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文章有心,我便不请自来

作者: 治学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3-17 12:27 被阅读0次
    看完《文心》,感觉自己不再是一只小狗啦

    来简书快两个月了,我看过不少优秀文章。看别人文章的同时,我在想:他们写得这么好,是不是有什么独门绝技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点开关注了早早就关注的“谈写作”专题。专题里时时出现热心的作者,分享着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技巧,给学习写作的人带去启发。

    专题主编审得勤,每天的好文章有如泉涌。我为了能取得真经,也不怕累——鼠标的滑轮不停后滑,花了几个小时的功夫,浏览了近百篇文章。我不是每篇都看,只是跟着标题,然后按图索骥,挑着看。

    几个小时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除作者分享的个人写作技巧外,不少人还推荐了如何写好文章的书籍。在这些书中,《文心》令我感受最深。后来,我带着好奇心,走进了《文心》,结果收获颇多。真是要感谢——那些爱分享的作者!

    我借来看的《文心•文章作法》,著者、内容都是一致的,但更为全面。著者在后边,补充了议论文、说明文等体裁的文章作法。

    该书由夏丐尊、叶圣陶、刘薰宇合著,知名修辞学家陈望道、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为其作序。本意是要给中学生当语文教材。因此,该书尤其适合初学者阅读和学习。

    刚看完第一章,我便感觉如获至宝,继而又觉得相见恨晚。著者夏丐尊先生,把文章的本质说到了点上。就如书名那样,有心的文章才有灵魂,更叫人喜爱。让人钦佩的是,该书还以小说的形式呈现。既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不忘教导读者如何阅读和写作的初心。

    如果你正因不知如何写作而烦恼,我极力向你推荐此书。《文心》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心灵导师。它会引领着你,探寻写作的奥秘。我读过两遍才肯罢休,还回图书馆。过后,我在网上买了两本《文心》,一本寄给爱写作的朋友,一本自己收藏和研究。

    我读《文心》获益良多,把感悟尤深的总结为一下七点。

    一、什么是作文(写作)

    作文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个项目,就如吃饭、睡觉、做工一样,可用来应付实际应用表达情感。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文章包括不同体裁,例如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日记、书信、报告等。

    简书里,常有些作者议论——文章为谁而写之类的问题,看到此处应该能得到答案。如果你是实际应用,那必是要给他人看,否则问题不能解决;如果你是表达情感,例如写日记之类,纯属个人隐私,可以不给别人看。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你既然不想给别人看,完全可以不发布或者写在自己的日记簿里,为何还要在互联网上分享出来呢?你发现有几个作家写的书,不是给读者看的吗?因此,有时候我觉得这样问问题,讨论的意义不大。

    二、题目与内容的关系

    我们把所要写的东西叫做“内容”,把标举全篇的名称叫做“题目”,依自然的顺序,一定是先有内容,后有题目。举例来说:看到新开的牵牛花,心里好多欢喜的情意想要写出来,才想起《新开的牵牛花》这个题目;看见宠物狗受伤了,心里有很多愁苦要发泄,才想起《狗狗受伤了》这个题目。

    中学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命题作文,特别是内容比较死的命题,例如《论秦始皇为何统一中国》。假如你没看过几页历史,恐怕怎么也写不好吧。就算写出来了,同学们的作文内容也都相差无几,更没什么个性,自然也觉得枯燥。

    但是,话题作文就不一样了!例如,写一篇关于师生情为主题的文章。每个同学和老师的感情都不同,这种感情在出题之前就存在了。也就是说,内容先有了,写起文章来也就便利。而且,这样的文章个性鲜明,各有各的特色。

    因此,作文时应先把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写出来,再定个题目。我们不可否认,在这个快速阅读的时代,好题目可以让文章事半功倍、给人眼前一亮。但,我还是更加坚信——内容为王。好标题必须建立在好内容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否则,终将会失去读者的信赖!

    三、作文的方向:知、情、意

    书中说:“文字是心的表现,心的作用,一般分为知、情、意三种。知是知识,情是感情,意是意欲。对于一件事物明了它是什么,与别的事物有什么关系,这是知的作用。对于一事物,发生的喜悦、愤怒或悲哀,这是情的作用。对于一事物,想要把它怎样处置,这是意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知的文,更强调知识体系和专业理论;情的文,更注重强烈情感的抒发;意的文,更突出文章的目的性。所以,作文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分配知、情、意的比例。

    例如:韩国部署萨德事件。如果你是个专家,你就应该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更注重于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分析。如果你是个普通学生,你应该注重不满情感的抒发,而不是要写采取计划杀到韩国去的无稽之谈。

    因此,作为学生或者普通老百姓而言,如果你想写一篇谴责韩国的文章,你可以先简述“萨德事件”,其次写自己的“感言”,最后写“对大众的希望”。这样做分配文章的知、情、意,符合你的身份,文章也更显得靠谱。

    四、写文章必须得讲究“组织”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它好比一个团体、一个班级、一座房子。组织文章的原则是:秩序、联络、统一。把所有的材料排列成适宜的次第,是“秩序”;从头至尾顺当的连续下去,是“联络”;通篇维持着一致的意见、同样的情调,是“统一”。

    譬如:放学后同学们回到宿舍的随便聊天就不能成为一个单位:小明说过几天准备回家看看,小华说打游戏真刺激,小军说刚才老师讲的内容真无聊,小强说准备去外面吃饭。这些可称作“语言的杂货摊”,它们都不相联系,没有秩序,更没有统一,故而也就谈不上一个单位。

    随便聊天时可以不用组织,说多说少都无所谓。但是,凡是自成一个单位的意思或者情感,无论用言语或者文字来发表,都得要讲组织。讲究了组织,发表出来的才是个健全的单位,能使听者和读者满意,同时也使自己感到快乐,因为这正是自己所要表达的。

    正如我写的这篇文章,也花了不少的时间来组织。如果我事先没有去组织,凭着自己阅读《文心》后的一些感觉,就胡乱一通的和诸位分享,想必大家会觉着一头雾水。

    写一篇文章,最要紧的自然是“说些什么”,也就是内容。所以,内容靠着组织来完成。有组织的文章,它的各部分之间能各司其职,组织也就成内容的一部分了。

    五、触发,让写作素材源源不断(重中之重)

    大多数人认为读书就是学习写作,写作必须从书上去学习,这实在是个大错误!读书固然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但在本质上,读书和写作是两回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读了很多书,却写不出文章的原因了。

    书本用文字写成,但不应该只当成文字来读。读书的目的,重在收获其内容意趣,否则只是文字的游戏而已。写作的材料到处都是,并非只在书里。只从书本去学习文字,即使学得好,也会落入俗套。

    著者如是说:“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读书时对于书中某句,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来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

    但是,触发最好是新鲜的。如果别人都讲过多次了,你还要去谈论,那就相当于自己没说什么一般。生活中处处留意,细心观察,我们还是有许多内容可写的。

    六、“细致的”“印象的”,让文章更加出色

    在简书上写作,作者们大都在写小品文。何为小品文呢?小品文是一种散文的流派,内容经常是在生活中,作者经过反省思想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内容题材不限。游记、日记、随笔、小说等文体都可以是小品文。

    从理论上系统地讲述“细致的”和“印象的”,恐怕我能力还有所不及。因此,我以举例子的方式简要说明,应该更为通俗、形象。

    例如:我们出去旅行,回来想写一篇游记。很多人的表现就是:要么不知如何下手,要么把旅行的全部经过都写下来。记录旅途中的每一件事,我们的作文就成了流水账一般。本来愉快的旅行被写成了枯燥无味,自己看看还可以,给别人看就不行了。

    怎样才能写好这篇游记呢?这就要用到“细致的”,即着眼细处。因此,与其写整个旅途的过程,不如选择某些片段来作为写作材料。懂得取舍,把最精彩的部分留下,才会成就一篇好文章。想要在一篇文章中写遍一切,结果必然导致失败。

    写小品文的秘诀就是:从许多断片的、部分的材料中,选出最可寄托情感的一点,拿来描写。

    如果说“细致的”是关于材料的选择,那么“印象的”就是对材料的加工,使文字更为生动有趣。

    著者如是说:“我们在接触事物时,心情中必有一种反应或感觉,这称为印象。描写是照了所观察的事物如实写出,就是要把印象写出。所以,如果是描写的文字,必会成为印象的文字。将自己所得的印象,不加说明解释,直现出来,使读者也得到同样的印象,这叫做印象的。

    分清记叙和描写的区别,有助于我们理解“印象的”。记叙平板无趣。描写感染力强,外界事物的感觉形象都深印在我们脑海里。用比喻来说,记叙是一张路程图,而(印象的)描写是一幅风景画。

    还是写游记的例子,用“山的一旁流着小溪”,比“山的一旁有条小溪”明显要好;用“星星在眨眼”,比“星星在闪烁”显然更好。前者是(印象的)描写,融入了作者的感情,给读者带来一种欢快、有趣的感觉;后者是记叙,只是景物的记录而已,给读者感觉就是平淡、单调。

    《文心》中提到写小品文的注意事项,还有暗示的、中心的、机智的。相对来说,“印象的”和“细致的”更为重要。因此,本文不再详细展开了。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不妨去阅读《文心》。

    七、写作中常犯的几个错误

    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很注重细节。然而不少人在写作的时候,却常犯一些低级的小错误。以下几点,是作文的人犯得最多的。因此,写完文章后,你非要仔细检查不可。这样的话,即使你的文章不会很好,但至少不会出错。

    1、用词、用语不当。正确的做法是:准确的理解词的意义,平时要注意区分词之间的异同;写作时力求用最合适、贴切的一个。

    2、意义的欠缺和累赘。正确的做法是:熟悉语法构造,注意每个句子的结构;一句话表达的意义要完全,但也不要啰嗦。

    3、意义不连贯、欠照应。正确的做法是:观察段落或句子的前后关系,是否相同或相似;研究不同连词的用法,准确判断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比较、等关系。

    4、空洞的形容词和副词。正确的做法是:具体的描写或叙述。例如,形容词中的“美丽”、“痛苦”、“有趣”就属于空洞类。实际写作中,应该把如何“美丽”、怎样“痛苦”、为何“有趣”写出来,让人能感觉具体的印象,而不是泛泛而过。再如:风吹草低见牛羊。短短几个字,也不用什么形容词,却能描绘出一幅宽阔无边、生机勃勃的草原画面。

    亲爱的读者,看到这里,你是否有想继续读下去的感觉?不瞒读者,我还真想继续写下去,只怕篇幅过长未免累赘,故而就此停笔。

    对了,本文标题之所以用《若你文章有心,我便不请自来》,是因为我不想辜负《文心》这本书。标题中有“文心”二字,读来也算朗朗上口,切合文章的主旨,应该算是个好标题了罢。秉持著者所提倡的“文章改到不能再改”的原则,我写就这篇文章,还真花了不少时间。

    最后,我用《文心》著者夏丐尊先生的叮嘱来结束本文:“文章写完了最好自己仔细看过,有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这个习惯必须养成:做不论什么事情能够这样认真,成功是很有把握的。”

    写作路上,与你同行。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始于行动,贵在坚持,成在心态。愿我的分享,于你有益。感谢亲爱的读者,耐心读完我的文章。


    往期首页文章:

    《那些年,我们大学里做过的兼职》

    《关于大学生穷游:这5点你知道吗》

    《5种类型的大学生,你属于哪一种?》

    《当今大学生的通病,看你患了哪几种?》

    《长大后再看老人与海,别是一番滋味上心头》

    《10天3省穷游只用了1800元,大三狗的我是如何做到的!》


    我是作者:治学君,写作灵感来源于阅读和生活的文艺小伙。

    我们,会是朋友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你文章有心,我便不请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ysnttx.html