、肤浅、不受约束。
主要是亲密,缺乏激情和承诺:喜欢(liking)。如友谊关系,如果某个朋友当面能唤起你的激情,当TA离开时,你会产生思慕,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就超越了喜爱,变成其他类型。
主要是激情,缺乏亲密和承诺:迷恋(infatuation)。如初恋。
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空爱(emptylove)。如激情燃尽的爱情关系中,既没有温情也没有激情,仅仅是在一起过日子;或包办婚姻的初始阶段。
有激情和亲密,缺乏承诺:浪漫之爱(Romantic love)。“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有亲密和承诺,缺乏激情:相伴之爱(companionate love)。深沉的情感依恋,温馨而又相互依赖。
有激情和承诺,缺乏亲密:愚昧之爱(fatuous love)。如一见钟情,常伴随着旋风般的求爱,闪电般的结婚或者一夜情。
同时具有激情、亲密和承诺:完美式爱情(consummate love)。
激情、亲密和承诺共同构成了爱情,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成称为完美的爱情,正如三点确立一个平面,缺少任何一个点,这个唯一的平面就不存在。这也与我们中国人向来重视的夫妻关系中的性、情、义三位一体的观点颇为类似。(来源:张俊杰)
爱情最舒服的状态
昨晚10点多,跟他说准备睡了,他问我要视频吗,我说不了,睡吧,知道他在朋友家打牌,不想打断他们。
他初六就回深圳了,只剩最后两个晚上,今年几个发小都要结婚,再过年可能就只剩下他一个未婚狗了,就让他们清静的玩吧。
他给我发了红包,对我说:“晚安,我的宝贝。”
忽然被“宝贝”两个字感动了,以前他也这么喊我,但好像只当一个称呼,昨天在豆瓣里看到一句话,是日剧《初恋那天所读的故事》中的台词:一想到在那些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时光里,曾经有个人喜欢我,就感到安慰。
这句话,让我对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一下子充满了感激。
很多人都觉得,女生如果在爱情里有患得患失有不安,一定是没有得到足够多的爱,但怎么样才叫足够多的爱呢?没有一个人对爱的饥渴是有尽头的,我们永远都渴望更多。
之前一个失恋的女孩子问我,为什么一到亲密关系里自己就会作,对方对她明明很好,自己却依然没有安全感,我说,是因为你得到了,但不满足,你其实有很强的自知,知道对方爱你,所以才敢作,敢哭,敢吵,敢跟他嚷嚷说,你不怎么怎么对我就是不爱我。
如果真的不被爱,你就只敢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把自己仅有的那一点爱也失去了。
我自己,偶尔也会不清醒,陷入被爱的陷阱,得到的越多,就越欲壑难填。
网上有句话:爱一个人,就意味着赋予了这个人伤害自己的权力。
我们太会使用这个权力了,总想通过试探对方能为自己妥协到什么程度,来证明对方对自己有多爱。
事实上,爱不是亏欠,爱是别人对你的慷慨赠予,赠予你他的时间、他的生命,他的心情,他的一部分世界,我们该怀抱的态度,是感激,不是理所应当的索取。
坠入爱河不等于维持爱情,坠入爱河只是简单的部分。爱情并不是碰巧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相爱是因为我们都选择这么做。
对一个人有好感、喜欢他,自以为爱上他其实很容易,那是我们最初的连接,脆弱而易散,真正的相爱,稳固的连接,却是在我们相处中一点点发生的。
甜蜜、快乐的时刻很重要,而那些有矛盾、争吵,不那么快乐的时刻其实更重要。
陈铭在《奇葩说》里说过一段话:爱情当中最舒服的状态,是没有一方在其中委屈求全。
某一方的妥协、退让也许证明了他爱着,愿意做被伤害的一方,但长时间的委屈求全最后消磨掉的,还是彼此的感情。
在亲密关系里,不该有哪一种性别向另一种性别臣服,没有谁应该付出、容忍、大度,而是两个人一起向这段关系臣服,互相都让出一部分自我,达成一种付出的相对平衡。
连婚都没结,连娃都没生,就敢说这是爱情?
也许已婚的人常常会遭遇那些单身青年劈头盖脸的暴打,他们会说:“我不想结婚,因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好像没有爱情了。”
他们现在觉得有爱情,因为年轻,因为自由,因为还没有组成家庭,没有柴米油盐,也没有包袱。
哈哈,关于爱情,你们真的还是嫩了点啊。
连婚都没结,连娃都没生,就敢说这是爱情?
真相是:那些结了婚生了孩子之后还能继续一起过下去不分开的,才叫真爱。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检验爱情的唯一标准就是“还能离咋地?”
你不实践一次,还真很难说你们那些没有通过家庭和孩子来检验的“爱情”是不是真能海枯石烂,天荒地老。
谁都是从年轻时过来的。不过只有到中年时你才能明白,原来爱情就是骗我们生孩子的。
能在激情走下坡路的那些年里动不动互相生气,为了孩子的一点小事而闹矛盾,互相看不惯到处伸冤诉苦,经常后悔一时冲动就结了婚,暗自在心里想过“如果一切重来......”,但就是特么不离婚,除了买房!这就叫爱情……
在两人互相埋怨和不满了无数次之后,总还是你们其中的一人去把物业费水电煤辅导班的学费交了,把娃的作业辅导了,把家长会笑眯眯地参加了,把该给爹妈配的药配了,把该写的PPT和该做的手工都完成......在没有什么浪漫“爱情”的日子里,天天羡慕别人的浪漫生活,自怜自艾着自己的婚姻,慨叹“别人家的配偶”如何好,至于自己的配偶,自己能骂,别人骂不行。这就叫爱情……
年轻人以为的“爱情”是甜蜜恩爱到极致,稍微吵个架就世界崩塌,乌云满布。可中年人不这样,吵架?不,我们不吵架,吵什么架,主要是吵架这件事需要两个人。你对着天边一朵云吵架?
当我们把一肚子火积攒起来,集齐七肚子火可以召唤神龙,天边那朵云才能回来。一落地,娃扑了上去又抱又亲,你心里准备好的300多页问责书被压了回去.....算了,下次再说吧。这个架又没吵成,白演练了好几天。这就叫爱情……
年轻人以为的“爱情”是用不完的荷尔蒙,耗不尽的多巴胺,两人停不下来的缠绵悱恻难舍难离才叫情比金坚。可中年人不这样。
中年人的爱情就是当老公看过你生孩子的实况,看过你喂过奶后下垂的胸和耷拉到大腿根的小腹赘肉,而你眼看着老公的肚腩像发面一样鼓起,头顶的发量呈几何式递减后,你俩还能再生个二胎。这就叫爱情......
年轻人说:如果对方没有给自己朋友圈点赞,那就应该质疑“他是不是变心了”。我不同意。
对于中年人来说,如果向来不怎么看朋友圈的对方突然殷勤地给你点赞,那才可能是出了什么“心里有鬼”的事了......
年轻人说:检验爱情纯真度的重大时刻在情人节、生日和纪念日。我不同意。
其实世上最伟大崇高的爱情,检验其醇度的唯一时刻是在孩子考试前。
当你费了好几天力气让孩子养成了每天按部就班复习的好习惯时,云配偶从天而降一句话就破坏了你的“规矩”,甚至口出狂言“考试有什么大不了的”,检验爱情的时刻来了。
你不但没有从此唾弃他放弃他抛弃他,反而默默地不顾一切把孩子从悬崖边拉回来继续复习迎考,此时的你顾全大局,不拘小节,容忍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没有跟孩子爹计较,没有骂他也没有揍他,只是把一肚子千回百转的情绪当个屁放掉。这就叫爱情……
当你认为他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用处,只会唱反调,刚动了果断分手的念头时,突然看到他床头的奥数卷子和三十多页的草稿,看着他冥思苦想的样子,你会立马给自己找台阶:这人虽然不咋地,不过如果换个人可能还不如这个吧!
仅仅就为了这几张破纸和密密麻麻的100以内加减乘除,你再一次选择原谅了一个人。这就叫爱情……
你和躺在身边那个用万年历才能翻到上次滚床单记录的人,晚上的唯一肢体动作可能是爬起来给娃喂奶换尿片,但尽管如此你们还是心照不宣地盼着孩子赶快长大好滚回自己房间去睡觉。
但事情往往是,孩子还没长大,他爹先滚到别的房间去睡觉了,大晚上的夫妻俩交流全靠手机,就这样还依然保持不离不弃。这就叫爱情......
爱情就是坐在马桶上拉屎发现没纸了,那个人随叫随到给你送纸。
爱情就是脱衣服的时候卡住了头,那个人拼命帮你拉了半天也没说出那句“你怎么胖成这样”。
爱情就是当你为傻儿子的作业气得火冒三丈捶胸顿足的时候,那个人按住你说“别生气,都随我,都随我!”
爱情就是跟兄弟不能说的事,跟老婆倒是能说了;跟姐妹说不上的话,跟老公倒说得上了。
爱情就是当你生了大病躺在病床上,医生拿着手术告知书来找你的时候,配偶正好就在旁边,说签字就签字,毫不含糊。
爱情就是你现在拿着手机聊天和看这么有趣的文章时,配偶能帮你暂时搞定孩子并且不冒出那句“你怎么整天就知道玩手机”。
真正的爱情就是,人到中年时夫妻俩中的一个突然说:“我答应你,以后住养老院的时候还愿意和你一个房间”。
中年人常常为看到耄耋老人互相搀扶共度晚年而唏嘘感动,殊不知自己的这番感天动地的“写实派爱情”早就足够撼动年轻人的爱情观了。
所谓爱情,就是我有足够理由离开你,但总能故意找到更多理由不离开。
所谓爱情,就是我不光希望别人听到我吐槽我的婚姻,更希望听到别人吐槽他们的,好让我觉得自己的还行,于是给自己多一点理由珍惜它。
这就叫爱情......
未婚没娃的朋友们,以后千万别在中年怪蜀黍和怪阿姨面前谈爱情,你们还真是嫩了点。
编辑:薰儿小姐
薰儿小姐的个人微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